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彦,刘 怡(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蓓蕾园地】
唐代帝王陵墓研究
——以桥陵为中心
李彦,刘怡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摘要:在关中平原北缘,坐落着唐朝十八座帝陵,俗称“关中唐十八陵”,而桥陵是唐朝帝陵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唐十八陵和桥陵都寓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并呈现出生动鲜明的特点。通过实地考察、翻阅史料、科学总结等方法提出关于实施桥陵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探索桥陵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以开发桥陵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再以桥陵旅游收入保护桥陵,最终达到桥陵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着重发展以桥陵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改变蒲城县域经济结构,更好地带动该县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唐代帝陵;桥陵;石刻;旅游开发
在关中平原北缘,坐落着唐朝十八座帝陵,俗称“关中唐十八陵”。关中唐十八陵,安葬着唐代19位皇帝和200多位皇亲贵戚。其中,建于初唐时期的有唐高祖献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和唐中宗定陵;建于盛唐时期的有唐睿宗桥陵、唐玄宗泰陵和唐肃宗建陵;建于中唐时期的有唐代宗元陵、唐德宗崇陵、唐顺宗丰陵、唐宪宗景陵、唐穆宗光陵和唐敬宗庄陵;建于晚唐时期的有唐文宗章陵、唐武宗端陵、唐宣宗贞陵、唐懿宗简陵和唐僖宗靖陵。这些皇陵以长安为中心,东西长约140公里,形成102度的扇面,总面积近3 000平方公里,分布范围之广阔,令人叹为观止。作为帝王陵寝,它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最高丧葬礼仪,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集中缩影[1]。
关中唐十八陵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皇帝的陵墓,除唐昭宗李晔葬于河南渑池县、唐哀帝李柷葬于山东济阴县外,其他皇帝都葬于陕西的关中平原。这些帝陵周边附近还有众多的陪葬墓,安葬着唐代各个时期的宗戚勋贵。据考古勘查与文献记载,陪葬墓数量最多的是唐太宗的昭陵,共有167座,其次是唐高祖献陵有67座,唐德宗崇陵有43座,乾陵有17座,桥陵有12座。关中的唐十八陵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唐代帝陵的特点
第一,“因山为陵、堆土成陵”。关中唐十八陵从形制看,主要有“因山为陵”和“堆土成陵”两种。其中,14座是因山而筑(即利用山的自然形势在山的南面开凿墓室),4座堆土成陵。无论哪种形式的陵墓,都是唐王朝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而成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第二,排列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关中唐十八陵在排列上没有什么顺序,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昭穆关系。[2]例如富平县唐代帝陵集中分布在县城西北部的崇山之间,自西向东依次为唐顺宗丰陵、唐中宗定陵、唐文宗章陵、唐代宗元陵和唐懿宗简陵,这五座陵墓中的帝王辈分差别较大,没有直接的父子关系。之所以出现上述特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依照传统观念,帝王陵墓应在都城以北,而长安城以北的平原大部分已经被西汉帝陵占据,唐室陵区只好继续向渭北方向推移,就只能选择渭北龙脉较好的北山修建陵园,同时也为“因山为陵”的陵墓形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2)唐代帝王追求陵墓磅礴的气势,例如,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对侍臣讲:“我看九嵕山,孤耸回绕,因而旁凿,可置山陵处,朕有终焉之理”[3]395;开元十七年(728),唐玄宗至桥陵之东,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又靠近父亲的陵寝,便对侍臣说:“吾千秋后宜藏此地”[4]235。而“因山为陵”的陵墓形制,最能体现宏伟的气势。
(3)唐代帝陵陵址的确定基本上是根据占卜来确定的,因而在排列上没有什么顺序。唐代人比较重视风水,未按古代的昭穆制度对整个陵园进行总体规划,因而诸陵的修建都是临时堪舆。据史料记载,唐高祖献陵、唐太宗昭陵和唐中宗乾陵都是通过占卜确定的。
2.唐代帝陵的历史意蕴
(1)政治方面。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陵墓,唐代帝王陵墓规模宏大。只有在社会稳定,国家拥有大量人口和财富时,才能够集中力量建造气势磅礴的帝王陵墓。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已经脱离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加强。同时,在其周围伴有一些功臣、外戚等的陪葬墓,均位于山下东南部的平原上。以桥陵为例,据《唐会要》记载共有9座陪葬墓,分别为惠庄太子李成义、惠文太子李范、惠宣太子李业、金仙长公主、代国公主、凉国公主、鄎国公主、彭国公云麾将军李思训、唐惠陵让皇帝李宪夫妇合葬墓。除了记载中的这9座陪葬墓外,这片区域还发现了6座墓葬,其中有3座经勘探发现其形制和规格均与陪葬墓相似,亦应为桥陵陪葬墓,据此可知桥陵陪葬墓至少有12座。这些陪葬墓呈拱卫、镇守之势,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三纲五常对于君臣关系的规范。
(2)经济方面。唐朝帝王陵墓不论在建造形式上还是在陪葬物品上,都体现了唐朝国力的强大。唐朝帝王陵墓总体气势雄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典范。这些陵墓的建造有着严格的规格,除了高祖的献陵、敬宗的庄陵、武宗的端陵、僖宗的靖陵是积土为陵外,其余的陵墓都是依山为陵。这种形制的陵墓显得更加雄伟高大,但是建造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此大规模地修建帝王陵墓的同时,又要基本保证当时经济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显然是由唐朝的国力所决定的。不仅在凿山筑陵时需以强大的国力为基础,而且在陪葬品的奢侈程度上也尽显实力。如,五代时期军阀温韬盗掘了几乎所有的唐陵,所得陪葬品不可胜数。“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糟蹋抢劫雍州各县。韬在镇七年,唐帝的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5]唐懿宗爱女同昌公主下葬时,其夫家“韦氏之人争取庭祭之灰,汰其金银。凡服玩,每物皆百二十與,以锦绣、珠玉为仪位、明器,辉焕三十余里,赐酒百斛,饼啖四十囊驼,以饲体夫。上舆郭淑妃思公主不已,乐工李可及作《叹百年曲》,其声凄婉,舞者数百人,发内库杂宝为其首饰,以绢八百匹为地衣,舞罢,珠玑复地。”[6]8161同昌公主下葬时花费巨大,陪葬品异常奢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唐王朝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3)文化方面。唐朝帝王陵墓伴有大量的石雕石刻。在帝陵中布置大批的石雕石刻是从唐高祖的献陵开始的,以后的帝陵大部分都沿袭了献陵的形制,陵墓前的神道两边对称坐落着华表、石马、鸵鸟、翁仲等,生动形象,雄伟高大。这是唐代石刻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现今保存较完整的有乾陵、桥陵和建陵,其余的都残缺不全。神道两旁的华表具有很深的文化含义:第一,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是帝王陵墓的标志;第二,代表着君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政治智慧;第三,代表着缅怀逝去祖先的情怀,不忘根,以先人为自己言行的榜样并希望子孙能够绵延千秋万世。唐代帝陵的地宫和其他的陪葬墓中还发掘出了许多墓碑、墓志铭以及陪葬品,如唐三彩、陶俑、剑鞘等,这些物品制作精美,反映了唐代陶瓷业、铸造业等手工业水平的高度发达。有些陪葬墓中还绘有壁画,唐朝不同时期建造的帝陵中的壁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反映了唐朝皇族宫室的奢侈生活和当时的一些社会风俗等。尤其以乾陵的三座陪葬墓中出土的壁画为代表,彰显出唐朝壁画的最高水平,它们分别是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以及章怀太子墓。
(4)外交状况。唐朝帝王陵墓还反映了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联系,也说明了唐朝国力的强盛和交通的发达。例如,在唐乾陵中至今犹存的61宾王石像,头部虽已不知所终,但是每个石像后面都镌刻着石像主人的姓名、职衔、族属以及属国等文字,表明他们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蕃臣,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再如著名的桥陵石刻中的鸵鸟,据史料记载,鸵鸟是外国使臣献给唐朝的贡品。鸵鸟,原产于距离我国非常遥远的非洲大陆。在皇帝的陵寝中摆放着鸵鸟石刻,说明我国与非洲国家在唐朝就有了外交往来。可见,强盛的唐朝在当时世界上是有相当强的吸引力的,外交活动当属最为活跃的时期。
(5)唐朝帝王陵墓还体现了唐朝人们的生死观和人们对死的重视。唐代帝王几乎都在生前为自己建造高大气派的陵墓,死后的陵墓和生前的宫殿形制、规模基本一致,而且制定了陪葬制度,陵寝要放置大量的陪葬品,这些都是当时盛行的“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唐朝统治者宣称薄葬,实则厚葬的做法更能体现出唐朝帝王对死的重视,即力求保持与生前同样奢侈的生活。
唐朝帝陵建造的规格形制上的发展演变,折射出了唐朝国力由强盛转向衰弱的趋势。唐代中晚期所建的帝陵虽然沿袭了唐朝前期的陵墓形制,也表现出了中晚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但是无论从石刻石雕的精细程度,还是陵墓中的陪葬品数量、质量来看,都大不如前。这正是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由盛转衰,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国势日衰的反映。唐朝帝王陵墓的发展演变,就是唐王朝从建立、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历史缩影。如果说,唐十八陵是唐朝历史的集中缩影,那么,桥陵则是盛唐社会的真实写照。
1.唐睿宗桥陵简介
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第四子,唐朝第五代皇帝。卒于开元四年(716)六月,享年55岁,庙号睿宗,十月葬于桥陵[7]162。桥陵,又名桥冢,位于蒲城县城西北约15公里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现在当地人习惯称为桥陵山)。桥陵是典型的依山为陵,在山腹开凿地下宫殿,绕山建筑陵园,陵前有众多功能各异的地面建筑,南边有宽阔笔直的神道以及屹立于神道东西两侧大量雕琢精美的石刻。陵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在桥陵周边还有12座陪葬墓。整个桥陵陵园充分体现了盛唐风貌。
2.桥陵建造的背景
桥陵建造于“开元盛世”时期。“开元盛世”是继“贞观之治”之后唐朝的又一盛世局面。唐玄宗即位后便采取一系列革新政治、发展经济的措施。第一,整顿吏治。对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进行监督和考核,防止出现贪污腐败盛行的局面。第二,发展生产,采取了“劝农务本,蠲其力役”的政策,出现了“五谷丰殖,万物阜安,百姓无事,与能共化,于兹八年矣”的情景。第三,抑制佛教。佛教在武则天时期得以泛滥,修建了许多佛寺和佛像,耗费了大量民脂民膏,打压佛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经过改革,使开元时期呈现出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和睦的一派盛世景象。唐玄宗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父亲建造了这座宏伟壮丽的陵墓。
3.桥陵特点
(1)气势雄伟。如上所述,桥陵建于唐玄宗的开元时期,国力强盛,社会升平,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表现在陵墓建制上的高大宏伟,在精神内涵上的雍容、威武、壮丽、充实。历经战乱破坏和岁月剥蚀,虽然桥陵当年大量的地面建筑已不复存在,但是放眼望去,地宫所在的丰山凸立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与周围诸峰交相辉映,层峦起伏,展现出巍峨壮观之姿。
(2)石刻精致。唐代帝陵的石刻,从献陵开始,后逐渐形成制度,当时的石雕大师继承和发展汉魏六朝的传统雕刻技艺,又根据唐朝的时代特点进行大胆创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各种石刻的内在精神和生动面貌,充分体现了盛唐文化艺术的繁荣景象。桥陵石刻形体则更为高大、精美。位于长635米、宽110米南北走向的神道东西两侧精雕细琢的号称“盛唐石刻露天博物馆”的石刻群,至今完整清晰、栩栩如生。朱雀门前的那一对石狮是中国最大的石狮,通高2.85米,胸围1.25米,四肢健壮,胸肌饱满,爪子锋利,筋骨强韧,富有生命力。雕塑师就好像庖丁解牛一样,把狮子的骨骼结构摸透了,该突出的地方突出,该塌陷的地方塌陷,使我们从手掌所触之处,感受到石狮的血脉和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于那个伟大的时代,这也正是盛唐文化之魂。[8]120历经千年保存下来的石刻在轮廓和细节方面都保存完好,每件都可谓是石刻中的瑰宝。
(3)布局谨严。桥陵坐落于平坦广袤的关中沃野上,依丰山而建,地宫建于丰山主峰下。山南分布着用途各异的大量地面建筑。陵园分内城和外城。据史料记载,陵内地面建筑当时有9间雄伟的献殿,十几座阙楼及下宫、陵署,至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房屋已增至140多间,设有陵台令、典事等,官员30余人,陵户400余人。再往南便是朱雀门外长635米、宽110米南北走向的神道,神道东南则有王公大臣的陪葬墓群。精美华丽的石刻对称有序地排列在神道东西两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地宫所在地的丰山、丰山南的地面建筑以及宽阔笔直的神道、东南侧的陪葬墓群等陵区主要载体,按照一定的规制有序排开,使整个桥陵陵区布局显得十分谨严。
2013年,由美景中国组委会、《游行天下》杂志社、搜狐旅游、西部网旅游等媒体联合推出的“中国最美旅游胜地评选”活动中,蒲城桥陵入选“中国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桥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桥陵拥有最为规整的形制、崇厚的设施、恢宏的气势。桥陵的建造正值盛唐时期,可以说桥陵是我国盛唐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集中缩影,是盛唐文化的重要遗存。不论其出土的不可复制的陪葬品,还是分布排列在神道两侧的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的50多尊精美石刻,都最大限度地展现了盛唐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象,展现了我国盛唐时期在国际交往中所扮演的东方大国的风貌。
桥陵的开发和保护较乾陵、昭陵起步晚一些,发展速度迟缓,自从2002年8月21日国家文物局批准《桥陵保护利用规划》后,桥陵才进入序列性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密切关注对桥陵的开发和保护。1956年,桥陵被确定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物局对其进行了多次全面的勘察;1963年4月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蒲城境内的睿宗桥陵、玄宗泰陵、宪宗景陵、穆宗光陵进行了勘查,其中重点勘查保存较好的桥陵,试掘了墓道,探查了陵墙,实测并绘制了桥陵的平面图,记录了石刻的情况;1988年,桥陵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合作调查了蒲城县境内的桥陵、景陵、光陵、泰陵4座唐代帝王陵墓,其中《唐睿宗桥陵》报告已经于2002年在德国出版,报告中公布了桥陵陵园遗址、陵园石刻调查结果,尤其对陵园石刻进行了详细描述;1995—1996年和2000—200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先后对桥陵陪葬墓——惠庄太子墓和李宪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出版了发掘报告。近些年来,当地文物部门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及保护工程。为全面了解陵园遗址的范围、布局和内涵,为划定保护范围和制定保护规划提供依据,2006年陕西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正式启动。经过4年的连续工作,截至2014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建的唐陵考古队已完成对乾陵、顺陵、建陵、贞陵、崇陵、桥陵的考古调查、勘探和测绘工作。2010年以来,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文件,开始对桥陵实施二期保护工程,其中,对朱雀门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程是桥陵二期保护工程的一部分,2010年9月正式开工,工期为3个月,主要内容为复原、展示遗址原貌,目前这一期工程主体已基本完工。
桥陵在风雨中度过了1 200多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受到了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和众多人为因素的破坏。由于陵园内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陵园内游客秩序混乱、石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再加之周边农民缺乏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对遗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目前对桥陵保护的情况看,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虽然陵园内神道已经重新铺设,陵区周边部分田地已被征用,用以圈划保护陵区内文物,但部分石刻仍有损坏现象,保护区内的小商贩搭建凉棚现象随处可见,破坏了陵区的整体环境。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存在,陵区保护迫在眉睫。
从桥陵的旅游价值来看,桥陵因丰山而建,海拔751米,挺拔中不无峻秀,其西面有3座山峰组成一屏;北面崇山峻岭,山峦起伏;南面是广袤的关中平原,与秦岭遥遥相对,树木茂盛,空气清新,是人们览胜、休闲的好去处。桥陵的旅游价值还表现在高大精美的石刻上,“桥陵石刻甲天下”,使人们可以尽情领略、感受盛唐时期石刻的风采。
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存在独立、共生、对立的三种关系。而遗产作为稀缺性的、长期保护性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性的特殊旅游资源,决定了遗产保护和旅游之间的矛盾关系。事实上,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9]251桥陵的保护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陕西省正在建设汉唐帝陵文化旅游路线,将利用公路串联起29座汉唐帝陵,其中就包括以精湛石刻闻名的桥陵在内。以往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游客很难通览陕西关中的汉唐帝陵,这条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实现一天之内游遍埋葬着共计30位皇帝的11座西汉帝陵墓和18座唐代帝陵,实现汉唐“穿越”的梦想,并形成独特的汉陵和唐陵“两横,三纵,多支线”的旅游线路。[10]这为桥陵的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我们以为,整合关中唐十八陵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唐代帝王陵墓在关中集中分布的优势,通过大整合、大包装,打造关中地区唐朝帝王陵墓旅游文化区,发挥遗产旅游的集聚效应,无疑对于带动关中旅游等第三产业以及整个关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唐代帝王陵墓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通过对桥陵的研究与考察,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墓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突出显示了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强盛的唐王朝的强大国力以及同周边乃至非洲国家的密切联系,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加强对桥陵的研究与保护,开发和挖掘其旅游价值,带动当地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已显得刻不容缓。
(指导教师刘树友)
参考文献:
[1]张始峰.关中东部帝王陵墓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53-56.
[2]王双怀.关中唐陵地理分布及其特征[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1):63-66.
[3][宋]王溥.唐会要:卷二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五代晋]刘昫.旧唐书·玄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神秘中国》创作组.打开千年古墓[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9]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0]梁爱平.陕西:公路串起帝王陵 一日“穿越”到汉唐[N].(2014-08-11)[2015-01-02].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zggc/2014-08-11/ content_12174427.html.
【责任编辑曹静】
Research on the Imperial Tombs of Tang Dynasty —Taking Qiaoling as the Center
LI Yan,LIU Yi
(School of Humanities,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Abstract:There are altogether 18 mausoleums of Tang Dynasty,which are located in flat plain in northern part of central Shaanxi Plain.Qiaoling is a representative one in the mausoleums of Tang dynasty.18 mausoleums of Tang Dynasty have a very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present vivid characteristics.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access to historical data,we propose strategic guideline to combine the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iaoling tourism,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then to invest tourism revenues to protect the remains are to achieve the win-win purposes.We recommend that developing the tertiary industry whose core is the Qiaoling tourism will chang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Pucheng County,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and raise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local people.
Key words:Mausoleum of Tang Dynasty;Qingling;stone carving;development of tourism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2-0093-05
收稿日期:2015-01-24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唐代帝王陵墓研究——以桥陵为中心(13XK006)
作者简介:李彦(1992—),女,内蒙古赤峰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1级本科生;刘怡(1993—),女,北京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