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导学案应用的思考

2016-01-28 16:10黄辉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落实导学案初中化学

黄辉

摘 要:导学案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近几年,我校也在推广运用导学案,身处化学教学一线,仅谈谈几点在初中化学应用导学案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导学案;落实;定位

“学案导学法”源于古老的“道尔顿”教学法。“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借助“学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它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被按照自身的学科优势分成小组,形成互补,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各自所擅长的学科,每个小组成员都按照各自学科的能力现状被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学生就导学案中涉及的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对自己的疑难进行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每个学科A层次的学生可以帮助其他层次的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疑惑再组间互相交流或是由教师引导。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按照分组要求,其必定是几大学科中某一学科的A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学习的自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每位学生课堂上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角色,都有学习目的,都有适合自己的对应层次的练习,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县、我校实施了几年时间,作为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仅谈谈自己在初中化学导学案应用中的思考。

一、对导学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案。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步骤、重点难点等进行设计安排的方案,是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的预设,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演,两者的目的、功能截然不同。但有人误认为,导学案与教案并无差别,因此,出现了重学案而轻教案,甚至放弃教案的情况。于是一些教师渐渐远离教案,书架上、案桌上也淡去了教案的背影。可是,在课堂上,因为没有教案,也就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教学节奏的无序性、教学逻辑的主观性。最后,也就会伤害到课堂,伤害到学生。此外,我们也不能把导学案等同于练习。有些教师认为“导学案”不过是把教学内容变成练习题,于是,题海再次泛滥,有些导学案长达五六页,几乎全是练习题,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学生疲于应付各学科成堆的练习题式的导学案,上课精神不济,昏昏欲睡,尤其是B、C层次的学生,学习热情大打折扣,甚至觉得还不如课改之前,课改“减负”流于口头形式。习题只是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这部分必须要少而精。

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让“导”与“学”真正落到实处

导学案的教学应用能否达到较好的效果,导学案的质量至关重要。一份好的“导学案”通常应是对当节课所学内容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理清重、难点。要有预习部分、“自主学习、互动探究”部分以及对本课的学习小结。还要有较为独立的针对本节课内容的当堂检测。那么,我们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分组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上不宜过多,要精炼,要有层次性。在“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和当堂检测部分,我们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定相关题型,要有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要能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水平,能检测到他们的学习情况,避免题海战术。在讲“溶液的形成”这一小节时,我把学习目标设定为:(1)了解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学会分析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第一个学习目标是最基本的,也是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而第二、三个目标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掌握几种物质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是本节课须攻克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目标的设计有层级性,既面向了全体,也兼顾了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在设置当堂检测时,我把题目分成了A组与B组,A组侧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而B组侧重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运用。如A组填空题:

1.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①稀硫酸: ,②澄清石灰水: ,③碘酒: ,④锌和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⑤氢氧化钠溶液: 。

2.少量的碘加入到汽油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所得到的溶液名称是 。

选择题:以下不属于溶液外观上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均一 B.稳定 C.无色 D.透明

B组选择题:向图中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

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简答题:(1)列举生活中遇到的三种溶液;(2)你家中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清洗的?

显而易见,A组题目可用于C层次学生,而B组题目适用于A、B层次的学生,C层次的学生可以挑战尝试。这样,各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己本课的学习目标,也能感受到学习后成功的喜悦,

学习热情明显增强。

三、导学案的运用方式要恰当

我们根据设置的导学案,在上新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完成预习案,并提出自己的疑惑。上课时,我们要在学生完成“预习案”的基础上下发“探究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实现学习目标,同时,我们要就学生各自提出的疑惑进行交流解决;然后,我们再下发“训练案”,并监督学生自主完成,仔细批阅,使其真正起到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而不能一股脑儿地把导学案全部发给学生,要坚持“今日事,今日毕”,一个个知识点当堂突破,当天解决。

参考文献:

江伟.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1.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落实导学案初中化学
浅析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落实的相关问题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