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农村小学品质的实践

2016-05-14 10:39朱小敏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模式

朱小敏

[摘要]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农村小学要提升品质,首要问题是提升学生的为人素养,如怎样与人相处、待人接物、学会感恩等,这些都有赖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江苏省昆山市新镇小学通过“主题要求、主题阅读、主题课程、主题体验、主题展示”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每月养成一个行为好习惯,研制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德育课程融合方案,收获了学生素质和学校品质的大提升。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办学品质

农村小学要提升品质,首要问题是提升学生的为人素养,如怎样与人相处、待人接物、学会感恩等,这些都有赖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校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列为重点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让学生从说好话、会交往等小事做起,有效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确定行为习惯养成的主题

以学生一生受用为目标,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提炼确定了12个习惯养成主题:

12个主题的确定努力做到:关注内容,讲究方式;考虑时节,照应常规;强调价值引领,注重实践导行。

12个主题的实施特色是:主题内容从一件小事展开,具体落实时要求在更高的层面不断丰富完善。

二、研制行为习惯养成德育课程融合方案

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需依托德育课程方能取得实效。小学德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品德》)和地方课程以及主题德育活动等。

我校以“12个习惯养成”为主题,将德育背景、内容、形式等信息中的“相似块”整合在一起,以德育课堂教学为中心,融通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和野外教育,联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信息得到整合,将各个分立的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研制了科学的课程融合方案,并排入课表,出版了校本课程9套27本。

三、探索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教育模式

1.主题要求——让良好习惯明确目标

每个月的习惯养成,均有针对各年级的习惯养成主题要求。比如对于一年级学生,要求:长辈提出的倒水、拿拖鞋、取浴巾等事情要立刻完成;学会自己穿衣、戴红领巾、系鞋带,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明确知晓自己经常使用物品的放置处并且用完归位。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要求:能独立完成黑板报的出版以及学习园地的布置,达到美观、具有教育意义等要求;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包饺子、馄饨,学会制作水果拼盘等,在劳动中享受美的熏陶……

围绕主题要求制定课程纲要,包括调查统计、训练要点、课程实施方案、每天考评记载、每周考评记载、常见问题及应变方案、任务分解等。主题要求明确了行为习惯养成目标,让小学德育得到聚焦,习惯养成有效实施。

2.主题阅读——让良好习惯根植心灵

以12个好习惯养成为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诗词、美文等,按年段进行阶梯式编稿。建立“晨诵、午读”的长效机制,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开发并丰富诵读内容,真正让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的生活方式,借助阅读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知识和情感基础,让良好习惯根植心灵。以10月感恩月为例:

3.主题课程——让艮好习惯浸润课堂

每个月所有班级课表中的晨会、班会、队会、品德、心育课均围绕该月主题统筹安排,上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和主题单元校本德育课,使学生的习惯培养在循序渐进的德育课程教学中得到浸润,融入生命。

以2月“规则”习惯养成为例:既有“吃好饭、走好路、说好话、做好值日生、乘好车”基础规则行为习惯养成课程设计,也有经济发达地区未来公民应该具有的“契约规则”课程,还有全媒体时代围绕“信息技术素养”设计的课程。学生的生活延伸到哪儿,学校的规则习惯养成课程也会延伸到哪儿。

4.主题体验——让良好习惯每日实践

知行结合是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实践体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学校结合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新标准,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按低、中、高年级阶梯式设计实践性活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习惯养成体验平台。

如5月“劳动”习惯养成。学校设计的年级组主题实践课程有:一年级“贴画与创造”、二年级“鸡蛋与生活”、三年级“种植与事业”、四年级“花艺与品质”、五年级“人生与美食”、六年级“风筝与理想”。学生在一个月的劳动实践体验课程中,收获了“劳动是创造、劳动是事业、劳动是科学、劳动是美丽、劳动是生活、劳动是理想实现的途径”等与传统的“劳动就是搞卫生”完全不同的认识,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好习惯现代公民奠定了基础。

5.主题展示——让良好习惯随处呈现

将培养良好习惯过程中的学生实践活动照片、日记、画作、小报、卡片、实物作品等成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可以使学生的好习惯得到强化。我校通过精心制作了室内外4000多平方米软包墙,让良好习惯随处呈现。孩子们在举手投足间、在班级校园里、在社会舆论中、在家长的赞赏下随处享受着习惯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四、取得的成效

1.弥补了学生行为养成训练上的欠缺

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习惯,习惯是濡染的结果,也是引领的结果。我校建构的以培养行为习惯为主的德育课程,如以“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培养学生的感恩习惯等,以一件小事作为引子,指向培养学生的终身习惯,然后分年段编撰校本德育课程,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使德育内容从“大而空”变为“小而实”,从灌输变为体验,真正改变了小学德育在学生行为养成训练上的欠缺。

2.有效养成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好习惯培养不能“突击”也不能“随机”,必须进行系统训练和反复强化。我校以12个好习惯为基础,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素养层面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让小学生在一个个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形成良好素养。让每个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不仅使孩子们个人终身受益,也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校风、学风都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形象和素质都令人耳目一新,在升入中学甚至大学后仍然能够保持,家长、社会亦以口碑赞赏。

3.摸索出行为习惯教育的有效模式

从讲道理式的说教、间隙性的突击活动、学生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主体践行,在六年多的探索中,我校逐步掌握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模式。通过主题阅读养育知识和情感,通过主题课程浸润洗礼心灵,通过主题实践训练强化行为,通过主题展示显示品行德性,通过主题反思提炼升华智慧,这些对品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和模式的建构,使学校不但收获了孩子在行为习惯上的良性固化,收获了孩子们希望的和谐校园的实现,也收获了学校品质的大提升。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教育模式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