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探析

2015-11-11 17:13朱俊凤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高效阅读阅读高中语文

朱俊凤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接触社会,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可见,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阅读教学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从探究式阅读和目的性阅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方面等来探析在新课标下高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高效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認识,新课标理念审视下的阅读教学宜采用探究式阅读和目的性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一、主张个性化阅读,回归个体

传统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单一的,狭隘的,即停留在训练和培养阅读知识、阅读技能的浅层次上,只顾及显性的直接目标而忽视隐性的潜在目标。新课标已经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与文本相遇时独特的体验和见解。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高层次的个体回归。只有这样一种崭新的教学指向,才有可能辟出一个宽广的教学空间。

当阅读教学回归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学生才敢于批判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才能将文本中的积极情感与自己的体验追求合二为一,让学生发展自我,自由地成长。教师应弘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倾向,接纳学生的阅读个性差异,这样才有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这才是语文教学中的“绿色阅读”。语文新课标的一大突出贡献在于:重新调整了阅读教学中的各方关系,真正还学生以阅读主体的地位。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文本对话,领悟其内涵

一篇文章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在语文教学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并领悟内涵。如学习《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少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课堂上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此时我引导学生看这样一句话:“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要求学生想象妻子回到娘家之后的活动。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羡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么文章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探究式阅读

高中生最终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借助学生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课堂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是:①问题中心,确立阅读目标,以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定向;②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③切磋问题,提高阅读效能,分组讨论、争辩、启发;④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在真正意义上将教与学完整的结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目的性阅读

高中学生最终还是以高考为目标,这就要求学生要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要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就目的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为四个步骤:①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要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②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③讨论交流,提高阅读效率。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④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自由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探索、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注重总结,有目的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之,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实施《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端正我们的观念,走出误区,以学生为主体,找到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引导与指导,解答他们的困惑,适应新的教学评价。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高效阅读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走进阅读的世界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立足场景运用,建构高效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