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中的幼儿运笔训练初探

2016-05-30 20:07张婕妤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1期

张婕妤

摘 要:汉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美国汉语学习者低龄化趋势的发展和沉浸式学习方式的发展,美国幼儿汉字学习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也日渐显现。笔者借鉴国内幼儿汉字学习的训练方法——运笔练习,并结合美国幼儿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基础和学习特点,设计了汉字前书写运笔训练课,通过手部肌肉训练、线条描红、空间位移等方式创造了有利于幼儿正向迁移运笔能力的条件,为之后正式的汉字学习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汉字书写能力;幼儿运笔训练;正向迁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2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62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指人为创设全中文或半中文语言学习环境,补足非目的语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环境缺失,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习得汉语。但旨在向母语者水平培养的训练目标与学生年龄偏小,认知水平较低之间产生了矛盾,特别是在汉字书写方面。幼儿班学生(4-5岁左右)在汉字书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手部肌肉握笔困难;对笔顺笔势缺乏概念;无法参照示范将汉字准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等,无法直接通过书空、反复临摹、抄写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根据迁移理论,一种学习可以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包括积极的正迁移和阻碍性的负迁移,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对教学方法精心的设计,促使正向迁移,避免负迁移。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正式开始汉字书写训练前,教师应当设计合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笔能力,并引导学生感知训练中的迁移因素,使得训练结果对学生的后续汉字书写任务产生正面影响。

二、国内幼儿汉字训练现状及启示

由于汉字的艺术性和复杂性,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训练一直非常重视。中国《写字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制订)指出:“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幼儿阶段帮助学生做好前书写准备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训练幼儿的前书写能力,近几年教育改革提倡应当发挥美术课堂对中小学生掌握规范的汉字书写能力的积极作用。顾琴(2015)提出“在教学和训练实践中要更多地开发、研究、运用迁移规律,提高美术教学在规范汉字书写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线描绘画与汉字书写效益的最大化。”不少幼儿培训教师也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多种前书写训练方式,如尤峰、刘娜(2016)讨论了通过设置与书写有关的“图形聚敛游戏”锻炼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让幼儿在涂画涂写中感知字母、汉字的构成,教师则要“渗透有关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知识,建立上、下、左、右、里、外等空间知觉”,为小学书写训练做准备。

而英文书写符号只有26个结构简单的字母,美国学生在幼儿园会借助描红纸、字母块、磨砂字母等工具学写字母,但不会花费过多时间做书写训练,前写训练就更不常见。在美国中小学州教育共同核心标准中(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语言文学人文部分中也可以发现其对美国学生低年级“写(writing)”方面的阐述仅仅是写作,不含书写能力。当美国幼儿学习者在汉语沉浸式学校面对汉字书写任务时,挑战也就来了。

因此,将中国幼儿运笔训练理念借鉴到美国沉浸式汉语课堂中来,并结合美国本土语言课堂的学习特点进行改良,设计出适合美国幼儿汉语学习者的前书写训练模式就非常有必要。

三、运笔练习的对比性训练设计

笔者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中文沉浸式学校幼儿班进行了图形平移的对比性运笔训练实验,试验材料为点阵图上的平面几何图形,任务则是将示范图形平移到空白点阵中。教学对象为一个班容量为20人的幼儿班。该年级学生在中文书写方面的学年任务是能够在田字格里准确书写40个独体字。

在试验前,学生已经进行了连点成线的基本训练,即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写工具,如彩笔、蜡笔、铅笔等参照示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横线、竖线、曲线等一串散点连起来。

第一次试验,笔者直接将训练材料发给学生,请学生平移图形,没有说明。

实验结果显示:除2名学生外,约90%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图形平移任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类:无从开始的学生4名,占22%;所画图形和范例不一致的学生7名,占38%;图形正确但位置不对的学生7名,占38%;

第二次试验笔者主要做了两方面的调整。

第一,对已有平移材料深加工:将每一行的点用不同颜色表示,并在每一列的上方标注数字,用到的点要比其他点稍微大一些,增加更加简单的图形做起步训练,如三角形。

第二,逐步示范。

1.请学生先看图形,然后自己和同伴商量如何正确平移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主动性。

2.点评学生汇报的方法,如果有可行的,可以在其基础上介绍老师的办法。

3.以某一个图形为例,询问学生图形用到了哪些颜色的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什么颜色的点,每种颜色的点用到了几个,然后在旁边的空白点练习纸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找到这些点,圈出颜色,然后按照老师指定的顺序一笔一笔“写”出该图形。

4.请学生用其他几个图片继续练习,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两种练习材料:一种只用用颜色区别点,第二种则用颜色和大小区别点,更为简单。

结果显示有15名学生,约70%的学生可以顺利准确地完成平移任务,效果明显。

四、运笔练习与汉字书写能力的迁移

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曾经指出,“两种学习只有在机制上存在共同因素,一种技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技能。”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学习之间除了具有共同因素之外,必然具有不同的因素,因此在产生正迁移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负迁移,教师在设计训练和指导学生实践时就要努力实现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从正迁移的角度来说,利用图形进行运笔训练向汉字书写能力迁移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凭借工具的相似性。幼儿既能够锻炼手部肌肉,获得了初步的类书写体验,不同的书写工具又提高了起步训练的灵活性而不至于伤害到肢体发展相对较慢的幼儿的手部肌肉。

第二是练习内容的线条性。

第三是练习内容通过组合叠加而难度增加,运笔练习的图形是通过基本线条组合叠加而成,汉字也是通过基本笔画、独体字或部件叠加而成。

另外,运笔练习也有相较于汉字书写的不同之处,比如单纯的涂画训练对下笔处、行笔方向、联结方式和速度没有刚性要求,但是为了让这种训练更好地迁移到后续的汉字书写中来,笔者设计了以下几点:

第一,点阵图是为了后续的田字格做铺垫,笔者请学生观察图形构成中的各个点,再观察点的分布的同时,让学生对整个图形在点阵中的分布和构成有了初步认识。

第二,寻找构成图形的各个点时,严格按照基本笔画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找出有意义的点,并按照这一顺序在空白的点阵中圈出意义点,将基本笔画顺序潜移默化地体现在运笔训练中。

第三,联结各个点构成图形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基本的笔画顺序和笔势,为以后学生书写汉字时的笔势问题做好了铺垫性训练。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使得这一训练设计既利用了两种手部活动天然的共同因素,促使运笔训练向汉字书写的正向迁移,又将汉字书写基本理念融入到图形位移活动中,避免了负向迁移。

五、总结与启发

首先,通过借鉴国内幼儿前书写训练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美国沉浸式课堂低龄汉语学习者做好汉字前书写准备,锻炼手部肌肉,提高对空间平移的认识,并通过书写化的图形平移为学生日后掌握书写技巧创设正向迁移的条件,并尽量克服负迁移的可能。

其次,美国沉浸式课堂里的语言学习更重视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在示范之前要请学生观察、讨论平移的办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再次,充分的示范也是训练效果明显的重要因素。美国教师Cris Towani说过:“任何时候一个教学活动的失败,都是因为我没有给予充分的示范。”美国沉浸式学校的汉语学习者在离开学校后很难看到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绝大多数家长也无法提供指导,汉字书写及前书写辅助材料也相对缺少,因此相较于母语幼儿汉字前书写训练,美国幼儿学习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加细化的前汉字书写训练。

最后,颜色和数字是沉浸式学校学生很早就会习得的汉语词汇,因此不同颜色的点和数字既能够保证指导语为汉语,也可以辅助学生掌握平移图形的规律与技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汉字书写训练就会容易得多。这种颜色和数字的支持也会随着学生前书写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减少直至消失。训练材料中的图形也会逐渐替换为较为复杂的基本笔画和汉字独体字中的象形字,从而顺利过渡到汉字书写阶段。

参考文献:

[1] 顾琴.线描画与规范写字之间的技能迁移[J].新课程:上,2015(9).

[2] 林泳海,李琳,崔同花,沈毅敏.幼儿早期书写与书写教育:思考与倡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4(3).

[3] 赵红霞.谈如何提升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J].学周刊,2013(23).

[4] 秦吉祥.浅谈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9).

[责任编辑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