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东
(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南通 226400)
培养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初探
郑克东
(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南通226400)
摘要:语言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工具与载体.物理语言的表达可以分为:概念语言表达、探究语言表达、图表语言表达等.本文以复习课为例,从五个方面谈谈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复习课;物理语言表达;教学策略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是倾听的主要对象.物理课堂上老师以语言为工具,把物理规律和现象准确而生动表达出来,吸引学生认真倾听.有时由于教师不注意课堂氛围的创设,再加上学生生理、心理、认知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导致老师讲过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时有发生.
物理语言除了表述物理规律与现象的功能外,还有传播与交流对物理认识的作用,从传播与交流的角度来说,学生运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话是基于教师、学生平等的立场,通过表达、倾听或感悟的方式,进行交流的一种方法.因此,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对话是优化表达能力、走向智慧共生、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策略.下面以《光现象复习》一课为例,探讨以对话为形式体悟物理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1“填一填,析概念”,与老师对话,明确概念语言的准确表达
概念语言是物理语言的支柱,主要特征是简洁、准确、抽象.准确是概念语言的第一要求,所以,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其表达的准确性,这是一个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与老师对话,关注所填词句,可以明确概念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在光现象的复习中,可先出示以下的内容:
(1)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 电视遥控器B. 医用“B超机”
C. 验钞机D. 夜视仪
(2) 如图1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选填“反射”或“吸收”)颜色的光,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图1
(3) 早在战国时期,墨子就研究了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2所示,他用蜡烛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________的像.
图2
A.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
B. 蜡烛发出光到达光屏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时间,人们感觉不到是因为__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
上述过程首先将一道常规选择题改为填空与选择相结合的形式,回顾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其次用关键词句留白的方法,填写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小孔成像的原理与规律.学生完成时,可以翻阅课本,若无法找到答案的,则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师生对话,深刻体会概念语言的准确.
2“做一做,真探究”,与实验对话,经历探究语言的真实表达
“百闻不如一见,十次见闻不如一次动手”,所以,借用实验这个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与实验对话,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描述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有助于学生体验探究语言的真实表达.
光现象一节有两个重要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实验的关键步骤笔者设计如下过程,带领学生再现探究过程,表达操作方法与实验现象.
(1)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① 若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
②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这表明:.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4所示.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① 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
② 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③ 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上课时可引导学生从“研究对象、测量工具、特殊器材”三方面选择器材,从“描述现象、总结规律、反思改进”三方面表达所见、所想、所得.真实的情境能引发学生的真实表达,如有学生提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纸板B的下端应开一个口子,以便向前翻折时,不会挡住反射光.
3“品一品,明暗语”,与文本对话,咀嚼物理语言的隐含表达
初二的学生学习物理时,通常用的是生活中的自然语言,如“小孔成像成的是倒像”这类表述,缺乏科学性.如果不及时采用合适的方法,他们就会在遇到一些隐含表达的物理语言时,无法正确理解题意.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以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翻译出对应的物理语言,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科学表达的方法.笔者曾以下面的两个例子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翻译成物理语言.
(1) 池中水深2米,晚上若月亮到水面距离是3.8×105千米,那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2) 一束光斜射向平面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
学生通过反复读、对比读、咀嚼关键词句,就能表达出:“水面”、“水中月亮到水面距离”的弦外之音是:“相当于平面镜”和“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距离”.而“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是想说“入射角为60°”.
4“评一评,知对错”,与同伴对话,掌握图表语言的规范表达
图表语言是学生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桥梁,它可以把物理规律形象而生动地表达出来,让思维有了起点.利用图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其规范性,因为规范的表达,才能准确反映、有效建构知识体系.
在光现象的学习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是图表语言规范表达的主要载体.在新授课上,主要以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师生对话机制为主.复习时,则应该触发生生对话的机制,开展组际辩论,引导学生与同伴对话,在点评和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掌握图表语言的规范表达.
对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反射定律三个主要知识可以设计如下的环节,让学生评一评:看看下面的作图,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错误,并改正.
(1) 如图5所示小孔前有一发光点S,利用光的传播规律作出它经过小孔在光屏上的落点,某同学解答如图6.
(2) 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7),小明解答如图8.
(3) 如图9所示,根据所给两条反射光线画出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某同学解答如图10.
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出规范作图的基本要求后,可以引导学生独立用图表语言来表达.
5“说一说,悟妙理”,与自我对话,进行物理语言的全面表达
学习物理语言,最终是为了表达.当学生明确了物理语言的准确表达,体会到实验的真实探究,掌握了较为清晰的概念语言、图表语言后,便可放手,设立话题,让学生与认知系统中的自我进行对话,在不断地尝试与调整中,学会全面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认识.
例如,光现象复习时有这样一题:“放电影时银幕上发生的反射属于什么反射?简述银幕做成白色的原因.”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与头脑所拥有的知识建立联系,领悟并表达出道理:“电影要让各个座位上的人都要看到,所以应该是漫反射.白色不透明的银幕能够呈现多彩的画面,是因为白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
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同样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足,是因为没有良好的情境与氛围,缺少合理而规范的训练.对话的过程是个体通过倾听与表达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让我们以对话为主题,带领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与文本、与同伴、与自己交流,体会物理语言的合理准确表达,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在表达能力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倾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衡炳锋.物理语言及其表述[J].物理教师,2012,(12).
[2] 陈光伟.浅谈物理语言的形成及规范意义[J].物理教师,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