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有枝
【摘要】 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对于人的认识过程的重要性。而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感情的课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对学生情感渗透教育。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创设情境 品析词句 再造想象 感情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02-01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感情的课文。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文内容生动感人,但教学过程却枯燥无味,课堂气氛冷冷清清,更谈不上什么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革命导师列宁也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对于人的认识过程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最佳的教学效果是需要情感的参与。学生在阅读中有了强烈的情感,才能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我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曾经说过:“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陶冶学生的性情。”的确如此,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如果能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就犹如磁铁般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
总之,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品析词句,体会情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时,读者不能透彻地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能看见徒有的死板的符号。”而课文中的某些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品味,领悟其真情实感。如:我在教《老人与海鸥》一文中的“海鸥对老人深厚感情”的那部分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安放在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然后边课文,边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这样,就能让学生走进课文中去感受体会海鸥丰富的情感世界。但是,仅仅这样还不能深入透彻地感受海鸥失去老人的伤痛和深深的留恋之情。于是我又继续引导学生抓住海鸥动作、神态的关键词语交流、体会发生这样事情的原因?动物没有语言也没有常人所用的表达方式,但它们的动作、神态很自然地流露出它们丰富的心里变化与情感起伏。抓住这些动作和神情就能走进它们的内心世界。于是,学生就能从“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关键词语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和留恋之情。
三、再造想象,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潜能。”而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言未尽意的句段或作者故意留下一些设有悬念的故事情节,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又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收到情感的熏陶。
四、感情朗读,唤起情感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于朗读。”而朗读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好的朗读,能够把语言文字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能够把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变成一幅幅生动的、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鸟的天堂》一文主要写作者和朋友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只要是抓住重点句段去指导学生朗读。例如:作者和朋友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一株美丽的、茂盛的大榕树,根据这一特点,我抓住了榕树的大、茂盛、美丽指导学生朗读,对于它的大,我先让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并指导读“真是一株大榕树,”学生读时习惯强调句中的“大”,实际上读的时候应该强调的是“一”字,而不是他认为的许多株,也不是朋友说的两株。教师这样联系前文的句子指导,学生就很容易把这句话读好,对于榕树的美丽和茂盛,我重点指导“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空隙。”这句话中的“簇”和“堆”,通过这两个词,读出树叶的多,长得茂盛,接着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的下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样,学生就能体会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和充满生机。学生有了这些理解做铺垫,再加上老师的点拨,此时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的赞叹。就会深切的感受到这棵美丽的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
总之,语文课是一个情感的花圃,是一个情感的世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依据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叩击学生的情感心弦,借助情感的力量,推波助澜,就必然会换来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情境教育论》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2]《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