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心?陈若兰?冯可莹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参与性强、影响力大,对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大学与社会交融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在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学生社团社会功能的体现还存在参与度低、规模性体现不够等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有自身特点和优势,要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必须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搭建平台,面向基层、区校共建,加强新媒宣传和舆论导向,引导更多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实践。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65-04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综合素质、展现个人才华的重要平台。随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深化,学生社团也逐渐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性强和影响力大的特点,积极帮助学校开展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近些年,随着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也逐渐显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其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基于这个问题,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注册的179个学生社团和社团成员为样本,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试图探寻其中原因,并找寻解决路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25份,访谈人数超过50人。
一、学生社团社会服务现状
(一)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的类型情况
从参与社会服务的社团类型来看,调查的学生社团涵盖专业与科技创新型、兴趣爱好型、公益实践型、体育联盟型等四个类型,其中参与社会服务的社团数为61个,占总社团总数的34.1%。其中,公益实践型社团参与社会服务比例最高,达到85.7%,而体育联盟型社团参与社会服务比例最低,仅有8.70%。
(二)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的规模情况
目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有会员12500多人,占学生总人数的50%。从参与社会服务的社团规模来看,不同类型社团的规模大小不一,发展不均衡,而参与社会服务类型的社团同样呈现发展不均衡态势,有的社团会员达到300人以上,有的社团会员仅几十人。调查发现,200人以上规模的社团中参与社会服务的社团比例占37.8%,说明具有规模性的社团参与社会服务还较少。
(三)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的模式
从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的类型来看,基本包括公益型、半公益型和有偿型三种。公益型是指社团无偿提供社会服务,如社团参与社区服务;半公益型是指社团提供社会服务,对方提供社会服务所需的物品或耗材等,如社团参与中小学社团建设服务;有偿型是指社团提供社会服务,对方提供相应的报酬,如社团参与企业产品推广活动。调查发现,社团参与社会服务以公益型与半公益型为主,占到总参与社会服务社团数的90%以上。
(四)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的效果
从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的行政管理来看,大部分参与社会服务的社团虽然都能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组织行动,但均无成文的组织纪律,在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基本依靠社团会员自律性开展活动,容易造成社会服务活动的效果差、满意度低的情况。这对于社团组织者与参与者来说,容易产生挫败感,对后续服务的持续性等产生影响。另外,服务对象认为社团参与社会服务达到期望的仅占到了38.18%,总体活动反馈评价较低。
二、学生社团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社团对社会服务的认知水平不高
本次调查中有61个社团参与社会服务,仅占总社团数的34.1%,参与度较低。针对未参与社会服务的社团进一步调查发现,大部分社团会员虽然也不同程度地关注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信息,但对于社团活动延伸至社会兴趣不高,较少考虑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提升综合素质这一路径。
(二)学生社团与被服务对象之间缺乏对接机制
学生社团既是专业学习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仅有34.1%的社团参与过社会服务,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精神,与《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意见》的要求不相符。高职院校应赋予社团更多的权利、给予更多空间、提供更多平台,让学生社团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通过校方建立社会与学生社团对接机制,让学生社团走入社会、走进社区、服务大众。
(三)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的保障机制缺乏
保障机制缺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社团开展社会服务活动需要经费支持,大部分社团的经费来自会费,据调查大部分会费不超过30元/人,几次社团活动就会将经费使用完毕,后续活动开展难度较大。同时,由于社团大部分规模小、经费少,难于组织开展影响力较大的活动,无法得到社会资金赞助,更加剧社团经费来源单一的局面。二是指导教师缺乏激励机制。学生社团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与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密不可分,而现行的制度在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方面均没有体现,导致教师参与的热情不高。
三、学生社團开展社会服务的优势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社会服务实操性强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学生在学校里必须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这促成了高职院校社团能够以实训室为依托,与专业相结合,开展各具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应用协会和电子精英训练营为例,两社团紧扣专业学习,不仅自发组织各类技能培训、技能大比武等活动,还针对社团学生的水平,开设了一系列社团选修课程,使社团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受益于社团的培养,社团学子在全国各项赛事中屡创佳绩,囊括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奖项。社团学子的创新成果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和合作空间,例如,电子精英训练营开展小家电维修业务,服务深圳南山区西丽社区、福华社区、民乐社区和滨河社区等多个社区,参与人数近500余人次,成功维修小家电178件,维修成功率达75.6%。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專业特色鲜明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紧扣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更为灵活,各具特色。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专业成立的社团数与专业切合度高达95%,形成了依托专业特色、打造特色社团的良好局面。以深职院物联创客空间协会为例,社团基于物联网专业而设立,仅成立一年时间,就成功制作出了智能指纹门禁系统、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同步时钟等创新作品。物联创客空间的社团成员凭借智能指纹门禁系统成立的深圳有知易客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成功通过答辩进驻深职院创意园,而且在首届深圳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会上,智能指纹门禁系统、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等作品获得参展观众的认可,与多个校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这些技术优势将为社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社会服务活力十足
高职院校一般学制只有三年,社团在校学生的更迭较为频繁,社团资深会员在社团时间大部分不会超过两年半,而新生又作为新鲜血液补充到社团中,因此造就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有着较高的活力,不单活动种类较为丰富,而且每一届社团都推出一些新的活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团一学年累计举办各类大小活动近5500次,参加人员达50000余人次;在活动内容上,社团不仅在校园内开展了诸如专业培训、技能大比武、“寻找好书”、电影赏析、棋艺交流、吉他培训和舞台秀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走出校园,推动“社团+志愿服务”模式,义务维修、网络排障、节水宣传、生命关怀公益课堂等活动,在校内外获得好评。
四、促进学生社团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途径
(一)顶层设计,提供保障
高职院校社团要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必须有前瞻性与预见性的顶层设计,为社团发展“保驾护航”。通过社团“课程化、项目化、自主化”三种日常运作方式的分类,激发指导教师与社团会员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通过课程化运作,给予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与社团会员课程学分的双认定;通过项目化运作,社团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项目开展到最终的项目完成,实现项目预定目标的过程,给予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与社团会员社会实践学分的双认定;通过自主化运作,社团指导教师开展非固定性指导社团工作,每学年结束后,给予指导教师社会工作量认定与社团会员社会实践学分的双认定。
学校为各社团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或者尽可能地为社团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争取校外资金支持,并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为高职社团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二)多方协同,搭建平台
高职院校社团“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广泛应用社会资源,健全“学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开放联动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使高校功能达到效益最大化。通过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对接,找到服务需求,将满足服务需求的社团,通过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的方式推向社会,完成服务项目,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借助高职院校每年寒暑假组织的科学、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层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好社团社会服务活动。同时针对学生能力差异,确定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基地,实行大学生社团社会服务活动的项目化运作等,使每位社团成员都能从中得到最大的锻炼和收获,也使社团在整体上对其实践客体的贡献最大化。
(三)区校共建,面向基层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社会服务活动应体现“立足高校,服务社区”的特色,通过解决当地社区的现实问题,体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高校应充当学生社团和当地政府、社区之间的桥梁,为学生社团的社会服务提供有效路径。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内部的学生自治团体,难以在社会上得到普遍认可,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通过社区和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合作共建,有利于学生社团走出校门,走进基层,发挥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水平高、动手能力强、解决问题准的特色,帮助社区基层更高效地解决难题,最终达到双赢。
同时,社区和学校可以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府购买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等政府转型要求,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等,通过区校共建对学生社团进行资格认证,把社区服务类的工作以“购买服务”模式委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完成,促进学生社团服务社会的发展[1]。由当地社区提供经费支持,高校提供服务培训保障,学生社团具体实施操作,学生社团按照委托要求完成服务任务后,社区根据委托合同支付学生社团管理费用。
通过区校共建,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社区政府也逐渐完善职能的转变,帮助学生社团由高校“输血”向自身“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
(四)创新形式,合作共赢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应紧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如结合深圳市被授予“全国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市”的契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结合深圳市文化场馆多的优势进行文化场馆志愿服务,担任文化场馆义务讲解员;结合深圳大型体育赛事多的优势,开展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等。
同时,学生社团要想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就应当向校外的社会团体学习,寻求合作,如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不仅需要有学生团体服务社会的热诚,还必须面对更大的社会压力和现实困境,能坚持下来的社会团体都有其独特优势。通过与这些专业性极强的社会团体接触,能够带动学生社团内部的层次提高、理念升级、管理完善,让学生社团的模式更加趋于合理化。
(五)新媒宣传,舆论导向
对于学生社团社会服务的宣传及舆论导向,高校应当紧随潮流,用最贴近学生的交流平台,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传达社会服务的信息资讯,为学生、社团提供咨询服务以及便捷的参与社会服务的方式。同时新媒体也是树立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社会服务观念的舆论宣传平台,引领高校学生的思想,做学生、社团、高校、社会沟通的桥梁[2]。通过舆论导向,强化学生社团社会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和教育作用,树立学习典范,使更多学生在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
参 考 文 献
[1]赵煜.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培育与管理[D].杭州:浙江大学,2014.
[2]丁祥青,过秦勇,马丽萍.微时代无锡科技类社团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