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2017-03-04 20:09杨卓娟范丽丹赵金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工程师应用型校企

杨卓娟?范丽丹?赵金玲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然要求转型高校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通工程师班”依据机械工程师国家通用标准、行业标准等,以机械产品设计师、机械产品工艺师、自动控制设计师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通过调整、精简专业理论知识与直接参与合作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的实践环节,探索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全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 校企协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17-03

当前国内已有一批地方本科高校进入转型发展轨道,但是客观讲,大都还只是处在理论与实践探索阶段。课程是人才规格与类型的基本构成方式,培养人才的类型转变必然要求对课程体系重构,正是基于以上背景与理解,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吉林省首批转型试点牵头高校,与省内最大的民营机械制造科技型企业吉林省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简称“吉通工程师班”),主要目的是按照吉林省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转型升级急需的一线工程师要求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本文以“吉通工程师班”为例,探索建立地方省属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企协同创新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一、构建思路与原则

通过校企双方多次深入研讨,在借鉴国内外多所高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1][2][3],依据机械工程师国家通用标准、行业專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及合作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具体要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械产品设计师、机械产品工艺师、自动控制设计师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以“现代制造企业实际项目为驱动,以一线工程师基本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构,旨在打破原有的以学科体系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局面,突出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原则,实现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统一,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的理实教学互补相统一,校内管理与校外管理相统一,具体执行过程中坚持“与企业一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教师一同参与课程教学”“企业实践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校企一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校企一同参与学生学习业绩的考核”5个“协同”。

二、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双方成立由11人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学校机械分院院长担任,企业董事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合作企业成员5人,保证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理论课程体系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而导致的课程设置过细、内容过多状况,精简课程门类和教学内容;降低必修课比例,理论学时约缩减300左右;打破课程之间壁垒,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和重组,避免课程之间的脱节和交叉重复,突出综合性和实用性。理论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机械设计、机制工艺和自动控制四个模块,见图1。主要变化如下:

(一)整合和精简课程内容,增设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

调整原有课程体系,从设计与制造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整合为《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整合为《机械原理与设计》。增加工程案例,删减部分理论性强工程运用不广泛的内容。为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增设《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为扩展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增设《流体力学》课程;为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设计的相关知识,增设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以满足合作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

(二)依据产品设计与制造流程,调整课程开设顺序

依据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流程,调整课程开设学期,突出“学”、“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紧密联系。比如机械设计综合项目实训,涉及主要课程有《机械原理与设计》、《三维软件设计》及《有限元分析》,调整后均开设在第5学期,课程学习也将以这个项目实训所涉及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既优化重组了课程内容,也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和应用,在实践中融会贯通。通过该项目实训,使学生得到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零部件结构及精度设计、三维实体造型设计及有限元应力分析方面的综合训练,深化和拓展了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三)开设“双师”、“理实一体化”和“双语”课程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课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授课,此谓“双师课程”。合作企业派遣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骨干5人,不同程度、不同时间参与教学过程。理论部分由校内教师讲解,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由合作企业教师以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或专题研究等方式进行,将教室搬进企业生产现场,弥补教材内容落后生产制造技术和教师工程能力薄弱的不足。比如《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中铸造及锻造部分由企业教师在生产现场和企业教室穿插讲授,借助合作企业铝铸、铝锻、铝铸锻生产线,使学生既能接触到国内先进设备,又能掌握材料成型原理及加工方法。6门“双师课程”分别为《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数控技术与编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同时,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将《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与编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改为“理实一体化”课程;为提高学生专业外语能力、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设立了《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门双语课程。

三、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因多年来本专业鲜有深度合作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般都在校内进行,加之专业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因此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比较薄弱,进入企业后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本职岗位需求,显然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因此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吉通工程师班”的改革重点。与吉林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后,企业先进的技术、仪器、设备、场地,完善的生产、设计、开发和创新条件,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以及先进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德国工业园区高端制造装备实际工程背景,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构筑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基于此,在实践课程体系中扩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其占到总学时的40%左右。除去金工实习、数控技能实训等少数几个环节仍在校内实施外,大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改为以企业实际项目综合训练为主体进行。实践课程体系分为校内实践、企业实践和创新设计实践三个模块。

(一)校内实践模块

校内实践模块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机械设计综合项目实训、机床拆装与认知实训等环节。为满足合作企业对学生实际能力要求,增加了为期1周的机床拆装与认知实训环节。

(二)企业实践模块

企业实践模块主要由企业认知实践、6门双师课、工程师基本素质实训、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工程师基本素质实训改变了过去按单门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的方法,改为按照课程群构建综合实训项目,主要有《机械加工与工装设计项目实训》《液压与计算机控制项目实训》《机电一体化技术项目实训》(分为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2个方向)等。大部分实训内容拟选自企业实际项目,由校内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比如《机械加工与工装设计项目实训》,选用合作企业正在生产或设计的典型汽车零部件进行加工工艺和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直接利用CAPP软件制作工艺卡片,使学生能够将教材内容与工厂实际设计经验及方法有机融合,达到既了解工厂设计所需遵守的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又能多角度全方位考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设计结果完全符合制造加工要求。

通过多个项目实训和生产实习,学生对自身能力、兴趣及合作企业已有一定的了解,进入大四后,即可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选题环节。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必须来自企业实际项目,使学生在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与生产中,在自动化装备组成、机械结构、控制系统以及检测方案制定等环节,能够受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成本分析、装配调试、质量控制、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训练,进而使学生在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培养与锻炼。2015-2016学年,企业共派指导教师9名,指导“吉通工程师”班学生在企业进行了4周的专业课企业实践。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校内外指导教师就企业生产相关设备、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等问题结合校内所学理论知识协同进行了指导,学生在企业完成了多种机床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小型液压传动系统设计、零件工艺设计等内容,深化了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三)创新设计实践模块

创新设计实践模块是将过去课外创新素质培养纳入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后形成的,要求学生在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项目、企业项目研发、发明专利等方面获得规定学分后,方能授予学士学位。

参 考 文 献

[1]刘贵富,张国安,李望国,杨宝丽,陈峰. 应用技术大学企业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J].大学:学术版,2014(7):60-69.

[2]李興业. 美日法三国名牌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02-509.

[3]黄炳华,刘跃明.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教学模式及其特色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9(5):89-93.

猜你喜欢
工程师应用型校企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