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贵
摘要: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激发出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实践中逐渐成长,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所以,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 主要问题 教学效率 全面发展 有效性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082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教学工作开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不断合作交流,能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科学知识,实现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多数的合作学习还只停留在形式层面,还缺乏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合作,教师需要针对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小组合作学习。
一、学习小组的划分要科学
在我们平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学生的座位把前后两排的四个或者六个学生分成一组,这样的小组分配在开展活动时简单易行。但是学生的座位往往是按照学生从矮到高的次序安排的,组成学习小组后,学生的搭配不够合理,不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帮互助,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化组合。每个学生自己所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以及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于新知识也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全班学生的优势互补。所以,科学课堂中的小组划分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一是每个小组的人数要合理,前提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方便易行,一般为四到六人;二是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评定进行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互相促进和提高,各个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公平竞争;三是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并不是固定的,他们可以进行互换或者流动,根据课堂活动安排的不同,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以使学生能够一直保持对于小学科学学习的新鲜感和积极性,并且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二、小组合作学习要制定相应的规则
很多科学教师也在努力践行着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策略,但是深入观察和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假思索地就开始热烈地讨论,看上去整个教室里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学习,实际上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假热闹:场面一片混乱,学生却讨论不出任何答案来,只有个别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味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则心不在焉,好像整个学习过程与自己无关,小组合作学习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制度和规则。只有教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的规则,才可以帮助学生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小组成员之间要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每个小组内应该设有小组长、记录者和发言者,小组长应该选择那些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强的的学生担任,这样每个小组才能有很好的凝聚力,当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的时候会更加迅速,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也会更加顺畅。记录者应该是那些书写速度快、字迹清晰的学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记录小组合作探究中的重要内容。发言者应该是选择一些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然后在班内进行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要互相支持、积极配合,出色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发挥小组成员的团结精神。
(二)引导学生自己建立小组合作的规则
学生是小学科学课堂学习的主体,由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是新课程改革所积极倡导的理念,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只有他们自己制定才更容易执行,而且学生制定的规则对学生而言并不是要被动接受的,而是他们经过集体讨论研究所决定。这些规则在学生看来并不是一种负担,也不用教师时常提醒他们就可以做到,如果违反了规则,学生也会自觉自愿接受相应的处罚措施。
三、小组合作学习要选择适当的契机
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得不够透彻,为了追求新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需要,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太简单的问题根本不用小组讨论学生就可以解决,有些问题又太难,学生又讨论不出结果来。所以,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契机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还有一种现象是教师一提出问题,根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开始组织学生讨论,三两分钟的讨论环节,有的小组还没有进入主题就结束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小组合作的目的,反而还使学生厌倦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这种形成,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选择正确的时机和有价值的内容来进行探讨和交流合作。教师要精心为学生设计要合作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又不能过于困难,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学生可以在合作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使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亚敏.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下的探究式小学科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2006(4) .
[2]李柏峰.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张中西.试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学习[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5).
[4]张庆佃.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焕发课堂生命活力[J].新课程:中学,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