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燕
【摘要】 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但是,目前聋校教学仍以班级授课制的隔离式的常规教育模式为主,教材中的“学”与现实中的“用”存在着严重脱节,难以适应聋生学习及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着聋生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因而,让聋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不仅是深化聋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为聋生回归主流社会有尊严生活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聋校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4-028-02
0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既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教学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教学走进生活世界,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互动,从而达到以生活来促进教学和以教学来影响生活的一种教学活动状态。它要求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聋校生活化教学”:是指根据“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将聋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聋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聋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强调: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聋校的教学计划》也指出:“对听力语言障碍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深入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基本的文化知识,健康的体质,一定的生活能力,社会能力,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但是,目前聋校教育仍以班级授课制的隔离式的常规教育模式为主,教材中的“学”与现实中的“用”存在着严重脱节,制约着聋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因而,让聋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是深化聋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校创办于1959年,是广东省最早创办的六所特殊教育学校之一。为了补偿聋生听觉言语缺陷,发挥聋生潜能,形成和发展他们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根据聋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立足聋生的认知特点,整合教材内容,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各科课堂教学,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运用实物观察、互动游戏、实践操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聋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生活的真谛,为聋生今后回归主流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挖掘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在聋校的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也都来自于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教学和生活的距离,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聋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健康成长。
二、创设生活情景,营造学习氛围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聋生的学习活动也就是在过程中提高能力的过程,将教学内容予以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丰富课堂内容。如:在缝纫《亲子装》的课堂上,教师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同时,增设了“亲子时装秀”的表演环节,让同学们分组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角色进行“走秀”。通过活动,不仅让聋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为聋生今后的亲子设计提供了创作的动力和丰富的灵感来源,也让聋生深切体会到一切创作和设计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从而让聋生更有动力、有兴趣地学习。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聋生虽然存在听力障碍,但对事物主要特征的视觉鉴别、比较、区别能力都较强,对色彩、图案刺激等视觉记忆方面的表现也优于普通学生。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新颖,能有效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开发聋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如,美术课教学《画汽车》一课内容时,老师制作了一段以外星人小朋友为主角的Flash动画。画面中,外星人小朋友乘着飞船来到地球,邀请地球小朋友穿越时光隧道去参观“未来汽车城”。当同学们看到无数辆有着不同个性、新颖奇特的汽车时,都被其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从而一下子提高了其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画汽车的兴趣。通过观察和结合生活中见过的汽车,同学们绘画出各种汽车,还有同学大胆想象,创作出很多新奇、外形各异的汽车。活动不仅完成教学目标,更提升了聋生学习、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能直观的再现生活,创设生活场景,图文并茂和书本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增加课堂生活化气氛,还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发挥游戏趣味,增强自主学习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不仅能有效提高聋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各感官参与学习,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让拍儿变》系列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题所设计的一个单元舞蹈课程,要求学生运用同一种道具(羽毛球拍),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自主创作。以“运动篇”为例,要求学生运用羽毛球拍模仿出多种不同的运动项目。课前,根据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观察生活中有关运动的图片或情景,让学生为创编寻找生活素材。在课堂上,学生使用球拍模仿出划龙舟、射击、击箭、拔河、举重等十多个运动项目的动作,并进行游戏互动,玩得可开心啦!同时,教师还要求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的观察,发挥想象,思考还可以模仿哪些动作。同学们纷纷表演,有的“炒菜”、有的“扇扇子”、还有的“铲土”……在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渗透,不仅让聋生的创意得到发挥,达到教学效果,也让聋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五、提升实操能力,加快知识理解
中国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教师要充分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让生活成为学习知识的教材,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实践操作的过程,感悟到生活中万象事物变化的妙趣。如在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一文时,教师采取让学生亲手进行试验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学生分别用伸手掏、用筷子夹、用钩子钩、灌水到瓶子里四种方法从瓶子里拿乒乓球。通过实践操作,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更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多思考解决的办法。又如,面对同学们将穿久了的衣物扔掉的现象,教师设计了《旧衣物同样美丽》的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收集来的布碎、纽扣等饰物,通过绘画、布帖、裁剪等手段,改造自己的旧衣物。看着改造后一件件特色各异的“新衣”,大家都开心极了。教师引导聋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服务生活的乐趣!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煮饺子、邮局寄信、超市购物等活动,将聋生的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也增强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处理教材
我们在研究聋校教材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善于调整或重组部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聋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扣时代脉搏。如:聋教版数学第十四册的《应用题》,例题中讲的是工人挖煤的事情,现今的聋生对挖煤完全没有概念,更别提对题意的理解了,个个干瞪眼地看着。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巧妙地把例题里挖煤的事情改变成学生熟悉和参与过的植树活动,其它条件和数字都不改动,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豁然开朗,很快完成了学习。课后,教师也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丰富同学们对挖煤工作的认识。让教材里的事例转化成学生熟悉、容易理解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不仅带劲还容易掌握。
综上所述,积极愉悦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打破了沉闷的课堂常规教学模式,更好地调动了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质量,让每一位聋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2]黄丽辉.《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