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试析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开展
◎张浩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个关键。它是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思维创新、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纵观近年的中考阅读试题,我们有必要探究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新理念和基本方法,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初中语文;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处在现阶段的孩子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条件的优越,再加上社会上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导致了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干扰,各种杀人以及自杀现象在青少年中也较为常见,甚至还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据一项调查显示,造成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受到了社会上不好风气的影响,从而导致青少年自杀。而且,校园暴力事件也呈不断的上升当中,这就说明了初中学生对人们生命的漠视。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保证我国青少年能够对生命产生正确的认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添加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在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语文科目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珍爱生命的课程,这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初中语文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从而对生命有更高的追求。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老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现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杀以及犯罪的现象逐渐增多,各种对于增加生命教育的文章也在增多,专家们根据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渗透进行阐述并且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著名的学者刘济良在其《生命基础内涵》中指出,生命教育是学生在以个体生命为基础,从而来实行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引导学生们正视生命,认知生命存在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材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让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解,从而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通过讲解高尔基的《海燕》、胡适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等都能够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也能从教材中深深的体会到生命能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这种包含生命的教学内容有很多。语文是以形象性与感染力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渗透,语文继承着我国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其深度与广度是我们远远想不到的。在老师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时,一定要让课堂具有生活型,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语文课堂是在一个健康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
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阅读教学提问设计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以此设计的提问才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教育效果。
如教学《我的老师》时,可以这样设计提问:课文一共写了七件事来表现蔡老师的美好品质,这七件事在文章中作者是怎样安排先后顺序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你能说说理由吗?以此来引导启发学生理解多件事情顺序安排的方式和结构特点,体悟多件事情写作思路的方法。
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这样设计提问: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为什么要先写“百草园”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掉换位置写可以吗?谈谈你的看法。以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
再如教学《死海不死》时,可以这样设计这样一个提问:本文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你认为这样介绍好吗?谈谈你的想法。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由果推因的说明结构特点以及写作思路的优点。
教师通过对不同文体整体结构的提问,让学生充分地把握各种文休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作者的事迹体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尽管饱受着各种挫折和种种打击,但依然以积极乐观、豁达开朗、达观超脱的态度面对现实,笑对人生,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作者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的介绍,渗透生命教育,借助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促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如学习《享受生活》时,教师可以结合作者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让学生学习作者那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也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并获总统自由勋章。海伦幼时因一次高烧,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丧失了视觉、听觉以及说话能力,生命世界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性情也开始大变。七岁时,导师安妮·莎莉文走进了海伦的生活,唤醒了她沉睡的生命意识,点燃了她的生命之灯。在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开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凭着触觉,学会了读书和说话,与外人沟通。二十岁时,成功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希腊、拉丁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这样评价:“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一个拿破论,一个是海伦·凯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海伦作为一个盲聋人,能以惊人的爆发力、顽强的毅力成就非凡的事业,走完她的人生之路,而身体健全的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不热爱美好的生活呢!
总之,语文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科目,其能对现阶段漠视生命的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老师与家长的努力,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清楚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让学生能够正视生命,对生命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正是因为语文这门科目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从而才能在语文的教学中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
靳敏.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 3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