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摘 要: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必备技能,如果能够从低年级就注重培养,可以为学生终身数学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 动手实践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34-01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师不能采取与中高年级一样的方法,而要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动手实践作为一种直观具体的操作方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年龄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整体不高。那么,怎样才能使低年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呢?
一、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如果教师片面采取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教师如能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一做,那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在学生的亲自触摸、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尽快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在图形的认识上,笔者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在知识的世界里,有一个奇妙的图形王国,今天我们就能一起去认识一下图形王国里面的小朋友,请大家打开学具盒,找出学具盒里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并告诉老师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在教师精心营造的学习气氛中,单一的图形认识由于加入了童话的色彩,在小学生的眼里变得可爱了,生动了,形象了,他们动手的兴趣大增。在观察、触摸中,有学生说“我认识了正方形,它的四条边一样长。”有学生说:“我认识了圆形,它像太阳一样圆。”……就这样,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中,不仅认识了图形,而且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由此可见,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的操作兴趣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当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操作兴趣时,那些抽象、枯燥的数学图形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可爱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授方法,掌握动手实践的操作步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中,形象理解所学知识。因此,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不是无序的,杂乱无章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动手实践方法的指导,以使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节省操作时间,优化操作过程,进而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会数一数,并知道这些数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好20根小棒,以及橡皮筋、盒子之类的学具;然后,教师从故事情境出发,引入10个小棒分别加上1根、2根、3根……一共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在这个数一数的过程中,教师边演示边口述,最后,让学生动手来完成。在学生操作之前,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模仿老师刚才的方法,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盒子里,然后,按照教师的方法依次去数一数,就这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数一数,知道了11到20之间的数是怎样组成的,而且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手脑并用,实现观察操作思维的融合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好奇心强,很容易被一些外在事物或者信息干扰,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不能很好地进行,比如,有的同学容易被学具的颜色吸引,被一些剪刀直尺吸引,无意识地摆弄。要想避免类似现象发生,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手脑并用,从而实现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之间的完美融合,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学习《数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关于9的组成,由于数目较大,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学习方法。为了确保学生分得正确,无遗漏,教师让学生边说边摆,在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9”可以分成“1”和“8”,学生边说边把小棒分成两堆……就这样,学生边说边做,直至把9的所有组合完成。在这个“分一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手脑并用,如果没有学生的“说一说” “做一做”,如果没有学生的观察、动手、思考,那么,“分一分”将会流于形式,学生也不可能明白9的组成的含义。
由此可见,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经过语言的加工,思维的归纳整合,才能帮助学生从了解一点到了解所有的认知与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切不可为操作而操作,只有手脑并用,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既可以使数学课堂生动活泼有趣,又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丽芝.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青春岁月,2011,(12).
[2]赵秀芹.谈小学数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中国-东盟博览,2011,(4).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