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煜
摘 要:针对校企合作的现状,本文在分析各种校企合作中的管理模式后,提出运用流程管理来推进校企的深度合作,并以珠海市技师学院与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的合作过程为例,介绍流程管理在校企合作中具体使用的步骤与方法,最后对此次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流程管理
课 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2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JX12JZ007。
现在,知识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导致产业转型升级的提速。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能匹配就业需求的矛盾和高技能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一个瓶颈。我国要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人的高质量就业。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开展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等,都是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促进就业、促进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提高的成功范例,而这些成功范例,都离不开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共建企业化生产实训室等,都是我们已经做了无数次的讨论,并且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深化的研究方向。但是这些都是属于具体实施方面的内容,他们解决在校企合作中要“怎么做”的问题;本文拟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探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采用何种管理模式,来解决需要“做什么”的问题。
一、现阶段校企合作中的管理模式
校企合作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工业化进程发达的国家都有了成熟的运行体系。在我国,由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法规、行政和行业管理体制的不同,职业教育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体系,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上面。现阶段我们的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松散无序的管理模式
这是我国现阶段常见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学校和企业在合作开始时大张旗鼓,签订各种协议书和规定:《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和《校企合作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规定》等等。然后,学校和企业进行高层互访、揭牌仪式、各种交流,然后绘制美妙的蓝图,最后不了了之。究其原因,当然不是学校和企业不想深入、紧密地进行合作,而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没有确定,制度没有完善,在合作中都在想“怎么做”,但是就没有考虑要“做什么”。
2.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定,而企业不仅仅要遵守这些规定,还要以它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办法和规定来对校企合作进行限制。以国家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文件为指导,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的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打造了一个规范的组织机制,确定了校企双方分工合作的内容,是一种以职能管理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方式,也是现阶段比较成熟、应用范围较广的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监督和推动,如果合作双方缺乏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难以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和高效运转。
3.流程管理模式
流程管理是近年来管理学研究的热点,它并不是否定了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这一方面,它们是统一的,但是,流程管理更加侧重于建立一套高效的运行机制,它以流程分析为中心,在各个流程中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和时间安排,并且因为它是根据校企双方的需求而设计的,因此这些流程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优化。与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相比,流程管理即使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流程的机制主动推进,因而更加高效、合理、先进。
二、笔者学院与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合作的案例分析
从2010年开始,笔者学院就与珠海市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与公司共同制订了招生计划,采用订单式的培养,在现阶段的师资和设备的条件下,每年招收一个班级的学生。
因为笔者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传统,因而在合作伊始就知道要“怎么做”了。在合作的过程中,按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要求,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共建校内实训室等方面入手,接纳和吸收了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从业理念。所以在2012年,这个专业的第一个班级开始顶岗实习的时候,学生就受到了企业的极高好评。然而,随着合作的持续推进,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在校企合作的协议里面,我们确定了双方的职能和分工合作的内容,但是,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分工合作的内容也应不断调整和拓展,此时,用一套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对现有合作进行优化,而且,合作多年以后,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下降了。
学校项目组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与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及时进行交流,探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如何管理才更科学、规范。公司给我们建议:可否参考公司现在正在推行的流程管理模式,把校企合作班的学生管理作为一个流程来运作,从而解决“什么时候做什么”这个问题。当流程开始运转以后,学生管理自然不断进行优化,校企双方也都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得合作更有效率。项目组随后在学校工作中进行了实践探索。
三、流程管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1.流程管理内容
企业为了保证其创新力和竞争力,对流程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路已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所以我们通过“制定初稿→校企审核讨论→形成终稿→试点实施”的方法,让企业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流程的制定中来,最终形成了如下流程管理的内容:
(1)3月份。进行全面沟通与交流,包括学校和企业双方高层的互动交流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学校校企合作办等部门人员参加的交流会,以此增进了解和互信。责任部门:学校校企合作办和企业人力资源部。
(2)3—4月。采用问卷、面谈、观察、座谈会、专家咨询等调研方法,对罗西尼、广州手表厂等企业的历届毕业生、实习生、维修工程师及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形成调研报告,依据调研成果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责任部门:学校项目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
(3)3月底和4月初。企业的管理层和工程师来校开展关于企业文化、手表文化、手表品牌、行业发展、维修技能等专题的讲座,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升文化素养。责任部门:学校项目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售后部门。
(4)5—6月。在学校技能节期间,举办由企业参与设计、企业赞助的手表维修技能竞赛(罗西尼杯),并且根据竞赛的结果为学生颁发企业奖学金,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选拔人才的目的。责任部门:学校项目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售后部门。
(5)6月底。采用学校组织、学生自费的形式,组织一年级学生参加每年一届的深圳国际钟表展,进行体验教育,提高学生对行业的理解与认知。责任部门:学校项目组、校企合作办。
(6)9月底。组织新生到企业参观,宣传企业的文化,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和大概的工作内容,提早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责任部门:学校项目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
(7)11—12月。学校和企业共同联合中国钟表研究所,组织当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开展手表维修初、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学校项目组的老师也到罗西尼公司进行一个月左右的顶岗实践,学习公司先进的制表、维修技术,并且老师也应考取钟表维修工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责任部门:学校项目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售后部门。
(8)高技第三年。在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精心组织和科学计划后,选拔学生前往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广州手表厂等知名企业参加顶岗实习。责任部门:学校项目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
(9)内容待定。根据公司的工作安排和学生的课程安排,邀请正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和已经成为企业正式员工的往届学生到校为学弟学妹进行经验分享、交流和介绍。责任部门:学校项目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售后部门。
2.流程管理优势
我们从2014年7月开始尝试将流程管理应用于校企合作的管理,迄今已有一年多,也即一个循环已经过去了。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流程管理带来的优势:
(1)提高工作效率。在每一个流程中都规定了相应的执行时间和责任部门,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非常的清楚明了;而且整个管理制度在制定伊始即有校企双方的管理层参与,职能明确,故在实施时不必事事请示,也不存在推诿不作为的情况,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程度。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时候,学校和企业在合作时有点各自为政的感觉,因为校企双方都有很多的事务要处理,因此在执行管理方案时,校企双方难以形成统一的步调,从而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使用流程管理以后,校企双方可以根据流程的进度合理地配置人力、物资等资源。
(3)便于进行管理的优化。流程管理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施了一个循环以后,我们项目组和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联合对整个流程进行了评估,并对学生的培养和合作过程进行了微调优化,以更好地为校企合作服务。
四、小结
校企合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之间肯定会存在着各种利益的博弈。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这种利益之间的博弈会变得更加突出。对此,我们只能秉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不用回避,争取解决。实践证明,利用流程管理能够不断优化、讲究时效、职责明确的特点,来解决在校企合作中具体要“做什么”的问题,是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吕鸿伟.校企合作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河南教育:职成教(下),2015(04).
[2]王学刚.民办高校流程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3]徐长君,张国发,常贺等.校企合作订单班的管理体系探索[J].价值工程,2015(03).
(作者单位:珠海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