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位研究

2016-07-19 08:44:26隋晓冰程璐璐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位英语教师网络环境

隋晓冰,程璐璐(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位研究

隋晓冰,程璐璐
(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要: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为课堂教学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冲击,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师层面出现了一些与教改模式不协调的现象: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实际教学不符;教师信息意识与信息知识不匹配;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失调。因此,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这就影响了教改模式的顺利实施。文章提出了以生态位教学观为研究视角,建设现代教师发展框架的构想,以期强化教师自主和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明确师资培训、教师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

关键词:网络环境;英语教师;生态位

在当今生态学研究中,生态位已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由美国学者约翰逊首次提出,并由格林奈尔[1]进一步引申传播。当时仅局限于生物物种领域,因此,被称为空间生态位。而后,埃尔顿在他的《动物生态学》中,将生态位的概念定位到生物的群体之上,称其为功能生态位。哈奇森曾认为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群体等生存前提的集合体。[2]1奥德姆则进一步将生态位诠释为生物在群体或系统中的定位以及生存状况,并且这种定位以及状况可以由该生物的各种生理、形态和行为特点所决定[3]2。综上所述,生态位一般是指某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时间、空间)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相关种群的相互作用。

当前,生态位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研究,并将其应用到网络教学领域。刘忠、严燕从外语教师课堂生态位角度进行研究,归纳了其生态功能,并且从生态角度阐释了外语教师所应具有的生态位特征。[4]周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教师生态位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网络技术对外语生态系统的影响下,教师要逐渐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确立自身地位和角色,不仅要做某一领域的专家,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5]陈坚林以生态学为视角,指出生态位的概念应科学阐释为在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单位存在的时空方位。[6]141教学要素在生存竞争的生态系统中有合适的“动态生态位”,从而保持与所处环境和谐共处。然而,目前在教师层面出现了一些与教改模式不协调的现象,即教师要素未能找到自身明确的生态位,因此协调发展往往难以为继。基于此,教师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必须有其特定、合理的生态位。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以其开放性、个性化、丰富性超越了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同时也对教学理念、学习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冲击,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科学性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本身除了需要对新技术进行消化和理解外,如何教会学生利用新技术学习英语也凸显了教师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教改模式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同时教师的教学信念、信息素养、培训情况等也成为新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研究从教学规律出发,以生态位外语教学观为研究视角,找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层面出现的问题,或者称之为失调现象。调查失调背景和成因,为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客观依据,旨在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

此次实证调查的对象是黑龙江省某地方高校公共外语部的部分英语教师。按照自愿参与原则,共选定30名教师和5名教学管理人员(包括部主任、教研室主任、语音室管理人员以及教务管理人员)。

2.调查问题

(1)教改模式下,该校大学英语教师层面产生哪些不协调因素(包括教师信念、PPT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状况、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培训情况等)。

(2)在找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师层面出现的失调因素后,分析失调因素产生的背景和成因,提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进一步优化的方案。

3.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部分是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主要涉及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共发放教师问卷30份(管理人员以及教务处人员不包含在内),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为100%。笔者首先就目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收集变量,而后经过反复对比研究,敲定问卷所涉及的最终变量,并就这些最终变量的问题和选项进行核查,以便对设计完成的问卷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针对设问中的不足(问题设计不具体、形式不全面等)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形成最终问卷。共设三种类型问题:Likert量表、是和否、多项选择。调研之前,本问卷经过教学专家查缺补漏,使问卷尽善尽美。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针对网络环境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失调现象,笔者从该校教师的教师信念、课堂教学方法、PPT课堂教学现状、教师信息素养、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

1.教师信念问题调查分析

笔者主要从如下两方面来调查该校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1)英语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信念;(2)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师信念。

网络环境下教师信念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师语言信念、学习信念、学习者信念、教师角色和作用信念、师生关系信念、课堂教学信念等。

调查发现,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语言信念中认为“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的占大多数(66.67%);同时在学习信念里选择“学习是对现实的解读”“学习是变化的过程”的教师也占大多数(分别为23.33%、33.33%)。这说明教师对认知理论等语言教学理论有所掌握,在上述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已经转变了传统教学思想(学习就是记忆的只占6.67%)。

调查也表明,教师已不再把学生当成“容器”和可以任意捏出形状的“橡皮泥”;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角色是语言的规范者和语言的交流者(30.0%、56.67%);教师作用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主(60.0%);师生关系以合作关系、双向关系为主(26.67%、56.67%)。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在实际教学中,该校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信念相反,即学生被当成客户(26.67%);教师角色主要是语言解读者(53.33%);教师作用主要是传授知识(40.0%);师生关系是以教学关系为主(50.0%)。调查数据显示,教师的课堂信念是以学生为中心(80.0%),教学信念选择最多的是引进西方语言教学模式(43.33%),相反,实际教学情况却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课程为中心(46.67%、36.67%),教学以技能型为主(33.33%)。这表明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实际教学不符。

2.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调查分析

调查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讲授法、句型操练法、情景对话法、快速回应法以及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4.07、2.11、2.03、1.91、2.98(按教师选择的次数进行统计)。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反思写作法、日志对话法、实地考察法、学生自主讨论法、问题中心法却常被教师忽略,它们的平均值是1.04、0.30、0.40、1.23、1.37(统计方法同上)。

在之后的访谈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确还沿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尽管该校英语教师曾尝试过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比如“问题中心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但大多数教师表示PBL教学模式使他们难以掌控课堂进度,而且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不太适用,学习效果也难以进行评价。因此,他们仍习惯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完全掌控。基于此,目前该校英语教学存在着教改模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相匹配的现象。

3.教师PPT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PPT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有些高校还把是否在课堂上使用PPT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标准。笔者就该校教师PPT课堂使用现状展开调查(问卷、课堂观察)。

当被问及如何选择教学模态,以便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和有用信息时,100%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文本;92.6%的教师表示经常注意字体以及排版方面的问题;72.3%的教师表示经常在PPT中插入一些图片;而20.6%的教师表示有时在制作PPT时加入动画、视频及音频链接。81.8%的教师表示首先从网上寻找制作课件的资源,其次才会选择在课本中查找。在随后的访谈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教师授课的课件是出版社配套的原始课件,只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进行了选择性的讲解。

当笔者对教师使用PPT课件的频率进行调查时,93.7%的教师回答几乎每节课都会使用课件,这说明教师在心理上已经开始依赖PPT课件。

当回答“如果遇到停电、投影仪等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忘记携带移动硬盘等突发事件,您的感受如何”时,20%(7人)的教师回答“很难受,严重影响了正常上课的进程”;54.3%(19人)的教师表示“感觉不自在,觉得上课比较吃力”;14.3%(5人)的教师表明“感到不太方便,教学进程受到影响”;11.4%(4人)的教师表示“可以正常上课,不受任何影响”。以上统计数据表明,PPT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教师对PPT课件表现出过度的依赖。

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在课堂上使用PPT课件的真实情况,笔者对该校公共外语部的多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整理出两则较为典型的课堂观察记录并进行总结。从课堂观察可以看出,该校英语PPT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只是多了计算机、PPT课件以及光盘,教师仍旧照搬传统教学方式,只不过是基于计算机环境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第一例课堂观察中,教师只是独自讲授教学内容,进度过快,学生只好走马观花地看完整个PPT课件,学习效率低下,最终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另外,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陈述知识点,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师生都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在第二例课堂观察中,由于教室灯光昏暗,影响了师生的视力和身心健康。教师把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以PPT的形式演示出来,学生边看屏幕边听则显得手忙脚乱,不利于集中注意力去听录音材料。PPT课件展示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使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口语交流,从而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上述两则课堂观察是目前高校比较典型的PPT面授课堂教学现状。

4.教师信息素养问题调查分析

笔者从如下三方面调查该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即教师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知识。

就教师信息意识方面,笔者设计问题如下:“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是否常常选择计算机以及网络来辅助英语教学”,86.2%的教师给予了肯定的答案。

当被问及“教师能否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师的重要意义”时,68.4%的英语教师认为完全能够意识到其重要意义。

当回答“在准备教研资料时,会想到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吗”时,92.8%的教师给予了肯定回答。

当被问及“是否常常参加计算机以及网络方面的培训”时,只有26.6%的教师承认常常会参加此方面的培训。

笔者就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信息素养和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教师选择最多的前五项是:从互联网中迅速查找教学资源的能力,将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灵活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能力,熟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笔者就教师信息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当被问及“您所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知识的程度”时,36.7%(11人)的教师表示完全掌握此方面的知识;43.3%(13人)的教师认为会非常熟练操作文字、图像处理软件;30.0%(10人)的教师表示能非常熟练制作视频、音频的剪辑合成。

由此可以推断,教师已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并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当成教改模式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对于自身信息能力的评价还不够满意,这表明教师还希望提高此方面的素养。

5.教师培训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就教师培训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被调查的教师中有46.7%(14人)表示曾经接受过计算机以及网络教学方面的培训,并且在随后的访谈中表示培训对其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当被问及“教师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培训”时,80.0%(24人)教师表示,希望得到计算机以及网络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方法的培训;50.0% (15人)的教师表示,希望在常用软件方面接受培训;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有使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基本知识,因此仅有少数教师希望参加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方面的培训。

笔者就希望学校给予的支持和保障方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更希望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从如下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76.7%(23人)教师表示,希望能就如何把计算机及网络更有效地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接受培训;83.3%(25人)教师认为,学校应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以便开发网络教学资源;90.0%(27人)教师表示,希望学校能对其参加外语教学学术会议以及研讨会等进行经费资助。

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关于教改模式方面的培训缺失,并且期盼参加关于计算机及网络更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方面的培训。

上述调查是在实证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失调现象从教师信念、课堂教学方法、PPT课堂教学现状、教师信息素养、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这些失调现象产生的原因,为了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这些失调现象的有效途径,笔者以生态位为研究视角,以期构建现代化教师发展框架。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位优化

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生态因子,教师的优化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的关键。在最优化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应随着环境的进化而不断完善自我,以适应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发展是优化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根据上述教师层面的失调讨论,笔者认为教师发展应在兼容、多元以及主导式教学优化原则的指导下,构建一个以优化教师教学观(教学信念)、以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方法多元化为核心,以提倡教师自主、建设智能化教师发展平台、完善教师机构培训以及师培内容信息化为支架的现代教师发展框架(见图1)。针对教学信念优化,笔者提出了教师角色多元化、终生教学观念以及政策支持三方面内涵;信息素养优化以用好活书、选好资源、掌握信息化教学方式和虚拟化教学环境设计为支撑;从传统向现代转化以及传统与现代教学法彼此兼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1.教师教学信念优化内涵

上述调查发现,教师拥有了先进的教学信念,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行为和信念依旧脱节,课堂教学出现了“各自为战”的状况。陈坚林教授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语教师应率先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学信念。除了教风、知识结构以及师德方面的要求外,教师还应具备反思和批判的教学态度,首先应该反思的就是网络环境下教师信念的转变。[7]

首先,教师角色多元化是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点。教师角色应被重新阐释:课前应是课程的规划者;课中则为课程的引领者、评估者;课后成为学生的协助者。教师角色的完美转型需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从而改善和优化教师的素养结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交流、合作、研究之中,为学生创设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其次,终身教育观是网络环境下教师信念转变的关键。埃德加·福尔等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强调: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工作,他们认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也就是说,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终生教育自己。最后,政府可在政策层面给予相应的支持,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生态教学环境,从而进一步支持以及坚定教师的教学信念。正如陈坚林教授指出:“没有社会、学校、人文这些大环境的扶植,再好的信念都会出现摇摆现象。”[7]教师教学信念的稳定和完善是课堂教学实现优化的基础,也是教师信息素养完善和优化的前提。

图1 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框架图

2.教师信息素养优化内涵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英语教师具有相当清晰的信息意识,但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还比较薄弱。因此,根据我国大学英语教改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信息—教学”素养:一是用好“活书”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以立体化呈现,教材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使课本变成了“活书”。大学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个体差异性灵活进行课程设计,避免千篇一律的传统课程模式设计。二是筛选信息资源的能力。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信息资源具有全球化特色,资源类型繁多,良莠不齐。英语教师必须具有信息资源的筛选及应用能力。三是设计虚拟环境的能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具有虚拟化特征,教学活动可以不受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应该学会根据课堂教学主题、技术环境、文化背景等设计好虚拟教室、虚拟场景等虚拟化的外语教学环境。四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具有个性化、自主化和合作化等特点。教师要会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成为自主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引领者;教师还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并帮助学生设计网络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设计、组织以及评价教学任务的能力。

3.从转换到兼容的大学英语课堂多元教学方法

调查表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滞后,不能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甚至患上PPT依赖症等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生态位理论指导下,按照转换、兼容和多元教学优化原则做到:教学方法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传统教学法与先进的教学方法彼此兼容;建立教学模式多元化生态教学理念。

一是教学方法由传统向现代转换。根据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理论,在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中,作为生态链上的核心因子——教师,应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教学重点应从语言基本知识转变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上来;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大方向下,创设互动式的大学英语课堂。二是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生态兼容。在教育生态学“兼容”的理念指导下,把先进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三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多元化。根据网络环境的多变性、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多元教学法是课堂教学生态优化的重要内容,即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学生、不同课型、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观、教师信息素养优化以及建立教学方法多元化理念是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的核心之一,而这些生态因子的优化需要一个现代教师发展框架的支撑。

4.现代教师发展框架的支撑内容

教师发展是优化教师教学观(教学信念)、教师信息素养以及教学方法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框架的支撑内容应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性。教师的自主性包括内在自主和外在自主。内在自主是指教师对自身的主观世界具有自主开发、规划的潜能;外在自主是指教师对教学客观环境具有自我决定、自我支配的权利。内在自主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信念;二是课堂教学应体现教师的自主性;三是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反思来分析和评价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而调整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自主和自身的职业发展。外在自主的内涵包括:一是让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二是建立多元化教师评价制度,注重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地自我知识建构与反思来更新专业知识,在学术研究的团体氛围内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大环境中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第二,建设智能化教师发展平台,让外来物种——技术,来优化教师素质,为教师发展服务。一是高校应建设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发展平台,该平台应拥有各类外语教学多媒体资源以及精品课程录像,借助Google Group等论坛进行教学研讨交流。同时,每位教师应为自己建立电子教学反思档案,对自身的教学与研究活动给予评析。二是在国家层面建设智能化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师培平台,教师可通过平台进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培训,也可通过平台了解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教改方向,与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分享教改经验和探讨教改途径等。三是发挥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为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提供支持。

第三,完善大学英语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应纳入国家整体教师培训计划,设立专门教师培训机构来规划、组织和实施;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在形式上可采用“菜单式”,即开设不同模块的培训课程,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培训课程。

第四,培训内容信息化。培训内容不仅包含教师专业知识,更应帮助教师端正教师信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信息素养[8]。培训内容应紧密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热点和难点问题,开设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方面的课程,可涵盖人工智能、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途径等内容。

总之,教师发展是教师观念转变、信息素养提高、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途径。构建以优化教师教学观(教学信念)、教师信息素养以及教学方法多元化为核心的教师发展框架,通过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机构培训以及网络智能培训系统的有机结合,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会有明显提高。

四、结语

本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研究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下如何优化教师的生态位,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研究表明,教师角色多元化是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点,除了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的四项最基本的“信息教学”素养外,笔者对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的信息素养行为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提出了教学方法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传统教学法与先进的教学方法彼此兼容以及建立教学模式多元化的生态教学理念。总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观、教师信息素养优化以及教学方法多元化理念是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的核心之一。而这些生态因子的优化需要由一个现代教师发展框架来支撑。笔者建议通过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即教师自主、机构培训、网络智能培训系统及培训内容信息化的有机结合来构建现代教师发展框架。这不仅强化了教师自主和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又明确了师资培训、教师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

参考文献:

[1]J.Grinnel.The niche-relationship of the California thrasher[J].Auk,1919,34:427-433.

[2]G.E.A.Hutchinson.A treatise on limnology:Limnological Botany v.3[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Ltd,1976.

[3]P.Odum Eugene.Basic Ecology[M].New York: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1983.

[4]刘忠,严燕.论生态学视野中的外语教师课堂生态位[J].教育与职业,2011,(33):84-86.

[5]周颖.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英语教师生态位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2):24-29.

[6]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3-10.

[8]戴炜栋,王雪梅.信息化环境中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路径[J].外语电化教学,2011,(6):8-13.

【责任编辑贺晴】

The Empirical Study of English Teacher’s Ecological Niche in the Ecosystem of Online Education

SUI Xiao-bing,CHENG Lu-lu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Abstract:Although web-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rings many advantages to classroom teaching,as a new teaching mode,it can cause great changes in many teaching components,such as teaching philosophy,methods,and mode.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re are mismatches in terms of teachers.The mismatches at teacher’s level are as follows:teachers’beliefs do not match actual teaching process;teachers’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does not match their information knowledge;teachers’teaching methods do not matc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refore,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has been broken,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mode.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an applicable optimization framework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niche,which centers on teacher development.Moreover,the concepts of teachers’self-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are emphasized,teacher training and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re specified.

Key words:network environment;English teachers;ecological niche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2-0045-07

收稿日期:2015-08-1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英语专项教学改革项目:慕课时代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应用研究(0115004);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研究(JYWG2014-02);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运用手机APP词汇软件优化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实证研究(JYZW2015 -07);佳木斯大学交叉学科项目:ESP医学英语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12J201508);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自主学习监控研究(JKA2013-024)

作者简介:隋晓冰(197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跨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程璐璐(1987—),女,辽宁沈阳人,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教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位英语教师网络环境
生态位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支持研究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43:32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0:21:51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58:40
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7:07:08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0:59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1:20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