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月儒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趣味性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已经是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积极思考的课题。主要分析了高中生物“趣味课堂”的几点营造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趣味课堂;有效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高中生物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内容比较难,很多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营造趣味性的高中生物课堂。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语
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巧妙設计课堂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趣味课堂得到营造。简洁精彩的导语设计,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蛋白质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网络语言中的“蛋白质”讲起,这样一来,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二、创设生动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实践性也比较强,它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生物学科知识可以解释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引进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对于营造趣味性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微生物和细胞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2003年的SARS病毒,并对这种病毒进行讲解,这样一来,生物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加强实验实际演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实验的探究性、演示性,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但是,实验室实验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进行授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时,教师可以先从大多数植物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秋天植物叶子为什么会变黄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课堂导语、问题情境、实验演练等方面出发,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高效课堂。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