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娟妹
[摘 要] “质疑—解疑”是数学的核心. 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使学生牢固认知数学基础知识和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有效方法. 有效地提升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质疑—解疑”能力,能极大地驱动学生独立性的认识活动,也可以激发他们数学创新能力的拓展. 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文以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学学科素材去发展初中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中心议题,谈谈在数学课堂上提升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延伸到服务于学生提升终身发展学科素养的层面上.
[关键词] 素材;质疑—解疑;发现问题
受高中招生“指挥棒”的影响和一些传统观念的思维定式,初中数学课堂的“质疑—解疑”过程流于形式,通常教学过程只是侧重于学习教材的知识、结论和方法,缺失了对数学学科基本思维、学科的基本素养的培养. 所以,学生进行“质疑—解疑”学习所表现出来的是数学思维的缺陷,这是时代性的案例. 实践证明,对于发散思维的知识问题,死记硬背的学生会手足无措,解决问题就会谬之千里. 为什么数学课堂上“质疑—释疑”能力发展不均衡?以下从“传授”“探究”两个角度去寻找原因,获取解决方案.
从教师课堂“传授”角度选择合适的素材
“质疑—解疑”是教学最基本的思维过程,初中生的学情特殊,思维发展有其普遍性的规律,因此,教学中的“质疑—解疑”过程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必须选择合适的素材发展他们的数学学科发现问题的能力.
1. 选择典型例题作为素材
在数学课堂上,必须将典型例题作为合适的素材发展初中生数学学科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初中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常常按照例题的“质疑—解疑”模式、思路和步骤,实现“质疑—解疑”的迁移. 例如,学习“不等式”内容时,可以选择例题素材:“科学创新”知识选拔竞赛中共有20道题,竞赛规则是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或不答一题都扣5分,获得总得分不少于80分的学生可通过选拔赛. 高港发展中心有20名学生通过了选拔赛,每位学生可能答对了多少道题?
例题素材给出之后,学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从中找到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总结规律.
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得出四种解法,其解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入手,列出不同的不等式解决问题. 学生展示了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其中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1 假设学生答对x道题,那么,答错或不答的试题有(20-x)道. 由题干可得10x-5(20-x)≥80,解得x≥12. 因为x只能为整数,因此x可取12,13,…,20,也就是说,每位学生至少要答对12道题.
方法2 从扣分角度思考,20道题可得20×10=200分,而答错一题或不答一题不但得不到10分,还要扣5分,因此,答错一题或不答一题在总分中会扣去15分. 根据题干可知,假设未答对x道题,则有200-15x≥80,解得x≤8,故每位学生至少需答对12道题.
通过案例可以发现,选择发散性的例题作为素材,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质疑—解疑”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有所为.
2. 选择合适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素材
在典例的点拨过程中,需要不遗余力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结合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质疑—探疑—解疑”.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时,可为学生提供這样一个典型例题:已知关于直线x=3对称的曲线y=mx2+nx+q经过点(5,0),求m+n+q的值.
解决问题时,需要切入问题的角度是什么?这是学生最重要的思考环节. 例题可从函数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由曲线关于直线x=3对称可得-=3,即n=-6m;由曲线y=mx2+nx+q经过点(5,0)可得25m+5n+q=0. 所以25m+5n+q=m+n+q+(24m+4n)= m+n+q=0.
倘若学生仔细观察函数的图像(如图1),因为曲线关于直线x=3对称,又曲线经过点(5,0),而(5,0)关于x=3对称的点为(1,0),将其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m+n+q=0.
显然,典型例题富含重要的数学思想,即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解决典型例题,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素材能提升初中生数学学科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时常说这样一句话:多动脑,花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这不正是其真实写照吗?
从学生课堂“探究”角度选择合适的素材
发展初中生数学学科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两条主途径:一是听课探究,二是“质疑—解疑”实践.
在课堂中,很多学生听课的过程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表象”而忽视“内涵”,对精心设计的数学“知识拓展过程”“结论发生过程”不管不问,没有情感的投入和探究的热情,课堂上静候“结论”的出现、“表象”的发生,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数学思维的程序化,还会让发现问题的思维锐气消失殆尽,最终,解决问题只能是“照猫画虎”, 一旦知识发生迁移就会无从下手,课堂探究成为空中楼阁.
数学课堂探究并非要求学生“疲于奔命”地完成课堂练习,因为为了练习而练习便缺少了“质疑—解疑”前的深刻理解和“质疑—解疑”后的检验反馈. 这种急功近利的“质疑—解疑”方式,只能造就眼前的“高分”. 数学有着浩瀚的“题海”,不挖掘课堂上合适的“探究”素材,学生便会失去航向,最终徒劳无获、高分低能.
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呢?实践证明,有两条行之有效的策略:首先是精选数学课堂练习,教师遨游“题海”而让学生跳出“题海”. 让学生通过精准、适当的课堂探究,实现教师的期望. 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采用分层课后练习,满足学生“质疑—解疑”技能和“质疑—解疑”智能的均衡发展需求,实现数学技能和智能的完美组合. 其次,准备“我之风采”数学展示本,弥补课堂探究与展示的不足.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探究的知识是无限的,课堂练习不可能做到每个练习都由学生进行展示. 因此,拓展课堂是必需的,可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在课下精心挑选导学案中自己有把握的练习进行探究,在“我之风采”数学展示本上写出探究过程、解疑时所用到的知识和方法等,再将小组的展示本放在一起展览、切磋. 没有探究就没有进步,没有展示就没有多重智慧的融合,也就没有“质疑—解疑”能力的提升.
温故而知新,学习总是循序渐进的,总是在旧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质疑—解疑”后的反思是提高、发展初中生数学学科发现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一个数学问题经过冥思苦想、深思熟虑而得出答案之后,没有理由不去认真进行“质疑—解疑”过程的反思: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涉及哪些方面的概念、知识和能力?“质疑—解疑”过程是否准确?问题所提供的条件是否应用合理?释疑论证过程是否判断缜密?……这些都是学生课堂“反思”可选择的合适素材,有了这一重要环节,就能形成良好的“质疑—解疑”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就会得到深层次的提升.
总之,发展初中生数学学科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俯仰之间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教师的以身示范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就能做得风生水起的,唯有教师根据学生学情,选择合适的素材,让数学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样,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便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