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琳
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聋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形成聋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聋生感悟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推进聋生数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好聋生的具体学情:
一、把握聋生的“认知点”,让聋生“会学”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假如我把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句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据此展开教学。”在助推聋生数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聋生的具体学情。过去,教师也研究聋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但多半研究的是作为群体的聋生,是抽象的聋生。探究性学习吁求教师要把握每一位聋生的具体学情,尤其是把握聋生的数学已有认知经验,把握聋生的“认知点”,从而让聋生展开自主探究,让聋生“会学”。
比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部分学习内容,是聋生在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展开的。课前通过学情调查,笔者发现有聋生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3、6、9。”但也有聋生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肯定不同,因为13、16、19不能被3整除。”针对聋生的认知差异,笔者这样引导聋生:①观察一个数的个位,能否确定这个数能被3整除?②画一个百数表,将能被3整除的数圈起来,看一看有怎样的排列规律?③借助计数器,自己拨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然后调换不同数位上的所用算珠的个数,看看是否是3的倍数,你能提出怎样的猜想?④验证你的猜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聋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探究之中。教师把握了聋生数学认知点,找准了聋生数学认知的停靠点,把握了聋生认识的误区,优化活动设计,让聋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数学探究活动中。
二、把握聋生的“情意点”,让聋生“想学”
情意属于聋生的“非认知领域”,是聋生数学探究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聋生的数学好奇心、求知欲,让聋生“想学”。过去,有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关注聋生的认知,而忽视聋生的情意、态度,结果导致聋生数学学习氛围沉闷、压抑,聋生感受、体验不到的数学学习的快乐,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更别奢谈主动探究了。激发聋生数学学习兴趣,让聋生享受到数学探究成功的喜悦是聋生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
教学《认识线段》,笔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简单的谜语导入,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谜面——“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用得着。”聋生纷纷猜测是线。当笔者揭示出谜底后,聋生感受、体验到一种成功,学习的激情被点燃。这样的教学导入,起到了“未曾曲调先有情”的“课伊始、情已生”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自然形成了聋生的学习期待:这一节课,到底要学习什么呢?然后,笔者就像变魔术一样的,拿出一根弯弯的线,并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根线,要使它变得直直的,你们有什么办法呢?聋生纷纷指出可以拉,将它拉直,由此揭示课题——“线段”。尽管问题比较简单,但却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同时,也揭示了线段最为重要的一个数学本质——“直直的”。在此基础上,聋生自觉展开对线段的探究,比如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等。
三、把握聋生的“思维点”,让聋生“善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聋生的“思维点”,引导聋生观察、思考、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在聋生的思维疑难区、思维盲区、思维误区处对聋生进行点拨、启发,帮助聋生突破思维障碍,从而让聋生“善学”。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聋生的优势潜能,让聋生充分地看、做,并努力让聋生用手语、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从而突破聋生因失聪带来的先天性学习缺陷。
比如教学《认识厘米》,一方面教师要循着数学知识的生发脉络,引导聋生进行探究;另一方面教师研究聋生学习障碍,揣摩聋生可能会出现的思维困惑。如在聋生借助小棒建立“1厘米”表象、认识“1厘米”具体长度后,笔者运用多媒體课件引导聋生思考:如何运用手中的小棒测量物体长度?聋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可以借用一根根小棒来进行测量;有的认为可以将小棒连接起来进行测量;有的认为可以将若干根小棒,比如说一百根连接成一个固定长度进行测量;还有的认为可以将若干根小棒连接成许多个长短不同的固定长度进行测量。这样测量物体较小长度可用小规格的固定长度,测量物体较长长度可用大规格的固定长度,等等。借助聋生的猜想,衍生出聋生的学具——“厘米尺”,衍生出日常生活中的“米尺”等。以聋生的思维为教学的着眼点、着力点,能让聋生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