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汉辉
摘 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读者的重要性,写作完全变成作者的“一家之言”,缺乏与读者的互动,可读性不强,对读者缺乏吸引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写作教学需要向深层次发展,需要打通作者和读者之间的通道,建立作者与读者相互沟通的桥梁,要求学生的文章能够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互动 读者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12-01
一、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重要意义
写作的实质就是通过文字与读者建立联系,进行深入交流,这就要求初中学生在写作中培养读者意识,使学生的文章内容丰富而真实。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读者,其次要考察读者有哪些特点,还要研究读者的兴趣爱好,最后还要收集读者的信息,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了解读者的基本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写作既要符合学生的身份,也要善于契合读者的身份,增强读者的接受度。
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初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有利于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读者的反馈上能够收集到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对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尊重读者,给予读者想要的东西,能够激发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为读者创造一个向作者提意见,帮助作者提升写作水平的环境。关于作者和读者关系的研究在众多名家著作中均有出现,为初中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具体策略
(一)进行激趣教学,使学生爱上写作
写作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学生反映不喜欢写作,抵触情绪非常严重。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在写作教学中设置充满趣味性的环节,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写作的快乐和趣味。教师还可引用写作教学中的经典案例,结合学生的生活场景,增强写作的实用性。
写作教学不能脱离生动具体的情境,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会觉得兴味索然。实践证明,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常会收到显著的效果。文学名家曾说过,一个人在从事文学创作时应在脑海中假设读者的存在。初中学生在假想读者时可联系身边的亲朋好友,以熟悉的人为对象进行写作训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一方面拓展视野,丰富学识,另一方面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以读者的身份感悟作者的写作方向。当今时代,信息传播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网络上到处充斥着所谓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基本千篇一律,学生应尽量少接触这些“快餐式信息”。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古代文学、近代散文等,引导学生阅读《人民日报》《半月谈》之类的主流读物,武装自己的大脑。
(二)针对某种特定文体进行练习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涉及到不同的形式,包括议论文、说明文、散文、诗歌等,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区分各种文体。当学生不知如何确定读者时,教师可安排学生针对某种特定的文体进行专项的写作练习。以诗歌为例,诗歌的遣词造句通常比较抽象,蕴含的情感细腻丰富,主要是为了向读者传递一种意境美。一般来说,喜欢阅读诗歌的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对内容的要求比较高,培养读者意识就是要使这类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感到愉悦和舒适。
(三)反复修改文章,精益求精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就是要使学生秉承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尽最大的力量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对读者的负责主要体现在对文章质量的精益求精上,体现为追求更高的文章质量、使读者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学生在修改文章时应充分考虑到读者的身份、年龄、知识水平,打造美味绝伦的“阅读盛宴”。
从操作方式来看,首先应鼓励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将自己当作一个读者,设想读者想要从文章中获得哪些东西,找准方向。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相互修改文章,成立学习小组,一起讨论和交流问题。同学之间互为作者和读者,彼此都是对方最忠实的读者,能够提出较为中肯的意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改进和提高。
(四)尊重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
每个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赞许,这是激励他们奋勇前行、努力求索的精神力量。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善于将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展示,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形成尊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良好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成果形成详细的评价意见,供学生揣摩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引发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本文详细论述了具体的实施过程,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可操作性。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加强实践,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不断调整写作思路和方法,既要契合教学内容,又要富有独创性。
参考文献:
[1] 张炜,周雷.阅读·写作·教育——张炜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7).
[2]吕晓英.论阅读之于写作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