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瑾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学的熏陶是思维中潜移默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教育课程的新方向。教师想要培养儿童的语文素养,需要重视儿童文学带给语文教育的有利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儿童文学,使得文学之美不断唤醒学生的情感,日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浸润学生的心灵,不断使学生脑海中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模式,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朝积极有益的方面进行。
[关键词] 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教师;语文素养
儿童文学渗透于小学语文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一项十分有必要的教育活动。在具体的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等。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具体地掌握儿童心理,自身就要求是长不大的成人。假如,你将儿童当作一台接受知识讯号的设备,而不是有感情有思维的人,那就很难让他们接受你传播的知识。对于普遍的儿童心理,早年研究儿童文学的鲁迅先生便有深刻的见地——将他们当成成人看待,有碍于孩子们的发展。当前,一批新时代儿童文学作家受到儿童群体的广泛欢迎, 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儿童文学能够充分地反映当下儿童的心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借鉴儿童文学家用优美的文笔塑造出的符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形象,从旁教导儿童的思想,引导儿童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感。这使教师所学的儿童心理理论通过可感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掌握。通过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可达到以下几种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教育是全方位提高文学素养的过程,要形成一个大的语文气氛,小学语文教育就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教师在解读文字符号中将其换成优美的音乐、相关的电视等文艺作品,都有助于提高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假若学生对语文表现出没兴趣,可以想到往往是因为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或者是教师讲话无生动性,知识面过于狭窄。小学生性格好动,对学习没有明确目标,根据兴趣学习表现出他们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因此,培养他们的兴趣是教好语文的所在。儿童文学的优势在这方面就得到体现。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基础,从教材来看,小学语文教材与儿童文学息息相关。例如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猴子摘西瓜》《丑小鸭》等。当然,要在教学中给学生结合儿童文学,光靠储备这几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有关课文的信息,必须要对课文有更深一层的掌握。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重心放到分析思想意义或者字词的讲解认读上,不要忽略文章的文学感和整体感。但是经过理性解析,这种美感就荡然无存了。应当设法让学生去感受文章的美学韵律,充分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在朗读过程中可以饱含深情,也可以配合音像、音乐、图片等。一篇文章拿到手里,要想打动学生,首先得打动自己。教师只有在讲解过程中满怀情感地投入才能将文学作品的美感表达出来,情感往往能体现出文学因素。想要达到满意的效果,还要结合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将书面语言本身不具的形象性,转化为具有形象性的文字符号。在转化形象性中需要注意儿童与成年人存在差异,教师要充分调动耐心,给他们细细讲解,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唤起他们的审美灵感,让他们融入其中充分感受文学的魅力。小学生兴趣容易转移,难以压服,却容易被新事物吸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变换多样手法,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保证教学的进行,吸引儿童的重要手段可以来自儿童文学,它故事性强,配合课文讲解,加之教学手法运用得当,可以很好地调动小学生的课堂情绪。
二、丰富教师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
语文教育人文性极强,教学方法没有具体规条。教师自主形成教育主体的关键在于,教师善于使用教材因势利导,带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帮助学生调动起学习语文的热情。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窗边的小姑娘》作品中描绘过这样一幅画面:学校是半封闭似的,小林校长让每位学生家长给孩子带一些即时的蔬菜。午餐时,小林校长便要学生纷纷展示自带食物,然后他给学生讲解关于这些食物的知识,在如此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生当然非常感兴趣。饭桌上,传统讲究少说多吃,小林校长别出心裁让学生在吃饭中讲一个今天遇到的趣事,在轻松的氛围下学生自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课后时间还给学生念俳句诗:“小毛雀,你快快飞,小狗就要追来啦。冰雪要融化,我们跟着笑哈哈。”“瘦弱小青蛙,沉住气呀莫害怕,前面就有虫虫啦。”经常浸润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中的儿童,不但增强自身形象的魅力,而且提高自我审美和写作语感能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丈量教师形象的标尺。教师的形象,对小学生而言,是由举止、外貌等外在和学识、性格等组成。教师应该还有独树一帜的性格魅力,童心未泯、才华横溢等。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这样他们甚至会陶醉来自远古的想象。童话、科幻小说等儿童文学无疑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当教师全神贯注地传播这些信息时,教师的形象魅力在学生心里当然留下较深的印记。
三、丰富学生文学素养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离文学而去。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升学压力过大,社会中电子传媒文化的诱惑太多。另外小学师资队伍文学素养的不足也是当下的隐患。一个学生文学修养的养成直接受到教师的影响。通常,一个有着良好文学修养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带出一大批热爱文学的学生。在紧抓语文基础教育阶段,可以从探险故事和科幻故事着手,激起小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儿童文学作为故事之源就引起学生自发地去追寻。同时,文学的存在具有无可比拟的美感,发展人文素养正是文学的一个构成。透过丰厚的文学内容,你可以领略到它所赞扬的是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和自然景观的奇妙绚丽。透过它丰富的形式,你可以用优美的语言细细斟琢来丰富心灵。一名自小接受文学熏陶的儿童会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指标有一方面来自审美这个情感。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出现问题,一些青少年产生情感上的淡漠,对他人缺乏关心等心理问题,因此,人文教育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就更为迫切。目前,新的课程标准首要指明语文教育应该作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即培养有现代科学文化的、情感丰富的人,绝非一个木偶人。文学也是人学,文学的本质是情感性、形象性二者的统一。情感的作用我们难以估计:有来自教科书理性文字,有来自家长的耳提面命,有来自教师的品德教育,各方面人的情感都作用于儿童人文素养。
四、培养富有想象创造力的学生
一个人的创造力集中表现于他的想象力。新的教学目标要求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来提高他的创造力。当前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追溯从前,我国儿童的想象力普遍匮乏是传统教育的缺失导致。当前我国教育迫在眉睫的大事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语文教育中加入儿童文学可以带来有利影响: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儿童文学的使用效果更佳。儿童文学的幻想性、故事性刺激的是儿童的创造想象。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部分,一边给儿童突出的幻想色彩,一边又能给儿童强烈的吸引力。只有童话是以幻想为特征、以故事性为手法,吸引儿童兴趣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漫画、动画片的视觉形式表现出来。让儿童的头脑引起丰富的想象,形成一幅美妙的幻境。儿童与幻想类作品多接触,不仅可以刺激想象力,还引发他们打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所以,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互为作用,更易于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激发求知欲。
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仅仅知道《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故事大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唤醒当代儿童思维认同,需要努力提供最新的儿童文学信息,不仅要了解中外当代儿童文学名著,还要不断拓展知识渠道。例如:加入专门联络儿童文学爱好者的网站,广泛吸纳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有效地将儿童文学切实落到实处,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3]黑柳彻子.窗边的小姑娘[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4]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邓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