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姝洁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在我国中职院校教学模式中是一项重大突破,这种模式采取协同方式,引入协同创新理念统领战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复合型人才在就业选择范围呈现拓宽态势,为了解决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标准的“短板”现象,学校要探索出一条与现代产业化进程相适应的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从“理实结合”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培养、塑造,通过理实一体化方式来揭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涵,实现职业院校教育的创新型转型。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51-02
为了适应产业转型需求,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目前学校培养的必然趋势,尤其对于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化中期,促进就业改善民生需要技工教育,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的成长也需要技工教育,由此可知,事实上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而缓解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深度推进技术性人才的教育,以缓和工学矛盾,达成社会满意度。
一、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及意义。
1.协同创新理念。协同创新是以基于各分项的部门协调合作,通过分部对接实现整体效应,其于院校的协同意义更为宽泛,即指院校主体内部各体系之间的知识体系共享及传递,另一个指院校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产学协同。
2.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利用不同的环境、方法和要求,以协同共享为手段的高素质特殊教育模式,一方面,协同创新能够提高职业院校与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老师与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吸收职业院校的科技研究成果,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还能将企业的产品试验与院校的科研师资相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伴随校企合作而衍生的并行结构,在教学研究中开发了许多诸如: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结合一体化等不同类型的分系,在系统化的指引下,各分系互为结合,相互补充,形成工学结合的整体内涵,实现完美统一。
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共融关系。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都是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合作关系,两者是互为因果,互相联系。
二、以协同创新为基本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框架。
1.校企合作的协同创新理论支撑点。
由于院校和企业各为主体,其利益诉求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校企双方会在合作领域不但不会产生“1+1〉2”的加效应,反而还会出现零效应或出现“搏奕”僵局。
2.协同理念下的校企合作具体构架。
伴随科研技术的不断更新,以新型的产学研相融合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已较高的协同性和资源的共享性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推广,合作双赢成为双方的利益目标,其关键在于校企之间各部门的协同联动。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成果还不够全面化,效果不够理想。主要现状表现为:
1.学校处于“一头热”的不佳状态。由于企业光注重经济营销领域,而将目光没有聚焦在学校上,只是短视地认为校企合作是多余而无益的,企业的决策层缺乏教育全局观念,没有教育与经济相匹配的长远打算。
2.企业提供的技术型岗位欠档次。由于企业短视的眼光,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因而在岗位提供和设计上也随意性比较大,沒有真正将技术专业型岗位交予学校实习,而只是部分辅助岗位,欠缺技术含量,对学生构不成吸引力,学生也从中学不到什么技术。
3.实践实习过程效果欠佳。
4.政府缺乏相应政策支持。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创新模式的思考
1.企业配合模式。这一模式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设备场地不足的问题;二是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既降低了教学成本,又完成了生产任务,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效果。
2.产教结合的模式。学校在提供师资、设备和场地的基础上,由企业提供产品原图和生产原料,由学校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演示练习进行按图样加工操作,完成产品实样,而企业则向学校支付加工产品数量及加工成本费用。
3.订单培养模式。是围绕骨干专业,以企业名义在学校开办定向委培班,学校按企业要求在植入企业文化的内涵上开设特色课程,这种定向意义上的培训班其实就是学生的工作在岗前培训学习,形成“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的产教联姻链条,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姻的良性循环。
4.引资入股模式。通过新型公司架设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的桥梁,解决学生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总之,校企合作是学校取得技术进步与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以协同创新为立意,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训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感,通过企业、学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真正实现快速技能的培养,形成企业有人才,学校有发展的圈式良性循环,在协同创新的前提下完成我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合作培养,提升学校品位,将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的巨大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继明,王向宁. 高职院校基于市场需求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