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课堂教学的点金石

2015-09-10 19:59苏锦华
关键词:激励语文课堂教学

苏锦华

【摘要】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那么,要想“点石成金”,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认知与情感的领域里发光发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在本文中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的运用展开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激励 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4-020-01

0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那么,要想“点石成金”,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认知与情感的领域里发光发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多年来,我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将课堂教学中激励的运用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情景激励,引学生融入文本

情景的创设不仅能起到先声夺人,凝神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还能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倾心于听,寓乐于学,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情景的运用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形成完整的情景链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达到忘我的境界,进而充分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激励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例如,我在上《圆明园的毁灭》时,课的伊始教师便出示圆明园遗址组合图,并配以哀伤的背景音乐,学生在图像和音乐的刺激下,遗憾、痛惜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让孩子们能更清晰、直观的认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特意将文中所列举的宏伟建筑及历史文物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再加上老师动情的语言感染,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置身于幻想境界之园,走进充满诗情画意之园。学生再通过有感情朗读以及充分的想象,便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二、情感激励,领学生表情达意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老师情感的影响,也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所支配。可以说,情感的体验是在相应的情景中产生的,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景,营造一个适宜的情感氛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上文提到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当学生还沉浸在美轮美奂的情境中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老师带着悲伤的情感,引用课文中的话作为导语将学生从美好的意境中带出。与此同时,进入学生视野的是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进行的抢夺、烧毁等野蛮行径。这样图文并茂的动态视频,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好多孩子看到火烧圆明园的情景都怒目圆睁,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便油然而生。老师便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会写下来,孩子们便挥洒自如,言之不尽。正所谓,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

三、语言激励,帮学生超越自我

语言激励可以使一个人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愉快的、积极向上的动力。生活中,每一个成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何况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呢?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采用语言激励对学生优点、长处的欣赏、赞美,可以使学生体验被赏识的喜悦,增强学习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当然老师的激励语言应得体、有针对性,切不可随意泛滥,否则就会显得空洞、苍白无力,甚至成为累赘。因此,能触动学生内心,产生激励作用的激励性语言应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对于不同的情景,老师的激励性语言也是不同的。当学生有求知的欲望,却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采用暗示或探求的方式,先了解学生的困惑再用提示性的语言给予激励、点拨,如:“没有关系,说的不错,再来一遍好吗?”,“难题就怕认真的人,你看这不就把它打败了吗”,“不用着急,慢慢说,我们会耐心倾听的”,“你的意思是……,对吗”……;当学生羞于表现时,出于鼓励,老师可这样激励“请你大胆向全班同学亮出你的观点,我们都期待着”,“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有话想说,请说吧”,“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只想听你的心里话……”;当学生有进步或值得认可时,老师可以说“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很骄傲!”,“你的见解很独到,老师真佩服你”,“有同感,你的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你说得真好,可见你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四、榜样激励,助学生明是非善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激励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所谓榜样就是典型,榜样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有好榜样,也有坏榜样和落后的榜样。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并适当延伸,在主要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学生的同时,有时也可以用反面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告诉学生引以为戒。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除了引用古今抵制侵略、英勇无畏的英雄革命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外,还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人们的麻木,侵略者的贪婪、野蛮,使学生认识“恶”的一面,牢记国耻,激发振兴中华的斗志。

总之,“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是老师们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这样的境界离不开激励。善于激励,会使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耀眼,进而“点石成金”。

猜你喜欢
激励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