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宏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江苏南京 2115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越来越被从事教育的我们所重视。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高效课堂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认知渴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多方面打造高效课堂。以下分析几种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感知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年龄跨度大造成各年级段的孩子心理特点都不一样。教师要进行具体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低年级的学生刚进校园,好奇心较强且控制力较差;中年级的小学生独立意识增强,思维处于过渡阶段;高年级的小学生面对信息已经开始有选择性地接受,思维发展快速。
由此可见,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逐渐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对基础的感知在头脑里做初步加工,形成一些比较笼统的、粗糙的认识,也就是初步理解。三四年级的孩子则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做比较精确的理解,也就是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理解。高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能全面地应用。因此教师应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教师要以学生个体为主,因材施教。在相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共性,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大致相同,但由于环境和智力因素,以及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每个孩子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学习习惯都不一样。比如面对数学的计算题,有的孩子能很快得出答案,有的则需要很长时间,有的做题仔细认真,有的敷衍了事,这都能很直观地反映出孩子们的不同之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地开展教学活动,反映教育事业客观规律,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在知识学习上都达到相同的水平。分层次教学可以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练习设计等方面来进行,要兼顾好、中、差的三个层次,对于优等生可以多进行延伸挑战性的练习;对于后进生,则多提出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求,并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师生之间能相互沟通,从而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追求简约的教学设计和多维度教学活动,因为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需要不断地实践应用和自主探索。教师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40分钟,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首先,在课前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导入,将目标简洁地出示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并设置提纲,引导他们自学,在板书上明确自学要求,比如,自学内容、自学时间和方法,让他们边看边思考。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设计问题,比如,两种不同形状的图形面积如何比较、数字3的乘除法规律等,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讨论,既能与教师互动建立自信,又能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比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更加符合儿童探索科学知识的规律。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总结,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设置一些悬念,引发学生开拓延伸,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1]。创设情境教学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参与课堂,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只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就能打造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操作情境和创设游戏情境。
首先,问题决定着思维的方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问题,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能带动他们的创造性。比如遇到统计问题,教师可以问学生在准备节目的时候,可以给小朋友们提供什么零食?学生就会考虑诸如水果、瓜子等一些东西,还可以自发地统计小朋友们喜欢吃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步了解到统计的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其次,数学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生活问题。教师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实例或模拟场景,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在学习算数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逛超市的场景,并分别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买卖。这样容易让学生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翁,学习劲头大,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实践操作也是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操作情境,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最后,孩子们的天性就是游戏,所以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通过做游戏掌握数学知识,快乐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参与水平和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方面被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愈显重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对于改革课堂教学和更新教学方法有重大意义。利用信息技术的好处在于信息技术能够形声结合、声画并茂,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直观丰富的材料,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2]。
比如在找图形的排列规律时,仅靠课本上的图例和抽象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多媒体,屏幕上逐步演示图形的旋转、平移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时俱进地运用信息技术,是高效率课堂的体现。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遵循学生心理的客观发展规律,以新课程教学为目标,从课堂多个角度设计,有机结合各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吴奕霞.创设情境之花,彰显数学魅力——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艺术[J].考试周刊,2015,(03):59.
[2]张克.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4,(0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