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卫红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江苏阜宁 224400)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的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现有337个班级,近两万名学生,一千多名老师,是“一校六区”教育集团。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为师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信念不动摇,坚持践行教育均衡,走内涵发展之路。
在阜宁县实验小学六个校区中,一共有六套教师班子,各个校区班子的人员配备并不均衡。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从整体发展方面进行考虑,对六个校区的教师班子进行优化调整,六个校区互相合作,优势互补,争取达到各个校区教师班子的均衡。
在教师配备上,六个校区一盘棋。首先从基础年级抓起,让孩子快乐地站在统一起跑线上。每年的一年级都是先确定校区班级数,根据班级的数量来确定教师的数量,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为每个校区指派教师。其他年级的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由学校统一分配。在分配过程中,对于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都要优先考虑,原实小的教师每年流动率达到20%以上。
鼓励教师到薄弱校区锻炼。2016年,20多名教师主动到新建的苏州路校区工作,他们从不为多跑路、生源差而叫苦、后悔,反而涌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教师间合作意识有质的提高。
关注常态课,向有效课堂要质量成为我们实现质量均衡的战略选择。学校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到相对薄弱的学校任教。充分发扬“抱团”精神,从面上实施,点上突破,加强集团校、校区、年级组之间的联系,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幸福指数。
同时,我校在校内开展“四大工程”活动,以促进我校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①实施师德工程。在校区内大力开展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师德教育活动,遵守学校在社会上的“五条十不准”承诺,通过师德工程建设,让我校教师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进行规范,让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②实施名师引领工程。实践证明,名师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为了促进我校的发展,我们决定树立“名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在学校建设了一个“名师工作室”,其主要任务在于“打造名师—锤炼骨干—培养新人”。我们利用江苏省小学数学教研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青蓝结对等办法,聘请国内、省内著名专家、特级教师来校讲学、上课。③实施特色科研工程。各校区设立科研品牌专题研究组,建立“教育科研学科带头人工作室”。每一个工作室都要按照“基础层—发展层—实验层”的研究模块进行设计,创立校本科研、人本科研特色,让薄弱校区的教师每一年都能出去学习一次,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搭建平台。为发挥课题的向导作用,我们把省级“十二五”重点课题“均衡教育背景下名师引领联盟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落实到每一个校区、每一位教师的身上,让每位教师都能够有课题进行研究。④实施竞争发展工程。为了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还实施了严格的竞争和考核机制,对于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校区和教师进行奖励,在我校建立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机制,对于骨干教师实施动态管理。学校的所有教师都要加强考核,考核重点为学习、引领、科研和指导四个方面。对于有上进心,工作积极,并且能够取得一定成就的教师进行奖励,对于没有上进心、工作不积极、经常出现错误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处罚。利用科学的激励措施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均衡需要动力助推,教师需要时间展示[1]。在保证人才流水线高位运转中,我们也用绩效考核杠杆来对教师辛勤工作进行科学认定和客观评价。其方案,首先由全体教师反复讨论,后经教代会通过,是集体智慧的反映,体现了激励先进,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精神。我校还坚持“三倾斜”原则,即向一线倾斜、向班主任倾斜、向超工作量倾斜。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不再仅仅看重结果考核,更加注重对教师的平时考核,把平时考核与结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平时,加大过程考核的透明度,在执行课程计划中多权重,在“五严”中注重反馈信息,在考勤中以随机检查为主,利用“校信通”及时公布。
为提升质量,我们改革传统的基础学科考评法,以教学实绩的金银铜奖为切入口,以整体素质为参考,以缩小人为差距为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帮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从而实现教育均衡。把专职技能常识课纳入考核内容,期中占30%,期末“六认真”检查占30%,期末综合考核占40%。没有考试科目的,备课、期中“六认真”各占30%,期末“六认真”占40%。语数外老师考核与所兼任的其他学科一同进行,平时考核20%,分A、B、C三类,分值为20、18、16,期末测试80%,期中语数外成绩占64%,兼职技能课综合考核16%,没有兼任常识课的按期末成绩排名分为A、B、C三类,分值为16、14、12。
学校建立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引导各校区教师树立新的质量观,充分利用“飞行检查”和“督导评价家家到”活动,安排专门的人员定期对各个校区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推进各校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各个校区的学生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我校教育公平的实现。
为了提升我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我们根据各个校区的具体情况,为每个校区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发扬各个校区优势的同时,实现“一校六区,携手共进,不负众望,共同跨越”的目标。
我校领导带领六个校区的领导班子到苏南等校进行参观学习,利用他们的经验来提升和改造我校。我校府前街校区素有“江苏第一操”的风范,要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广播操训练,以操促行,以操冶情,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身的发展优势。每个学生都要实施“新三好学生”评比,为每位学生发放成长记录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评价的过程中,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充分结合起来,让家长、社区、左邻右舍、同学都参与评价。
为了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各个校区要建立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开放空间中进行阅读。学校每天都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阅读时间,还可以在校内开展“读书小状元”“书香班级”等评选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各校区根据总校的安排,狠抓学生“1+2”艺体特长建设,逐渐形成“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局面。
教育均衡是阳光工程,充满无限美好的前景,但在实践中也有挫折,有挑战,我们始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迎难而上,用扎实工作取得的成绩回应家长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期待。教育均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外地学校的成功做法,结合实际,稳步实施,全力推进,打造有思想、有干劲、有成果的团队,让教育均衡之花盛开在肥沃的土壤中,续写百年老校新的辉煌。
[1]任永泽.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思考——从十八大报告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4(0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