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锋
一、问题的提出
前段时间,笔者受外地一所初中邀请,替九年级学生上了一节“盐与复分解反应”复习课.该校地处偏僻的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堂仍旧沿袭着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方式.而笔者所处的县市,多年前就推行“活动单导学”课堂模式,也早已通过实践证明是高效课堂模式.面对接触化学学科不足一学年的学生,笔者心生烦扰,“活动单导学”课堂模式能否让当地师生适应并认同呢?
二、解读“活动单导学”课堂模式
“活动单导学”课堂模式,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导演,留足更多时间给学生探究理解的一种高效课堂.其大体环节分为:设计活动单(教师)、自主学习(学生)、 组内讨论(学生)、成果展示(学生)、组间纠错(学生)、点拨提升(教师)、评价机制(师生).对学生来说,需要做到:(1)养成团队协助意识和集体荣誉观,人人都是小组主角,只是分工不同;(2)自主学习环节要体现独立自主,练习就是考查,力争在组内讨论时段有出色的表现;(3)组内讨论环节要善于观察问题,敢于抛出自己的观点,适时借力,遇到无法攻克之困难,邀请老师充当团队“自由人”;(4)人人积极充当小组代表展示成果,不畏惧把问题暴露出来.
三、课堂活动及反思
笔者提前了解了所上班级学生平时的化学成绩,按照好中差临时划分成八个学习小组,圈定小组长.笔者上课当天提前10分钟进入课堂,介绍了“活动单导学”课堂模式,尤其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几个重要环节.考虑到学生记不住各个环节的衔接,笔者在教室一角的小黑板上板书活动流程.课堂活动实施情况如下:
活动1: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请把下列化合物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CaCl2、H2SO4、KOH、CaO、Fe2(SO4)3、AgCl、CO2、CuCO3、Mg(OH)2、HNO3.
实施情况:笔者穿梭教室,看到学生完成得很快,正确率也很高,但胆怯于小组内讨论.在笔者提醒和鼓励后,方才开始下续环节,整个过程耗时近5分钟.
反思:上述活动相对简单,看上去没有必要,考虑到学生第一次尝试“活动单导学”课堂模式,问题設置不能过难,要让学生尝试课堂各个环节,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打好基础.
活动2:结合教材第114页相关信息,判断下列盐的溶解性的强弱:NaCl、Mg(NO3)2、Al2(SO4)3、Ag2CO3、(NH4)2CO3.
实施情况:有了刚才的活动,第一列完成情况还不错,但学生对第二列的理由苦思冥想,讨论也比较激烈,总是无法得到一致结论,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笔者初设值.在笔者的引导下,方才完成活动,整个耗时长达12分钟.
反思:本次活动,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学生未能对盐的概念真正理解、对盐的分类没有整体认识,如在碳酸盐溶解性问题上,没有弄清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为此,对于合作探讨的内容和难度,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精心设置问题.
活动3:判断某同学写的“方程式”是否符合化学事实.
酸+碱=盐+水:H2SO4+Ba(OH)2BaSO4↓+2H2O.
酸+盐=新酸+新盐:2HCl +CaCO3CaCl2+CO2↑+H2O;CO2+H2O+CaCl2CaCO3↓+2HCl.
碱+盐=新碱+新盐:3KOH+FeCl3Fe(OH)3↓+3KCl;NaOH+KClNaCl+KOH.
盐+盐=新盐1+新盐2:AgNO3+KClAgCl↓+KNO3;ZnSO4+CuCl2CuSO4+ZnCl2↓.
实施情况:经过前三个活动,学生的活动兴趣明显下降,没讨论多久就听到下课铃声响起.笔者的总结、点拨提升、课堂评价等环节还没有实施.
反思:一节45分钟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始终高度集中,一旦授课形式单调,对激发学生求知欲将起到抑制作用.笔者设计本活动,用意就是教材的拓展提升,比较烦琐,课堂接近结束,学生的注意力明显下降.
总之,单从评价课堂的各种条条杠杠来看,这节示范课不能称完整,更不能称示范.课堂活动方式相对单调,设计的活动也没能结合学情,课堂上活动时间的调控不够合理,等等.但是静心琢磨,仔细复盘,笔者感觉这节课的收获也不少:这是一节原生态的课堂,不是表演类示范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意识.也许,这就是“课堂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