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历代文人借以抒发胸怀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是树立人生理想的时期,因此小学阶段古典诗歌的选材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小学古典诗歌选材应该选取表现诗人远大志向、尽忠报国和高尚人格的题材最为合适。
关键词:古典诗歌;小学;选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51-01
中国向来有“诗的国度”之美誉,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被历文人作为借以抒发胸怀的主要途径。由于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具有优美的韵律节拍,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孩童从小学习古典诗歌也是中国教育自古就有的传统。小学是一个人求学的初级阶段,是人生中记忆最好的时光,同时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的时期,一个人自小学习的诗歌对其树立理想和自我的人格塑造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材选编和教师选讲也变得十分重要,不论是教材选取的诗歌还是教师自主拓展的内容必须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在选择恰当的内容以后,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技巧,以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讲解。
古典诗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历代文人和文学爱好者由于其职业和人生经历不同导致其诗歌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既有高雅之士吟诵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也有尖刻之人讽刺社会黑暗的作品,既有表达爱国尽忠的诗作,也有抨击朝野黑暗的作品,既有通彻云霄大江滚滚的豪迈之词,也有凄凄切切执手相看泪眼的花间之词。我们认为小学古典诗歌选材应该选取表现诗人远大志向、尽忠报国和表现高尚人格的题材最为合适,要避免不适宜孩童的花间词,同时也避免过于刻薄的讽刺诗歌。
表现高贵人格的诗歌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咏物诗”比较合适,骆宾王的《鹅》之所以能够得到普遍认可,就在于它既用简单的语句描写了鹅,而且从整个画面讲给人一种干净明快的风格。“鹅、鹅、鹅”未见其物先见其声,首句就主抓小孩子好奇的心灵,“向天歌”便暗含着对高尚的追求,后面的“白”、“绿”、“红”、“青”连续四个描写颜色的词让整个画面明亮起来,只要教师能抓住这些重点,一定可以让这首诗歌在小朋友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此外李贺的《马诗》也是一首极好的咏物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首诗用一种豪迈的气氛烘托出快马踏秋的轻快节奏,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在教授此类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多媒体授课等方式为学生进入古典诗词的意境搭建桥梁。
中华传统美德是高尚人格塑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宣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诗歌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珍惜粮食和孝敬父母的意识就可以通过诗歌来培养。李绅的《悯农》几乎是每个小学生都会背诵的名篇。孟郊的《游子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描写了儿子即将远行的时候,母亲是那么的不舍和担心,把孩子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唯恐照顾不周。诗歌语言简单感情真挚,用来教育小学生最好不过。在这类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地潜心走进文本,感悟诗歌的真挚感情。
中国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如今时代更需要这种精神,因此我们在选材是也会考虑那些表现先贤乐于奉献的诗篇以教育下一代。例如辛弃疾的《过零丁洋》留下了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为国捐躯的壮烈情怀。于谦的《石灰吟》更是借石灰的锤炼,表达了诗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的人格追求和为国献身的决心。让学生多背诵此类诗歌,有助于他们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念。
此外,也要选择一部分符合儿童心理和经历的诗歌,尤其是以孩童视角进行写作的诗歌。在这一方面,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最为典型,诗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小孩字学习钓鱼的情景,作者运用高超的手法使情景活灵活现。诗歌一开头先表明小儿是在“学”垂钓,这就使得后面孩子的性格愈加突显,他初次钓鱼必然是十分认真谨慎,才有后面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虽然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完全相同的经历,但是初次做一件事情的那股认真劲儿还是类似的,因此这首诗歌一定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选取一些具有家乡特色的诗歌无疑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大部分诗歌所描写的事物对学生而言,从时间上讲是发生在古人身上的古事,而且从空间上讲也是描写遥不可及的那些山川河流的。倘若诗歌中出现一些小学生熟悉的意象,例如家乡的地名,或者家乡附近的古迹之类的,那么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2009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选编的《宁夏青少年吟唱作品选》就采用了这个技巧,本书第三部分“塞上情韵”收集了历代诗人咏宁夏的14篇诗歌,其中就有王昌龄和王维的名篇,王昌龄是著名的塞外诗人,他的《塞下曲》第一首就描写了宁夏固原的情景,诗曰:“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萧关这个地方时古代中原出征边塞的主要通道,此地地名至今犹在,本地的孩子也都熟悉。这首诗不仅描写了秋天固原的景色,同时表达了炙热的爱国之心,告诫青年不要像纨绔子弟那样玩物丧志。王维的《使至塞上》提到的同样是萧关,诗曰:“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最后有必要提一点,中国古典诗歌虽然类别庞杂,但是一些最基本的典型诗歌,这些诗歌中的名句应该让孩子提早了解并且背诵。比如思乡类诗歌,特别是思乡诗歌中“月”作为一个特定意象意味着什么。如李白的《静夜思》,还有袁枚的名句“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都借用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此外还应该让学生背记的思乡类名句还有张九龄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杜甫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卢纶的“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等等。又如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也比较典型,可以让学生多背记一些名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等等。
作者简介:马继云(1968-),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张程乡张程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