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曹琳
在小学高年级的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学生集體“失语”的现象。除了一部分表现积极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成了课堂的“旁观者”。倘若直接指名发言,学生或是支支吾吾,或是低头不语。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曾数次阐明课堂发言对个人言语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用精彩的发言来实现课堂中的自我价值,然而收效甚微。
是不敢说,不愿说,抑或是不会说?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想做一次实证研究。我设计了一份简单的无记名问卷,并委托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对班级的4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确认自己不常发言的36名学生中,19人认为“在大庭广众下说话,心里觉得紧张”,27人认为“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怕回答错了”,30人认为“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从调查问卷上来看,在“失语”的背后,反映出学生言语表达眼高“口”低的尴尬。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对“自我”的期待更高。所谓“紧张”,所谓“怕回答错”,所谓“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折射出的,是学生对自我言语表达能力的不自信、不认可、不满意。换句话讲,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担忧自己的发言质量不够高。
找到症结所在,我为学生上了一节特殊的“我觉得……”发言辅导课。在课堂上,我以自己在不同场合发言的经历为例,告诉学生,“我觉得”是在一切公众场合发言的“法宝”。首先,用“我觉得”彰显了“我”的价值,说明“我”在思考,“我”在表达,“我”代表“我”自己,展示“我”自己。其次,用“我觉得”体现了“觉得”的妙用,“觉得”表明所说的只是自己的感觉或想法。不同的人,感觉或想法可以千差万别,这就意味着无论说什么,都无所谓对错,也不会难堪。再次,用“我觉得”可以让自己的发言内容更明确,如果接下来再以条目式进行阐述,则会更有条理。最后,我还不忘幽默一把:“这是我这么些年总结的‘价值千金的经验,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说来不可思议,此后,上课踊跃发言的学生渐渐多了起来,“我觉得……”渐渐成为课堂表达的流行语。现在上课,我终于找到了一种师生热切对话、热情交流的感觉。而且,令我没想到的是,除了“我觉得……”之外,“我想……”“我认为……”“我的观点是……”“我还有补充……”诸如此类的话语也层出不穷地从学生口里冒出来。
看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经验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能做一些基于实证的调查和研究,采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措施,给予学生最需要、最贴切、最有用的帮助,效果可能会更好。倘若我至今仍在泛泛而谈课堂发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学生课堂言语表达的阀门大概将始终关闭着,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