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2016-11-25 17:07卓泓良段玉
时代金融 2016年27期
关键词:生态位

卓泓良+段玉

【摘要】企业成长指的是企业在自身发展中,由生产要素与成果转换间的变动速度的优化而获得的企业价值增长的能力。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脚步一直未停止,近几年有不少学者着眼于生态位研究企业成长理论。本文基于仿真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生物学类比法企业成长理论的可持续性,用数学中的集合论比较了商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生态系统之间一一映射的关系。并对企业生态网络的环境影响因素做了简要的说明,发现可以有选择性的用生态位的观点分析商业生态系统下的企业成长。

【关键词】商业生态系统 企业成长理论 生态位

一、国内外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综述

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已有很多,其中两个主要的理论是:基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的扩张边界的确定,以交易成本的视角,来分析企业的扩张,即成长问题;另一个是以彭罗斯为代表的内部资源成长理论,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的成长,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政府的扶持。

(一)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

追溯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较早而且全面的研究由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开始,认为专业化的分工能够提高组织和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和成长,这就是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成长理论。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出现,认为企业成长可以通过“最优规模调整”来实现,即不断地调整规模、产量等指标以达到企业的最优规模。再之后,新制度经济学派、创新理论的崛起,把企业成长理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科斯和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熊彼特的创新企业成长理论、彭罗斯的企业资源成长理论、安索夫的战略成长论、德鲁克的经营成长论和钱德勒的管理与技术成长论等重要理论(徐建伟 李武武,2011)。

本文主要是以时间为轴阐述国外学者关于企业成长的主要的几个主流学派的理论。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 System)是生态位理论在企业理论中的最早的运用,由美国管理学家Moore 1986年发表的《新竞争生态学》中首次提出,有的学者也将此译为企业生态系统。一个新的领域呈现在国内学者的面前,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成长理论得到发展和丰富,王宏达(2007)从生态位的视角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并建立了衡量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揭示了不同省区企业成长环境的差异;宋阳(2009)认为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对立的过程,不是和环境对立,也不是和竞争对手对立,而是一动态的平衡过程,这和共生企业之间基于价值链网络的协同是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共生企业间可以设立共同目标,开展价值合作模式来谋求发展;陈瑞群(2012)从生态学视角对传媒成长重新进行了界定,认为传媒业成长其实就是生态位不断扩充的过程,关键是获取和有效利用传媒企业的内、外部资源。

二、基于生态位研究企业成长理论的可持续性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更接近生物学,而不是力学,生物学观念对解释经济现象有重要启示。生物学中自然界的核心规则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适用于这一条规则,同时这也是商业系统中企业的生存规律,企业应该找准自己所处的生态位,并适应、融入商业生态系统中才能够获得发展。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商业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也是一种竞争与协作并存的关系。这种协作、共生的竞争状态使得商业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变得更加有序,更能够协调发展,达到一种稳定均衡状态,最终赢得整体竞争优势。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就由此产生了生物学类比方法,它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将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视作类似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认为企业也如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成长和灭亡,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认为企业的现状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结果,外部环境是直接主导其生存、发展和灭亡的力量。

虽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会影响用达尔文理论来分析两者的演化,两者之间的发展规律有律可循。也就是说,借助仿真生物学来研究企业成长是可行的。主要的理由有五点:第一,关于企业成长的人为选择与自然界的生物自然选择之间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第二,两者都存在时间因素的考虑。与有能动性的商业生态系统类似,达尔文的种群思想就是一种动态的理论,认为种群会根据自身内部或者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相应的变动。第三,生物的意向性和人的意向性都存在因果关系,可以进行因果解释。第四,在生物学中生物的生存间和经济学中企业的生存间都存在竞争与合作的。第五,达尔文进化论与自组织理论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关系。达尔文进化论和自组织理论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能互为补充,共同为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服务(覃巍,2012)。

三、企业生态网络的环境分析

企业的生存环境是商业生态系统,或叫企业生态网络。这种企业生态学的理论依据是企业与生命体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它们都是开放、自组织、分层有序的有机体,具有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命周期,能够通过协作、学习等来适应环境,通过合作共生来实现进化等,因此可将企业置于像自然生态系统的商业生态系统中(覃巍,2012)。

借助数学的集合论说明自然生态系统和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

一是企业的成长取决于其从商业生态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在商业生态环境中通过合作与竞争或其他各种方式获取内外部资源以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这实际上就是生态学中所谓的“弱者淘汰,适者生存”。

二是企业具有与生物体相同的属性。①企业有应激性和运动。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在不停地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企业也跟着改变以适应外部的市场环境,企业能够根据环境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动,制定相应的战略。②企业也有繁殖、遗传和变异现象。“繁殖”说的是企业建立子公司的过程,“遗传”指的是在企业扩张,建立子公司的过程中,生产技术、设备、产品的设计和人员的派遣等现象,但各个子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文化背景并不一样,因此各个子公司的营销战略部署会根据它所处的具体的环境和文化背景做出一定的调整,这就相当于生物体繁殖过程中的“变异”。③企业也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活动。这里的“新陈代谢”表现为计划、程序、制度、规范等。其中从外界吸收各种要素为自己所用生产产品相当于生物体的同化作用;将自己产出的产品以各种渠道销售出去以赚取利润则类似于生物体的异化作用。④企业也要经历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企业有一个与生物体的“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类似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三是从影响自然界和商业生态系统的因子方面的考虑。影响商业生态环境的生态因子主要有需求、资源、地方政府、竞争者、互惠者、经济基础、地理、区域文化和法治环境分别与自然生态因子中的食物、水、人类、其他的竞争生物、具有互惠关系的生物、光、地形、区域和温度一一映射对应。

下面以生态系统为例说明各生态系统的因子对其的作用:

自然生态系统的因子模型与商业生态系统的因子模型相类似,但两个模型不是完全一样的。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因子没有层次性,而商业生态系统的因子具有层次性。即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9个因子对生物体的成长没有层次之分,但是在商业生态系统中,这9个因子是有层次之分的。这种特性的不完全相同也说明了运用生物学的各种原理分析企业成长时应该是有选择性的。

四、结语

作为一个类生命体,企业也是由不向的系统所组成。企业的成长就是在大脑的指挥下,其余的各管理系统相互配合并为需求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可以基于仿真生态学的视角,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各生物体的发展和生长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它的作用,类比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使企业持续稳定的成长。生物学类比是我们研究企业成长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但不能生搬硬套到商业生态系统中,因为人有协商和谋划,人的意志和生物的本能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因此我们要有选择地选用这一个方法。

参考文献

[1]令狐云龙.企业成长性理论流派分析[J].社科论坛,2014.(09):138-139.

[2]覃巍.企业成长理论中的生物学类比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09):7-14.

[5]何毅.企业成长理论中吉布莱特定律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2(09):69-72.

[6]杨林岩,赵驰.企业成长理论综述[J].企业管理,2010(07):106-110.

[7]李森森,刘德胜.企业成长理论新进展:非线性成长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2014(01):131-136.

[8]王宏达.基于生态位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

[9]宋阳.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

[10]陈瑞群.传媒成长的生态学分析―以湖北知音传媒集团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卓泓良(1993-),广西柳州人,广西大学2014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市场竞争;段玉(1992-),河南信阳人,广西大学2014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结构与布局。

猜你喜欢
生态位
基于生态位视角城市对台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群落生态位适宜度测度方法研究
生态位视野下纯网综艺优势初探
生态位理论下高职院校发展定位研究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