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丽芳
(上海市青浦区赵屯小学,上海 201711)
小学少先队爱农意识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凌丽芳
(上海市青浦区赵屯小学,上海 201711)
摘要:文章通过对学校三到五年级少先队员和家庭对农村、农民、农作物、农活的了解、认识、喜爱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少先队员的爱农意识比较淡化、薄弱。因此,加强他们的“爱农、学农”意识,树立爱农、务农的思想情操,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为改变家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精神极为必要。据此,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增强少先队员爱农意识的对策、教育途径和可能碰到的困惑。
关键词:少先队员;农村;农民;爱农意识
一、研究背景
“爱农意识”是指人们潜意识中对农村、农民、农作物、农活的喜欢和热爱的情感。作为青浦的一所农村小学,很多少先队员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农村、农民、农作物、农活的认识已经有所淡化了。而少先队的根本任务中就提出了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劳动”这一条,为了全面提高农村少先队员的素质,必须结合农村实际,突出爱农务农的基本要求。在提高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继承革命传统与国情等教育上,都要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要使少先队员成为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好的农村青年,必须使其具有热爱农村、建设家乡的情感和梦想,具有为改变家乡面貌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培养文化科学素质,掌握劳动技能,更不应脱离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在给少先队员打好知识基础之后,应使少先队员适应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农村的建设者;在养成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方面,也必须考虑适应农业生产劳动和农村生活环境的要求,形成强壮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对“农村”、“农民”的看法,了解他们对当地农作物、农活的认识,了解其劳动意识是否真的淡化了、爱农意识是否真的薄弱了,文章对本校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少年儿童进行了“爱农”意识的现状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找到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分析法。
研究内容:问卷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说明,旨在让队员了解调查目的。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共分15个问题、三个方面:1.了解队员的基本情况,了解队员的出生地、户籍、是否外来民工子女等情况。2.了解队员们居住的地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否是农村户口等情况。3.了解队员对农村、农民、农作物、农活的了解、认识、喜爱等情况。
三、调查与分析
全校三至五年级共有队员652人,下发了调查问卷652份,全部收齐。下面是对青浦区赵屯小学三至五年级少先队员进行调查的情况以及分析:
1.队员基本情况以及居住地和父辈们的基本情况
表1 队员基本情况表
表2 队员居住地和父辈们的基本情况
从以上表格可见,农村户口占的比例最多。外来民工子女大多已经在本地落户了五年以上,这些孩子基本融入了本地农村生活。从数据看出,差不多一半少先队员已经不居住在农村了,这里指的是不居住在农田附近而是居住在农村的小集镇上。绝大多数队员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出生,而到爸爸妈妈这一代,一半以上人已经不再是农民户口了,所以孩子们的农村意识也就随之淡化了。
2.队员对农村、农民、农作物、农活等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1)队员对农村、农田的了解情况
表3 队员对农村、农田的了解情况
关于“你长大了会回到农村做事吗?”这一问题,选“A.回来的”占31%,“B.不回来”的占19.4%,“C.到时候看情况”占49.6%。
“对于农村你有什么看法?”这个问题是个简答题,30%的人没有填,15%的人认为现在农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55%的人觉得现在的农村应该和城市一样要改变环境和面貌。
以上问题真实地反映了在队员心目中对农村和农田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只是由于在这方面缺少了教育,使得大部分学生爱农的意识淡化了,而他们还是非常渴望农村有所变化,农民的生活越变越好。
(2)队员对农民的了解情况
“你对现在的农民有什么看法?”这也是个简答题,90%以上的队员都觉得现在的农民很累很辛苦,不到10%的队员觉得现在的农民无所事事。
“你觉得现在的农民应该做些什么?”40%以上的队员觉得现在的农民应该学会科技兴农的本领,20%的队员觉得现在的农民除了种植粮食以外还需要种植一些有一定价值的农作物,另外20%以上的队员认为现在的农民需要学会推销自己的农产品,使其更有经济价值,还有10%的队员认为现在的农民要多注意休息。
表4 队员对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了解情况
从以上四个问题的数据可以看出,队员能认识到农民的工作是很累的,而对农民应该做些什么的问题上,要求也较高,要求农民们要学会科技兴农,希望农民们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来富裕生活。而在调查到农民除了干农活还做些什么的问题上,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农民除了干农活就是进工厂打工,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数据也显示农作物的收入小于工厂打工的收入,所以队员倾向于农民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打工,这反映出队员对农民劳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淡化了,在他们眼里农民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在农田里劳作的人了,农作物不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不做农民照样也可以生存的观念在他们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3)队员对农作物的了解情况
“你对本地农田里的农作物都认识吗?”对这一题的回答中,“认识”的占20.1%,“不认识”的占12.2%,“认识一部分”的占67.9%。“请写出农田里几种农作物的名称(能写几种就写几种,写不出也无妨)”,对这一题的回答中,60%以上的队员写了水稻、小麦和草莓,20%多的队员写出了蔬菜等农作物,还有20%空着没有写。“在选择一种农作物,简单地说说它的生长过程”的这道简答题中,64%的队员能够简单写出草莓的生长过程,36%的队员是随便写的。
“如果你家有农田或租田,请你说说家里种了哪些农作物?”这个问题设置的是多项选择,有48.4%的队员知道家里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41.5%的队员知道家里种植草莓等水果,27%的队员知道家里种植蔬菜,22.2%的队员知道家里还种植其他的农作物。
从这两个调查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农作物,大部分队员只认识常规的水稻、小麦和本地的特色农作物草莓,还有一小部分是什么也都不认识,可见是很少与农作物接触的。“写出某一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这个问题上,大部分队员简单写了草莓生长的过程,由此可见,草莓在赵屯社区的宣传力度以及参与面还是很广的。
(4)队员对农活的了解和喜爱情况
表5 队员对农活的了解情况
表6 队员对农活的喜爱情况
从以上的调查中,可以看出队员“爱农”意识确实淡化,造成“爱农”意识淡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可总结三点:
1.居住在农村的队员不多,所以对农村的直接感受淡化了。
2.接触到农活不多,现在连家长们干农活的时间也少之甚少,都去工厂打工了,所以孩子们也就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农活了,也就体验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劳动的辛苦了。
3.经济来源的转变,现在的家庭主要收入由原来出售农作物为主转化为工厂打工收入为主,所以队员对农村劳动创造财富的意识也就缺乏了。
四、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到少先队员的爱农意识确实趋于淡化、薄弱,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孩子们的“爱农”思想教育,强化农村少先队员的“爱农”意识,使长在农村的孩子更加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作物,热爱劳动,树立爱农、务农的思想情操,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少先队员为改变家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精神。
如何有效地提高队员的思想意识,使其掌握农业基本常识和初步的农事操作技能,增强中华农耕文化认识,提高综合素质,这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学校旨在探索出一套可用以实践操作的途径。
1.开展少先队爱农系列的特色活动
学校通过开展学农爱农的少先队特色活动,构架出一套农村学校的特色系列活动,有效地开展爱农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落实“爱农”意识教育。
(1)整各类资源,开发少先队系列特色活动
①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
“小主人教育”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是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在各类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具有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善于合作的思想和能力,并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合作”来教育,这样正好和学校的教育理念“学会劳动”相结合。
②与赵屯的地方特色农业相结合
赵屯是草莓文化之源,赵屯种植草莓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况且赵屯具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称,辖区内的草莓种植面积约12000亩,几乎各家各户农田里都有草莓的种植,这样在家庭中也可以开展活动。
③与学校的乡土特色课程相结合
与学校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努力开发适应时代需要和学生需求的综合实践课程。以拓展型或研究型课程为载体,推进“做中学”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地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模块的资源课程设计,突出综合性,供不同年级选择实施,强化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逐步形成课内外贯通的基地实践课程。
学校已经开发出乡土《草莓》的课程,《草莓》课程中每一个单元后面正好都设计有活动的课,而《草莓》课程都是围绕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正好是在学习这个课程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升华,通过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爱农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等各种品质。
④与学校的农艺实践基地相结合
学校从2011年在校区内开辟了农艺基地,以种植草莓为主,各类蔬菜和花卉为辅,少先队正好可以利用这块宝地开展探究实践操作的活动。
立足基地,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实践活动载体。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参与的兴趣,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和考察自然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探索、参与、研究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和健康成长。
(2)架构校本活动框架体系,落实队员学农体验实践的时间、空间
分年级、分目标、分内容、分时间段来进行爱农特色系列的活动,并在每周的少先队活动课上落实和开展活动。
低年级目标: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体验劳动的艰辛,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提升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尊重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中年级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感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把知识学习和农业生产劳动、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现问题、主动探究,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目标:理解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等相关政策,懂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品格,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系列活动的制订,使队员通过农村实践活动、考察、亲历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真切感悟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怀。
(3)设立“草莓”奖章,在评价激励中引导其学农兴趣
农村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发其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根据系列的特色活动设置草莓奖章,如:一年级白草莓章,二年级青草莓章,三年级粉草莓章,四年级红草莓章,五年级紫草莓章。草莓奖章能增强队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善自我评价的方式。
2.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功能
(1)校内利用少先队组织,在大队部开设专项部门——爱农活动部,有活动部长针对各中队,中队针对各小队,层层推进,进行工作的布置、内容的落实、机构的管理和奖章的考核。
(2)校外发挥学校小社团、假日小队的活动优势,在有农田的队员家里开设学农角,与家庭劳动、校外探究草莓历史、人物等结合开展。
(3)聘请校外辅导员,“草莓第一人”、草莓姑娘、乡土课程老师、学生家长都被聘为我们少先队员的校外辅导员,请他们讲农业知识,草莓发展史,参与草莓节,向他们学专业技术等。
五、困惑与思考
如何通过活动来培养队员爱农意识,如何让这些校内外的活动具有时效性,还要家庭、学校、社会配合以及相关工作的落实等。
1.在学校农艺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拓展学农体验实践的空间
校内学农基地不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学校的学农基地空间不是很大。如果全校同时开展活动的话,不可能人人参与到,满足不了人人进行劳作实践的需求,所以要开辟校外的实践基地,比如农业研究所、农业实践基地、农家乐、田地等。
2.在活动中引入现代农业理念,激发队员主体的爱农、乐农意识
爱农教育的活动的内容具有局限性,除了草莓种植以外,比如说种植粮食、蔬菜、水果,还可以和学校的诚信教育相结合,比如在种植、销售草莓中讲诚信,种植中不施农药不用膨大剂,销售中大、小草莓按不同的价格分开卖等。还要定位于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参观、学习科学种植,体验无土栽培等。在体验中,激发队员对现代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队员爱农、乐农意识。
3.及时调整好校外小队组织出现的问题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已经推广了好多年了,目的是在闲暇时间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现在的问题是外来孩子多了,居住点不集中了,学生参加小队活动的次数也少了,假日小队活动缺少了魅力,这就是组织管理上出现问题了,需要我们及时地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努力使家校教育思想统一
如何与家长们沟通好,共同培育现代农民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爱农活动中,有的家长不配合。家长在农忙时,孩子们参与后,有的家长嫌碍手碍脚,有的家长觉得将来还做农民没有出息。这都需要学校做好大量的宣传,努力提高家长们的思想觉悟。
5.与社会力量打交道有一定的困难
开展学农教育除了校内的活动以外,还会涉及到社会上的各农业基地、农家等。现在的农家和各类农业基地都是由私人管辖,因为草莓种植是以盈利为基础的,学生要去校外的农家或者草莓研究基地、农业基地等地方进行参观、访问、实践,会防碍到他们的日常经营,所以与社会力量打交道是个很大的难点。我们还需要跟社会力量做宣传、沟通,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J].基础教育研究,2000,(3).
[2]陈会昌.中小学生爱劳动观念的发展[J].教育科研通讯,1986,(6).
[3]谢丽玲.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4]常保晶.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孟华.少儿劳动教育现状堪忧[N].北京青年,2000-08-26.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Rural Love Consciousness of Young Pioneers
LING Lifang
(Zhaotun Primary School i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1711)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ree to fifth grad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e get a picture of their understanding to rural areas, farmers, agriculture and farming, and found the love farming consciousness of young pioneers is losing ground.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ir consciousness of love farming, motivating their emotion of loving and building hometown, train their spirit of ser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further discusses the way and confusion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love farming consciousness.
Key words:the young pioneers, villages, peasants, love farming consciousness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少先队科研课题“依托校内农艺实践基地开展爱农教育的实践研究”(立项号为“上海市儿童研究中心0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凌丽芳,上海市人,上海市青浦区赵屯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