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歌知识教学策略

2016-05-30 13:10尤小娟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知识教学策略

尤小娟

摘 要: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对于促进学生认知领域发展的诗歌知识教学却不很重视。针对这一现实,再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将古典诗歌知识可分为:静态陈述性知识、动态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并进一步提出三大知识教学策略:课前用学案呈现陈述性知识,通过情境教学实现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课后师生沟通交流确定合适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古典诗歌;知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1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17

一、古典诗歌的教学价值和教学问题

古典诗歌因其与当前时空的“隔膜”,造就了其独特的教学价值。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可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取阅读和写作技巧,甚至能够促成道德品质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古典诗歌,是真正精华的作品。就教材安排来看,选文为经典精华诗作,其教学意义重大。高考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其对诗歌的考察也表现出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考察内容多涉及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和能力。这就要求古典诗歌教学要摒弃其功利性,进行能力培养和审美教育,追求有效性。

然而,古典诗歌教学还处在“老病未去,新病又来”的状态。一直以来古典诗歌教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古典诗歌教学重理性分析而轻感悟启发,重实用考试而轻审美教育,重死记背诵而轻理解运用。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古典诗歌教学矫枉过正,导致课堂对话是“流于形式”的“伪对话”,这就使得古典诗歌教学面临更复杂问题。

二、古典诗歌中的知识类型

当代认知心理学普遍认为,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关于事物的特点和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① 策略性知识则是关于如何学习和思维的知识。古典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知识的角度重新审视其陈述性知识内容,加大古典诗歌教学中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将极有必要。正如韩雪屏所说,人们对知识状况的认识,对知识的选择和组织,就成为编制课程和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②

古典诗歌的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背景和情思、句式和语序、节奏和韵律、意象和意境、表现手法等五个方面。

(一)背景和情思

背景指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其直接影响了诗歌的感情基调类型,进而也影响了作品情思的内容。情思指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点。教材选择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代表性,从时代背景方面看,写作背景大致分为太平盛景和战乱纷争;从个人环境看,写作背景可分为“隐”和“仕”。在时代背景和个人环境的影响下,诗歌的情思内容已经基本确定,但是个体的性格和遭遇不同,形成了作品独特的情思内容和审美效果。古典诗歌中表现的情思类型主要有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仕途不顺的惆怅、游子客居他乡的思家之情、渴望建功报国的宏大抱负、忧国伤时的惆怅,等等,另外,也有诗人的一些生活杂感。

(二)句式和语序

句式就是指句子的形式,即语言的形式。语序指的是作者为了达到韵律和美好谐和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进行的句子成分的重新组合。唐诗的句式较为单一,一般是五言和七言,杂言体较少。宋词的句式相对丰富,句式的选择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诗经》是四言体,《离骚》是“楚辞体”。

(三)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构成了古典诗歌的音乐美。就节奏而言,四言诗停顿是“二二”,五言诗歌的停顿是“二二一”或是“二一二”,七言诗的停顿是“二二二一”。就高中古典诗歌知识来说,押韵即是指在诗句末尾的字有相同的韵母,就可以将其视为押韵,韵母即韵。节奏和韵律是诗歌情思的外化,是诗歌美的表现。

(四)意象和意境

意象由作者之意和客观物象构成,是倾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意境是创作主体吸纳了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阻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致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以及这一结构所引发出的艺术世界。③意象对意境的把握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还可以从诗歌的语言、节奏和画面等方面来体会诗歌的意境。高中古典诗歌常用意象有:月亮、黄叶、柳、红、松、梧桐、花落、兰、牡丹、草、红豆、菊、梅、莲、猿猴、鸿、鹰、鸿雁、寒蝉、鸳鸯、江水、烟雾、西风、霜雪、露、云,等等。意境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意境总结为两大类:“喜”的意境和“悲”的意境。

(五)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诗歌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而使用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表现手法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又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和寓情于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是使用抒情手法所达到的效果。描写手法有很多,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白描、正侧面描写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衬托、互文、排比、反复、用典、铺陈等。

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能使静态陈述性知识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转化为能力和素养,从而获得新知。应该承认,较语文陈述性知识而言,语文程序性知识在向语文能力的转化中存有先天性的优势。④当个体完成一类程序性知识并不断重复和更正时,这类程序性知识就有了自动化特征,表现为条件和动作之间的联系熟练化后能在无意识中自动进行。⑤古典诗歌的程序性知识包括:背景如何促成情思的传达,句式和语序特征如何折射情思,节奏和押韵如何促成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的组合如何营造意境,表现手法如何指向诗歌的丰富性。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知识类型。韩雪屏认为,学习策略是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的。古典诗歌教学中的策略性知识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个人特征。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自己”对“自己所知道的”进行的再认知。认知的过程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先前正确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变得不正确,那么学习者就应该对先前的认知进行修改,以获得新知。

三、古典诗歌知识教学策略

叶嘉莹说:“我们在欣赏诗的时候,必须把她看成一个活泼的生命,绝不能把她搞成一个僵死的教条。”⑥教师在帮助学生夯实古典诗歌陈述性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实现向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转变,培养其阅读诗歌的能力,感受古典诗歌独特的审美内涵,如此才能使诗歌避免成为“一个僵死的教条”,而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

(一)课前用学案呈现静态陈述性知识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经验设计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学习方案。学案将学生视为中心,充分肯定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古典诗歌知识教学中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可以用学案来呈现。首先,将古典诗歌的基础知识有层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理解和识记;其次,学生可以在知识的建构中发现问题,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学习;最后,学案呈现的基础知识为诗歌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开拓了空间。

学案的编制要遵循以下原则:层次性,连续性,个性化。

(二)通过情境教学实现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在多样化的自然情境中建构新知是知识建构的有效策略。仝玉山认为,在古诗教学中营造情境,其实就是把古诗反应的生活和感情与学生的生活和感情联系起来。⑦这有利于实现古典诗歌中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促使学生完成审美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情境教学。

联系生活法。联系生活法就是将现实生活和诗歌中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例如,古典诗歌中承载着作者情感的物象,这大多很常见。学生通过学案已经完成了对意象这一概念的理解或者回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场景中的物象,并通过音乐、绘画等手段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完成对意象内涵的理解。

想象法。通过想象来呈现陌生的场景,实现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想象不是空想,要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如在进行《蜀道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蜀道的艰险,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想象身在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

诵读法。诵读法适合在完成对诗歌的理解后完成,这样,诵读中是充满感情的,人类有共同的“诗心”,学生的感情就易于被激发。诵读可以使学生走进诗歌中的世界,真正完成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变,领悟古典诗歌的美。

(三)课后师生沟通交流确定合适的学习策略

如前所述,古典诗歌的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与学生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确定适合学生的古典诗歌学习策略;另外,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有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应当怀着尊重学生的态度进行指导。

注释:

①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10.

② 韩雪屏.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J].语文建设,2003(3):96.

③ 常洁.高中古诗词教学之意境挖掘[D].湖南师范大学,2008:10.

④ 屠锦红.论语文知识[D].硕士学位论文,2014:47.

⑤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69.

⑥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00.

⑦ 仝玉山.情境教学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5

(1):10.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知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