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的量与度

2015-09-10 14:27陈桂琴
关键词:点拨生本课堂

陈桂琴

【摘要】 生本课堂是相对于师本教育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少学多。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遇到很多的困惑,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到底如何把握课堂的少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教师如何把握生本课堂讲授的量和度的问题以及对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生本课堂 少讲多学 点拨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4-032-02

0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去决定课堂的走向,由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殊不知教师很辛苦费力的把自己的所学知识精心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苦口婆心的去解释,但是结果往往并不理想。问题的症结就是忽略了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真正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辅助者。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为学生创设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生本课堂就是这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叶澜教授曾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什么,怎样教,教多少,这些问题都应该由学生的经验、意向、需求、兴趣和能力水平来决定。”生本课堂的课堂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课堂,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发现探究,教给学生的知识尽量精简,整个教学过程“教少学多”。

我也观摩过生本课堂,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整个课堂非常热闹,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高涨,整个课堂确实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的心里却有点复杂,教师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否能通过自主合作真正获得知识,能力是否真的提高了呢?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但是到底应该怎么把握少讲的量与度呢?我所在的初中化学课堂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有很多知识点和问题是需要学生去深入的理解的,那么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他们能够深入问题的本质吗?

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规范,抽象概括,提升思维。所谓精讲就是讲重难点,学生自己能明白的不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明白的也不讲,讲也不明白的不讲,不讲也明白的不讲。具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心理特点去决定。教师适时的讲解,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会起着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作用,少讲也能高效。那什么时候要讲呢?

1. 学生理解误区要讲

在中学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像化学这样的理科的学习中,初三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很短,学生对化学的认知能力也非常有限,对于很多知识,学生容易进入理解的误区。例如在溶液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对溶液的概念非常清楚,也知道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溶剂的质量。但是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时候,对反应后溶液总质量的计算总是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并未深入理解溶液概念的内涵,未能正确理解只有能溶于溶液的物质才能算进溶液的总质量,正确的做法是必须减去沉淀的质量才是反应后最终的溶液质量。所以在遇到学生理解的误区的情况时,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点拨,纠正学生的理解误区。

2. 学生忽视的重点要讲

新课改的教材改编之后,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精,很多内容是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这一部分往往会陷于迷茫,很多重点难点无法挖掘出来,因此需要教师给予适时的解释和指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是课堂的常态,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的表象得到一定的结论,但是往往是肤浅的、零碎的、片面的,很多重点是无法被挖掘出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体系。

3. 学生无法突破的难点要讲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往往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初中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很容易理解具体化的东西,对抽象的概念缺乏理解能力。因此面对比较抽象的知识,他们往往无从着手,需要教师去对抽象概念进行具体化或是以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解释。

选择合适的点进行精讲体现教师处理课堂的教学能力,在关键点、疑难点、疑惑点点拨是一种智慧和把握课堂的有效机制,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形成的基本技能修桥铺路。这样的生本课堂,既做到尊重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体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快乐,也保证了教师的导引作用,虽然少讲,依然可以做到高效。

首先是备课。除了仔细钻研教材外,最重要的是备学生。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出发,设置合适的前置性作业,仔细斟酌课堂上合作探究的项目,充分考虑学生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无法突破或是理解的误区,上课前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课堂有序高效。

其次是组织课堂。生本课堂是以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但是教师却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如何提出问题、何时提出问题、提出什么问题,都在教师的把握中。同时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把握课堂的节奏,要抓住学生的错误点和偏差点进行纠正、强调、解释,实现学生知识的正确建构。

最后是教学反思。教师上完课后首先要对自己的课堂效果进行一个评价,然后调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比实际效果与预料的差异,做到查缺补漏,为以后备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思考研究获取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升华,但是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更离不开教师的规范引导,启发建构。生本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简单否认教师的讲,而应该是当讲则讲,不需要讲的坚决不讲,尽量精讲、少讲,合理把握生本课堂的量与度。

[ 参 考 文 献 ]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张艳.化学“生本课堂”教学如何不益表损里[J].中学教学参考,2013(11).

[3]汤秀丽.生本课堂中教师的作用[J].新课程,2010(6).

[4]顾君.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J].新课程学习,2011(5).

猜你喜欢
点拨生本课堂
有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教师如何把握“点拨”的时机和方法
如何高效地评讲数学试卷之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