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雪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100081)
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的根基与深层动力
牛瑞雪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100081)
摘要: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基于教科书刻板的内容和进度要求,其形式越来越牢固;另一方面,教学也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巩固教科书体系的完备和整齐划一。课堂教学经过10余年热烈的讨论又渐趋平静,“千课一面”的现象没有得到改变。变革教学形式只是粉饰课堂教学的表面效应,教学改革的根基在于学校和教师拥有课程创生的权利,立体化构建课程的结构,进一步开发和整合课程内容以及大胆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笼统地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辅相成,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归根结底是基于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的。崭新的学校教学正在孕育之中。学校和教师正在获得更加充分的课程创生权利和能力,冲破原有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束缚,对教学方式加以深层冲击;学校正在获得更加灵活便利的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和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改变积习已久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程创生;教学改革;课程资源
2000年启动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0余年,课改之初设定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1](P4)有多少已经实现?此次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先建立了宏观架构和理念,再通过逐层培训和推进到达课堂。但说到底,课改不是一次意念的旅程,其效果如何还是要在课堂上见分晓。那么,课堂教学究竟发生了多少实质性的变化?
一、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
有研究指出,一些课堂还不容乐观,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比较明显,灌输现象较多,甚至有些课改理念在课堂的运用中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2]
1.“教教材”仍是主旋律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对两种教学观和教学实施方式的概括。“教教材”用以表征一种狭隘的知识本位观。这种知识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表现为不顾及学生的知识基础、经验状态, 把知识当作唯一的教学内容,采用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体现的是照本宣科式的教材使用观。新课改以来一系列的教学变革措施,倡导从“教教材”转变到 “用教材教”。“用教材教”主张教学要打破知识的权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不仅要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还要重视知识的运用和学生运用知识过程中的体验。“用教材教”认为课程教材计划、方案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与具体课程实施情景相适应,课程实施是课程规划者与实践者之间互动的过程。[3](P82~85)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对其教学工作最大的影响就是新课标和新教材的使用。评判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恰当的首要标准就是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而教学是否扎实有效就要看教师是否理解了新教材。课改前5年的实践中,教师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研读教材。其实,当教师面临新的教学内容时,反而是教学最具创新性的阶段,因为对于教材内容有多元解读,对于教学形式有多种形式的探索。但是一轮新教材使用过后,稳固的教学形态渐渐形成。教师的教学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形式的选择,都渐趋中规中矩,更多地是建立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之上。因而,在大量抨击新课改之初教学花架子较多,脱离学科教学本质的批评声后,在教师新的教学惯性形成之后,课堂又恢复了平静。教教材是最简省的途径、最稳妥的方式。拓展性的课程资源并非必要选项,如果教师乐意继续尝试,则学生受益,如果不乐意尝试,也无可厚非。为什么课程改革总是间隔一段时间就要展开一次?打破教师循规蹈矩、以现有教材为纲的惯性,或许是改革的应有之意。无论如何,课堂越来越平静,教学又陷入了“教教材”的泥沼之中。“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在教学上的本质区别是,是否能把教材作为核心的课程资源,而非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教材”是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凭依,不愿越雷池半步。而这种人为约束课程资源的做法,尤其为课程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所不容。
2.新形式主义盛行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课文”、“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于是当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节奏朗读课文时,齐读课文的现象少了,乱读课文的现象多了。这是一种体现鼓励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形式化表现。再比如数理课上,几个学生小组讨论是必要环节,为的是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你真会观察!”“你真棒!”等等正面积极的回应铺天盖地,目的是为了表示教师放低知识权威的姿态,尊重主体学习经验。新课程理念落地的表象,就存在于新的一套形式化的课堂对话方式和形式化的教学流程之中。新课程以理念的更新为先导,新的理念促成了新的形式,而为了显示理念已经大范围成功内化,新的形式就大行其道。以形式为载体去落实理念无可厚非,致命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明就里,盲目模仿、照搬和套用教学形式,没有将形式与内容真正结合,导致偏离教学目标的初衷,这种形式主义正在危害课堂。课程理念若要真的成为教师的信条,将会渗透在课堂的点滴中,以及与学生交往的细节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追求理念的表面化、形式化和可见化,总是要带着放大镜去检验这些理念是否落实到课堂中,那么着实偏离了理念更新的初衷。润物细无声,让理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慢慢溶解,才是教学智慧的提升。
3.课程特色缺失
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当教学面对的仍是一成不变的大班教学、整整40分钟的课程容量、教材内容完全配合班级授课制的节奏,推陈出新谈何容易。因而我们看到大部分的课堂都是同一面孔。如果不去听讲课的内容,那么在授课形式上基本趋同,千课一面。当然,课程内容是核心的部分,如果内容与形式是完美结合的,那么为什么不同的学科内容却是同样的授课形式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于“学科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的担忧。从小学到高中,无论是语数外还是政史地,讲授法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教代学”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首先要基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课程内容仍具有相当大的同质性。有研究总结了作为课程核心资源的教科书的语言特点,发现即使不同学科的教科书在语言上都有很强的类似性。目前的课堂教学仍无法摆脱教科书的束缚。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基于教科书刻板的内容和进度要求,其形式越来越牢固;另一方面,教学也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巩固教科书体系的完备和整齐划一。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使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大幅度受限,这些恐怕是课程特色缺失的根本原因。
二、寻找教学变革的根基
我们期待的教学变革是深层次的变革,变革教学形式只是粉饰课堂教学的表面效应,教学改革的根基在于教学的实施者、教学的内容和创新性的方式方法。
1.教学的实施者
从理论上讲,教学的实施和主导者是教师,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怎么理解教学实施者的改变呢?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是否真正拥有教学的权利是问题的关键。前文也提到,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最初一段时间是教师最有参与热情、也最具创造力的时期。经过国培计划、教学评比、校内集体备课等活动,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更加熟练,去除了疑惑,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被一步步规训得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了。教师作为实施主体,受自身专业性不足和制度规约的限制,其对于教学内容的解读和实施效果的评判缺少独立的见解,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缺少上层的支持、鼓励与尊重。宣传教师是专业人士,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论述在理论界不绝于耳,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各种制度的、文化的干涉和影响,只有成功的教学名师才能具有自己特立独行的教学风格。因而,在这层意义上,课改前后,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的地位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才是决定未来课程走向的决定者,然而目前教师仍在执行教学过程而非创造教学过程,这大抵是课程改革的理念无法深入课堂的一个关键因素。
2.教学内容
教学的内容,即“课程”就更直接决定了教学是否具备根本变革的条件。教材是核心的课程资源,但是教材的同质性特征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趋同性。如果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仅仅围绕教材开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表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4]突破教科书的束缚,走向基于课程资源的教学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源泉。课程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也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学生在课堂这样一个围绕教科书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空间中是难以发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的,而教学空间和课程资源一旦拓展,教师和学生就很难延续课堂原有的教与学的方式,因为需要根据不同的资源,寻找最佳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可以说,课程资源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开展。
3.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借助新技术。信息技术对社会领域的影响已经日渐深厚,但是对于教学内容呈现与技术运用之间的关系,我们以往关注得并不多。在信息技术介入课程与教学领域之前,我们的教学内容载体基本上是单一而固定的,比如文字、图画、图表,或者各类教具。然而信息技术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使用它的人,使用的方式和效果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对于某种知识,用什么媒介来承载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值得深入研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媒介来承载相应的知识,或者用媒介来更好地传递一种思维方式,当然是再好也不过。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显示,新技术和新理念正在引发各个国家的教育教学创新。在创新学习方式方面,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伙伴,3D打印技术将颠覆学生的动手实践,体感技术将引发学生互动学习的新体验,教育游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社会性虚拟社区将支撑学生大规模的合作学习。在创新教学形式方面,开源硬件正在夯实信息技术“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分析技术将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的变革。在创新课堂形态方面,云计算环境可以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Secondlife等创建的虚拟世界已经涌现了“真实课堂”,移动卫星车已经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信息化的课堂。[5]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较为缓慢,形成了一对矛盾。在信息技术急剧影响教育领域的“关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受到的各种阻力却比在生产领域大得多。教师担心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将进一步导致其地位的下降,理论研究者担心技术将全面掌控课堂节奏,教学进一步程序化。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同时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也不容忽视。至少我们可以预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将大大提升课程的丰富性、可选择性以及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信息技术势不可挡,如何更好地在教育中运用技术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因噎废食并不可取。
三、教学改革的深层动力
直面变革中的问题,审视变革中的误差,是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我们也看到崭新的学校教学正在孕育之中,学校和教师获得了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课程结构和内容的重整给教学变革提供了保障,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也令人期待。
1.学校和教师真正获得课程开发的自主权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使得课程管理权力已经下移到学校层面,学校正在获得更加充分的课程创生权力和能力,冲破原有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束缚,对教学方式加以深层冲击。随着课程改革向深水区挺进,课程的变革就成为难以回避的核心问题。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各种形式,全面推进课程的深层次改革。以北京市为例,其以“三级课程整体推进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实验研究”、“基于课程创新的学校改进实践探索”、“通用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小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规划、开发与实验研究”、“高中自主排课和选修课程实验的深化研究”等研究项目为抓手,加强三级课程整体建设。352所实验校在研究的推动下,以学校发展特色为导向,制订特色课程方案:重构三级课程比例;重构课程顺序;跨越三级课程边界来整合课程,包括学科课程的整合和儿童本位的课程整合。获得了课程创生权力的学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课程开发主体的创造力,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家长资源,开发了特色校本课程,研制了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教材,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教学建立在充足、异质的课程资源上,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层出不穷。
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对于教师而言是课堂教学的可执行规划和蓝图。很多教师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广义地讲,教师具有课程的二次开发权力。而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把教师推到了课程一次开发的前沿。教师直接参与课程的设计,能够在课程的开发阶段就与教学设想较好地结合,并且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就在于其良好的教学适用性,因为没有比本校教师更了解生源和教师教学特色的了。至少在校本课程的层面,我们能够看到教学生动的一面。学校和教师具备充分的课程开创权力是避免“千课一面”的有力保障。
2.从结构到内容的课程资源创生
在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变革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翻看学校的课程方案,如果仅从课程的比例来看,几乎都完成了比例的调整,因为这是可见的部分。如果对于纲要中的比例设置作深层次的反思,我们认为单纯的比例设置只是课程的平面结构,而要达到全面的育人目标,课程的结构应该是立体的,不仅包括学科的划分、比例关系,也应包括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关联。配合课程结构的立体化建设,课程内容的构建应该更加丰富和丰满。应保证必要的学科教学要求,弥补学科之间割裂的鸿沟,进一步扩大课程资源范围。课程结构的立体构建和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是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条件。改变课程比例是国家层面课程建设的指导性建议,怎么搭建适合当地学校的课程结构是实践中要突破的重要难题。理想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搭配应是动态前行的,推动其前行的动力来源于学校课程领导力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当地教育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3.新技术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学校正在获得更加灵活便利的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和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改变积习已久的教学模式。“慕课”(MOOC)的开发和利用引发了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又一轮深思,而翻转课堂和微课影射了基础教育的教学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了很多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学习方式问题以新的答案。如北京市开发了中小学教与学云平台,设置了“空间交流”、“资源应用”、“教学应用”三大子平台,用以支持课堂中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数字化的课堂环境中,技术既作为手段,也作为目的介入教学。作为手段的技术,一是创设即时交互、不断精炼、深化理解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二是提供链接大量课程资源的通道,使得海量信息随时可得;三是将难理解概念可视化、难表征过程具象化;四是将宝贵的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记录、加工和分析、应用。作为目的,一是着眼于未来社会的数字化生存;二是适合学生(数字原住民)的生存和认知方式;三是参与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建构。因而,教育技术将摆脱教学辅助的地位,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有必要认识到,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CK)将是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知识。[6]虽然现有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时也有不少教育技术的研究热衷于创造完全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智慧”学习环境。如果信息技术的应用沿着促进学生进行开创性学习和深入思考的方向前进,其对于教学的影响将更多是积极有效的。
此外,传统的教材组织方式几乎都是线性的,内容封闭,虽多年倡导课内外结合的学习方式,但很难打破时空限制。新的学习理论引导人们关注非线性学习的重要性。而信息技术在提供碎片化和非线性学习资源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即时性学习、碎片化学习、泛化学习等更多学习方式能够成为可能。个性化的学习不再是奢求,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份自己的学习方案。冲破积习已久的教学模式的创新令人期待。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以创新突破瓶颈 以制度固化成果 进一步提升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内在品质——北京市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总结报告[R].2013-11.
[3]李学.“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兼论教材使用功能的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4]课程教材研究所.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黄蔚.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大趋势[N].中国教育报,2014-06-16(22).
[6][美]全美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创新与技术委员会.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M].任友群,詹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On the Foundation and Motiv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ackground
NIU Ruixu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People’s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The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centered on textbooks becomes more and more solid due to the stereotyped content and schedule of textbooks. Meanwhile, teaching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complete system of the textbook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mains the same after the ten year’s heated dispute.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instructional reform that schools and teachers get the right to set curricula, to construct the structure of curricula, to develop and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and content of curricula, and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pproach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instead of changing the form of instruction to trim the superfi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 teaching. Generally speaking,the content and way of teaching is sup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way of teaching is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tent. The brand-new school teaching is emerging, which will obtain full power and ability of curriculum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the constraint of curriculum setting and content of textbooks and makes deep change in the way of teaching. Also, these brand new schools are obtaining more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ng the high quality resources and changing the old style of teaching.
Key words:curriculum innovation,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resource
作者简介:牛瑞雪,北京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