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2017-05-30 10:48查晓芳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课程整合课程资源

查晓芳

【摘要】将学校内的各种课程及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当前校本课程研究的一个亮点,而学校文化在课程整合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开发与整合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资源,可以使现有课程结构更加均衡,获得较强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同时,再创造性地实施整合后的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进,其各种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学校文化 课程资源 课程整合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那么,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支点又是什么呢?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观?是“交往、互动、发展”的新教学观?还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评价观?如果说,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一个支点,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进行科学的学业评价?如何用这个支点来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的持续的终身发展?如何用这个支点发挥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必须面对并探索的课题。近两年来,通过调查、剖析并结合学业评价实施建议,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聚焦——学业评价改革的根本在于价值观的重建

“学业评价”,即学校、教师,包括学生自己,以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为核心,兼顾动机、兴趣、特长、方法、习惯等,在作业、考试、考查等方面所进行的学业判断。简而言之,就是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及达到目标的程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此可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我们评价学生时,既要看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于教师,学业评价改革的根本在于价值观的重建。学业评价应体现以下几点:

1. 促进学生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的功能转化;

2. 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全面性;

3.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探寻——“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而,评价工作不能只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而应使之全程化,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1.改革评价内容,张扬孩子个性

我们应变单纯的知识评价为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于一体的全面评价。如语文学科分写字、听力、课外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课外实践等方面进行评定。语文笔试卷增加了分值,语基、作文都是100分,提高作文分值,目的是希望强化教师和学生写好作文的意识。

数学有专项的口算、听算、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检测;英语有口语、听力、笔试等方面的检测,对于一些小学科的学业评价旨在培养兴趣、陶冶性情。这些老师所教班级比较多,学科涵盖的可评价的项目也比较多。改革评价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长项,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

2.改革评价形式,给孩子一份喜悦

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形式,可以量化的部分,我们就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采用情境测验、行动描述、课堂激励等多种方式,让孩子多一份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增加口语测试。口语表达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完整的表达就意味着经过一次全面的思维活动,流畅的表达就说明具有较好的逻辑性思维。对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我们增加了口语测试。如语文口语测试,一年级才入学不到两个月时主要测试读单音节词、双音节词、韵文;二年级着重是看图说话,介绍自己最近读的课外书。

增加听力测试。听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认知程度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听力在很多测试中也仍然处于“缺席”状态。评价的缺失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忽视了对听力的培养,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我们在语文和数学测试中都增加测试听力方面的笔试题。通过电脑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听,然后按题目要求作答。

增加操作测试。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操作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增加操作测试来评价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數学活动经验。

增加课外实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季节变化,开发了校园“六节”系列主题活动:清明踏青节,让学生走进生活、贴近自然;五月科技节,让学生大胆想象、勇敢探索;六月艺术节,让学生德艺才情全面发展;十月读书节,让学生广泛阅读、品茗书香;冬季体育节,让学生身强体壮、充满活力;圣诞英语节,让学生努力实践、活学活用。

3. 改革评价主体,让孩子多一份肯定

学生自评。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理智、情感与行为相统一的互动过程。

小组互评。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小组内部成员对同伴的合作能力、完成作业等情况进行评价。

家长助评。学生在家的表现教师了解得较少,对学生在家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等可以请家长协助评定。

教师总评。教师最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可以让孩子多得到一份肯定,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

4.改革评价的呈现形式,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

单一的量化评定把学生发展的丰富性、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了,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的、最根本的内容。我们尝试着用以下评价方法,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学生的发展过程。

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評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及其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其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自我介绍、最满意的一次作业、最理想的一次单元测试、一个有趣的小制作、满意的小报、自画像、优秀日记、教师和家长的话语等等。

开辟班级展示台。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就像班级展示台,上面贴满了学生自己的“得意之作”,有书法、绘画、手抄报、优秀习作……一幅幅作品虽然稚嫩,但展示的是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呈现了孩子们的理想和愿望。 班级展示台,是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班级展示台,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着学生的成长进步。

撰写学习评价语。教师在平时的作业评定中,除了打上等第、对优秀作业加上几颗“智慧星”外,还经常写上一两句评语。既有激情飞扬的褒奖,也有充满希望的鼓励,更有满怀信心的等待……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

以上大致谈了我们学校学业评价改革的一些做法,不难发现,我们的学业评价从重知识考查走向重能力考查,从单项能力测定走向综合能力考查,从无语境测评走向在情境中考查,内容从重掌握走向重运用,思维从重结果到重过程和质量,形式从封闭走向多元、自主、人文……

三、成效——学生变了,课堂教学变了,教师变了

几年来,我校坚持学业评价改革的活动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成效——“变”。

学生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了,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学会了同伴互助,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他人。

课堂教学变了。在课堂上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权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教师变了。教师逐步形成了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智力观、教育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教师努力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把学习和反思作为生存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少了些“自话自说”,多了些“百家争鸣”。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学业评价改革的路是无穷尽的,我们仍将一路前行,一路思考。通过有机整合、多元参与、构建体系,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课程整合课程资源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