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佳君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公民教育:问题与思考
於佳君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课程确立了公民教育的核心地位。然而新课程实施以来,公民教育的发展却仍然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文章认为在落实教育定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与公民教育的诉求存在误区和不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公民教育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公民教育;问题;思考
公民教育是舶来品,曾长期受到轻视或刻意的回避,这也导致了我国公民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夭折”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公民教育在改革浪潮中重新唤醒了国人的意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公民教育的发展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公民教育的问题审视
1.教育定位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公民教育只是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内容之一被呈现出来,在教育者看来,公民教育充其量不过是思想品德教育当中的一个子目,加之我们既缺少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的支撑,又缺乏公民教育的实践过程,漠视公民教育成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选择。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两者在教育定位上出现误区。在2001年、2003年和2011年三次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日渐完善,逐步扩展到公民生活涉及的政治、法律、社会等多方面,但它并不能包括公民教育的全部,它们是相互交叉、不可替代的关系。两者呈现的侧重点不同,思想品德课程是突出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素质和行为素养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促进学生认识、情感和能力的发展,以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社会、树立权利义务意识的公民为基本任务的教育。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依靠的是不同的教育途径,正如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品德的发展等分别有不同的发展机制,我们很难用同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如果对公民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定位不准确,势必会影响散落于课程中公民教育内容的教育实效性。
2.教学方法的审视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要与学生讨论和一起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面向丰富的社会生活,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这是对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下,很多教师也正在遵照新课程教学理念,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目标和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教材以“生活、探究、扩展”三大板块重新组织教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逐渐增加设置了探究活动环节,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仍是主流,评判学校、教师、学生成果好坏仍然是以分数高低为主要标准,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潜意识里落实的仍是以往“多学、多做、多背”的老方法。力图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地融入新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并能主动参与到社会探究活动中。然而,我们的教学实践并没有充分发掘和综合运用教材,这使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更容易被遗漏,缺乏切实的落实。
在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敬人者,人恒敬之》中讲到“平等地尊重他人”的内容时,教师习惯向学生灌输大道理,以长者的威严姿态警诫学生应该怎样和必须要怎样,强化思想教育,将书本罗列的知识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尊重他人”等逐一让学生牢记,学生能熟练背诵便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本课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品质”,学生只有经历过思想斗争才能形成道德认同感,在行为上才会真正的自我约束。因此学生在探究性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主体的实践与思辨,学生会自发地深化理解教学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对他人的表现,让学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客观评价这样的行为,谈谈自己的感想,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尤其是对自身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学生会增强是非辨别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遵守内心的戒律。教师要鼓励并督促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践行社会公德,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塑成合格公民所具备的人格品质和行为素养。
3.学习方法的运用
新课程提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没有自主参与,学生容易缺乏内部动机,也难以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我们发现在课堂中也常常开展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这也表明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意识在逐步加强,但在教学实景中,由于初中学生的自觉性还较低,加之学校的不重视、教师的不督促,造成了很多学生学会了做表面功夫,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师生之间仿佛形成了“共识”,类似这种的生活探究活动往往被搁置。殊不知,在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的很多公民知识和培养的公民能力都被忽略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即使靠传统题海战术或是填鸭式课堂教学也能让学生达到掌握基本学科知识的目的,但是在此学习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学习的“机器”,称不上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也不能真正学会生存,因此这也是学生成长为优良公民的重要阻碍因素。
例如,在第二课《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实景中,通过书本学习,学生知道要真诚、勇敢面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达到真正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但是学生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点的层次上,不去进一步思考:“我的长处、短处到底是什么呢?我该怎样对待呢?”那么,学生是无法达到正确认识自我的目标,这不仅是未达到深层次的教育目标,更是阻碍学生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可和公民能力的发展。
4.教学评价方式的践行
目前,思想品德课程更多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主要还是以考试分数来判定学生学习成果。自然,包含于其中的公民教育部分也没有有效的衡量考核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发展。”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是要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例如,在第六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要求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仅凭学生能在答卷上写出这条知识点,未必就能说明学生达到了学习要求,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当然,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已受到了关注,也有学校将其纳入学分考核中,但由于缺乏严谨的组织管理,也没有切实有效的实施和评价体系,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社会实践在切实提高公民素养的教育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今后改革和发展公民教育应该讨论的问题。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思考策略
1.公民教育的再定位是前提
如前所述,公民教育是培养现代社会化的人,是具有权利和义务主体意识的社会化政治化成员。党的十八大指出,注重公民意识教育要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三者有机结合放至突出位置,这既指明了公民教育的发展方向,也规定了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学校教育实践的目标是培养思想品德和行为素养都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公民教育绝不是意识形态的灌输,在注重公民独立主体的完善的基础上发展为合格的社会人。我国的公民教育是对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完善,也是我国新时期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出发点,时代发展趋向要求品德教育由意识形态教育转向公民教育的轨道,为培养合格公民服务。
2.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基本条件
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思想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教育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环节和条件。因此教学实践中所凸显的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对我们创新发展教学模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迪学生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主动探索如何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及我与自我的关系,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公民学习能力。
(2)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密切联系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多样化的的教育情境,积极组织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开展的教学情景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主体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深化思想认识。
(3)积极践行自主管理模式,增强中学生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即主要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意识的现代意识,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进一步认同和理解民主规则,培养民主素养,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也加深了作为民主政治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例如,中学生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等活动,能促进学生领悟教材中“公民平等”的知识,在践行民主管理中,增强行使权利的能力,树立公民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但要克服有些学校的“形式民主”,在民主选举背后教师“内定”;在学生民主管理中学生管理者成了教师监视学生的“眼线”,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民主失去信心,阻碍正确民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形成科学务实的自治模式,是提高公民意识的关键所在。
3.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关键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教育四个领域的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完善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思维观念自觉投射于个体社会生活,逐步健全自我的科学世界观体系,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1)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长公民知识和增强公民能力。例如,在学习有关“公民权利”的内容时,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公民权利是什么并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这并不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能真正完成的任务,这需要学生具有主动探究意识,在错综复杂的生活实景中扩充经验,丰富自身公民权利知识和提升公民综合能力。
(2)鼓励学生勇于、乐于、勤于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活动、青年志愿活动、社会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将广大中学生从狭小的课堂引入视野更广阔、更真实的社会大课堂。这种直接的公民教育手段,有利于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蕴含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增强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行为训练,有利于中学生将公民意识真正纳入自身认同的戒律体系中,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例如,在第十二课《学习新天地》中,安排了学生小组学编一份报纸,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动手,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但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生要掌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更是要培养这种合作意识。当今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要求公民树立正确的合作观,顺应时代的脉搏,新课程提出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要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共同面对人类生存问题。
4.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保证
新课程思想标准提出要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进学校中的公民教育的重要保证。公民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建立一种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的方向。
(1)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多样化的评价形式的统一。现阶段,考试作为最普遍、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因此,我们倡导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素养的发展,主要包括:观察、谈话、项目评价、成长记录、考试方式。通过教师有计划、多种形式的自然观察和谈话,获得学生各个阶段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项目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围绕的真实社会问题展开的调查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成长记录是教师建立的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2)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坚持发展性与长期性。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变化的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忠告,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努力,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3)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不仅注重学生科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目标和理念。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结语
公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中思想品德课程顺应时代的要求,越来越多地与公民教育接轨,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融入公民教育体系,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并不能代替全部的公民教育,构建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是今后我国推进公民教育需要面对的首要任务,也为完善我国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思想品德课程向公民教育转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虽然思想品德课程逐步贯穿公民教育理念,但当下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教育定位、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四大方面,这也直接造成了散落于其中的公民教育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公民教育的现状差强人意,所凸显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针对突出的问题现状,本文致力于提出相关的四大对策:对公民教育的再定位是前提;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基本条件;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保证;统整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关键。
当然公民是伴随人一生的身份,公民教育是终生教育,这绝不是学校一方能完全胜任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学校、社会、家庭携手共进,充分运用各种有效资源,一起探索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路线。本文提出的部分现状和对策也许还只涉及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何更快、高效地推进我国公民教育,是我们长期要共同致力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冯建军. 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同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高德胜.道德教育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The Citizen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Problems and Thinking
YU Jiajun
(Education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
Abstract:In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established the core status of the citizen education. However,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zen education is still stagnant. Investigate its reas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re existences erroneous zone and the insufficiency contrary to the aspirations of citizen education in implementing education orientation,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Thinking about these issues is the key to breakthrough of citizen education.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citizen education issues, thinking
作者简介:於佳君,江苏常州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