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2016-03-28 22:00陈婧飞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高职学生职业教育

陈婧飞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陈婧飞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212)

摘要:职业精神是从业者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职业人在具备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也要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与症结,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职业精神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本质上现代职业教育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教育与产业两个领域,其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合格劳动者。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纵观德国、日本、瑞士等国产品享誉世界,久经不衰,一代代工匠们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精品。时移势易,传统手工业被工业化取代,但追求执着和坚守,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更要发扬光大,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重视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1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1.1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是指个人参与社会劳动,换取物质保障和财务分配,获得社会地位的一种劳动方式和渠道。职业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劳动,其二是通过劳动获得物质报酬和精神报偿,精神在哲学上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职业精神是与人类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其自身职业特征的心理活动,它鲜明地表达了职业的根本利益以及职业责任和职业行为上的精神要求。职业精神是职业化的从业人员,在对其职业规范与要求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和思想成果,并逐步升华为一种高品位的职业风范和精神境界。职业精神是以本职业从业人员共同拥有的职业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对本职业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信誉感为基础的。任何一种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本职业的职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1]。

1.2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职业精神就是忠于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服务的企业,立足自己奋斗的信念,要义是忠于职守,尽心尽职和精益求精。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信誉和职业纪律等诸多要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纪律。

1.2.1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从业者不同层次择业动机的最终统一,它是职业精神的内在灵魂。择业动机包括三个层面:即维持生活、专研技能和创造贡献。三者相互区别构成了不同的择业动机,三者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统一的职业理想。从业者在不同的从业阶段会有不同层次的择业动机,维持生活是从业者生存的需要,专研技能是超越自我的职业信念,创造贡献是服务社会的价值观。三者可以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的从业者可以有不同的择业动机,维持生活是从业者首要的动机,专研技能是维持生活的保障,创造贡献是专研技能结果。从业者择业动机的三个层面是逐步升华为职业理想的,三者客观上的统一趋向是物质生产水平和从业者职业意识水平发展的必然结果。

1.2.2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的行为心理倾向,它是职业精神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职业态度能使从业者自觉地按照职业活动要求去履行义务,宁愿做出自我牺牲也不愿违背职业良心,做出可耻、毁誉和损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事情。职业态度能够促使从业者自觉地履行职业责任,从而获得良好的职业信誉。而职业良心是职业态度的自然基础,而不同层次的职业理想,决定了不同层次的职业态度。

1.2.3职业纪律

职业纪律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职业精神形成的根本标志。职业纪律的实质是从业者保证工作结果措施方法的习惯性表现,它的内容一般是规范从业者工作态度、行为的策略准则,它的特点是主体的群体性、形成的长期性、表现的重复性、作用的普及性。它作为保证工作结果的措施方法,首先产生于从业者个体或个别群体。但是,它作为规范从业者工作态度、行为的策略准则,却形成于整个职业群体,它作为行业的职业守则,则完全是社会、企业大力倡导的结果。职业理想、职业态度是形成职业纪律的前提基础,职业纪律是职业精神形成的标志。

2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盛行,一些从业人员缺乏理想,丧失信念,工作无激情,敬业、奉献、责任等职业精神意识淡薄,使学生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从毕业生的工作状态和在校生的学习状态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频频调换工作单位、在择业时过分强调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工作责任心不强,履历造假、考试舞弊、不诚信事件也常有发生。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职业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功利性的工作观。学生在工作或选择就业时表现出把工作单纯当作谋生的手段和赚钱的工具,把工资待遇、就业地区和职位声誉摆在首位,而不是把工作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缺乏对工作的社会价值、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个人成长的历炼全面思考,缺乏对工作的执着和坚守。

(2)缺少敬业与担当。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应为一种社会风尚,而一些学生在就业时不愿意从事一线工作,有“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的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工作拈轻怕重,做事三心二意,敷衍应付,质量意识淡薄,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3)诚信缺失与忠诚度不够。诚信与忠诚是做人之本,做事之基。一些学生在谋职与供职中表现出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其一是在求职时为了获得某个岗位,不惜弄虚作假,伪造各类证书,欺骗用人单位。其二是不满工作岗位,单方违约,加入跳槽大军。其三是缺乏起码的商业原则,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泄露企业的核心机密和关键技术。其四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欺骗公司服务对象,损坏公司形象。对企业没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

(4)团队精神与全局意识薄弱。团队精神是一个组织强大竞争力的根源,它是协作精神、服务精神和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它所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然而,一些毕业生由于人际交往艺术的缺乏,不能主动融入集体,不善于与他人协作共事,职业角色模糊不清,在工作中只能自扫门前雪,却不顾他人瓦上霜,无视企业的整体利益。

3重塑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策略与路径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越来越注重以文化、素质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并以此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他们越来越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更希望职业院校输送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爱岗敬业、遵守纪律、注重安全、讲求合作、求真务实等职业精神,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这也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和保持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高职教育教学要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要明确职业精神的内涵,确定培养目标、选择培养路径,配套考核办法。

3.1将职业精神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模块

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往往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对职业精神教育的认识滞后,造成了学生将专业等同于职业的片面认识。这也是导致学生职业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职业认知、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分别融入文化素质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和职业技术课模块之中,使职业精神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在文化素质课中,要着重使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明确职业精神核心修炼内容及其特质,增强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认识,使其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在专业技术课模块中,要将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融于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中,在知识学习和技术训练中充分注重求实、诚信、协作等基本职业素养。在职业技术课模块的实训与顶岗实习环节中要充分融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元素,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3.2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创设职业精神,培养良好氛围

先进文化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职业精神是先进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培育学生职业精神这一主旋律,既要有文化内涵,又要突出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有跨界视野,要融合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文化元素,培育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布局相协调,坚持以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是灵魂为基本原则,要立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强调艺术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一方面校园环境建设要突出行业特色和景观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教育氛围。

3.3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应该通过校企合作、教产融合予以深化和有效实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和岗位锻炼外,更要强调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并作为实践教育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把职业精神变成可感知、可触摸的东西,逐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把职业精神内化于心,付之于行。

3.4强化辅导员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最基层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一方面强化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通过与学生朝夕相处,使其对学生职业精神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辅导员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优秀校友报告会、团学专项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的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培育精神。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一技之长、人格高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静.职业精神内涵解析[J].学园,2013,(2):198.

[2]蓝庆华.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缺失及培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71-172.

On Deficiency and Re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CHEN Jing-fei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12, China)

Abstract:Professionalism is the sum of practitioners' work attitude and spirit, a higher level of spiritual realm of professionals who hav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bide b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he key factor of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oficiency in a particular line, but also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rux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the reas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professionalism training system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OI: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6.01.01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96(2016)01-0051-03

作者简介:陈婧飞(1988-),女,湖北崇阳人,助教,大学,主要从事学生政治思想教育。

收稿日期:2015-08-21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高职学生职业教育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