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强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曹强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批判、质疑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另外对学生来说,兴趣是促进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动力,他们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读。因此,教师要经常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对传统观点的批判,从而使他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它作为语文能力的基石越来越受到重视。课外阅读是学生开拓视野、获取知识和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怎样的地位?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如何?强化和改进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有哪些对策?本文试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课外阅读不受重视 调查表明:少数学生表示不愿意课外阅读。为什么有学生不愿意课外阅读呢?⑴这些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殃及课外阅读;⑵他们认为读书就是读课本,而没有认识到阅读课外书,可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汲取广博的知识精华;⑶学生看电视、玩电脑比阅读课外书更有兴趣;⑷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有力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2.课外阅读有盲目性 学生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很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读物、报刊等。但值得注意的还有一些暴力、色情内容的非法出版物。造成这种危险状况的原因是,初中学生分辨能力不强,社会阅历不深,自控能力差,易受不健康读物的影响;缺乏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和引导,尤其是教师的指导。
3.课外阅读习惯欠佳 调查发现,按计划课外阅读的学生人数仅占37.6%。有62.4%的学生阅渎无计划,不懂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对阅读内容也缺少计划。调查也发现课外阅读时做读书笔记的学生电也很少。这说明不少学生在课外阅读计划、做读书笔记等方面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通过以情引趣,以疑激思,以问启智,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如播放电视剧主题曲,用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笔者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了四大名著;也可向学生介绍一个精彩的章节,设置悬念,迫使学生不得不去看故事的前后,如阅读《鲁宾逊漂流记》时,笔者就是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觉去看完的;还可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耳濡目染,让学生感受阅读意义。如阅读小说《红楼梦》时,当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葬花吟》的痴迷打动时,当学生感到教师的思想因阅读而不断丰富时,那么阅读《红楼梦》自然就会成为学生的趣味所在,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
此外,教师通过举行演讲赛、故事会、知识竞赛、读后感写作活动等途径,也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使学生课外阅读变苦为乐,变少为多。
读物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的最普通的情感息息相通,与学生的思维及心理特点相适应。刚刚由小学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到了八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特别是八年级下学期及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羊脂球》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批判、质疑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另外对学生来说,兴趣是促进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动力,他们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读。因此,教师要经常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对传统观点的批判,从而使他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推荐阅读《三国演义》时,可以设置这样的议论:《三国演义》中,有些人把曹操写成大奸大恶之人,但有些人也并不这么认为,比如,胡适认为:“平心而论,《三国演义》之褒刘而贬曹,不过是承习凿齿、朱熹的议论,替他推波助澜,并非独抒己见。况此书于曹孟德,亦非一味丑诋。如白门楼杀吕布一段,写曹操人品实高于刘备百倍。此外写曹操用人之明,御将之能,皆远过于刘备、诸葛亮”。由此,我们就产生疑问:“《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公平吗?”“真实的曹操又是怎样的呢”。据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资料,如《三国志》和鲁迅,苏轼等名人对曹操的评价。由此可见,批判性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阅读,在批判阅读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发挥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对文本进行理性的思辨。当然这种批判性阅读是学生建立在一定程度的深入理解之后。长期坚持批判质疑才会使学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指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鼓励学生记下智慧的火花。可把自己喜欢的名言、格言、俗语、精彩段落、诗歌摘抄下来,也可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深切感悟写成日记、心得体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做读书笔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一切思考、一切感悟、一切思想都会化为过眼云烟。有记录,才有积累,才有提高。
总之,课外阅读诸多方面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尊严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并通过与文本、同学的相互交流、影响,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经过自我组织,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
吴伟民.一些初中生阅读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北京教育1994.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城东学校 3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