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浅议

2015-07-05 20:02郑玉权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习题设计课堂小结教学情景

郑玉权

【摘 要】新课程教学中课堂管理、师生角色、课堂行为等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转变,但随之带来的不良因素却让我们感到困惑的同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这些问题反过来会制约、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在反思中改进,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教学情景;合作交流;习题设计;课堂小结

一、教学情景的创设不能只图绚丽多姿、趣味横生;而要扣生心弦,激其探究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的确为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热情。但若将其当作引入课程内容的唯一合理的方法,不根据内容需求而一味的追求外在的“创新、有趣”,看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实则干扰了学习的有效性,冲淡了数学的探索味,导致舍本求末。

情境创设的很美,可学生的判断却始终无法进入教师的“预想规范”,这失效的情境有无存在的必要呢?

类似的情境无须一一举例,有的甚至不切合实际,与课的内容毫无联联系。如此,教师劳神费力,学生缺乏“感应”的创设没它也罢。创设情境是为了促使学生好奇探求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在于其多华丽、多生动,而在于学生对情境的反应怎樣,情境对学生的感召力如何?是否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好奇、疑惑的矛盾的心理体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时常,一个生动的故事,一段巧妙的游戏,一组形象的对比,一幅美丽的画面;甚至启发性浓的问题,直观性强的动作,说服力强的实验,诱惑力大美味,深藏规律的算式,颇具趣味的猜谜,直觉大胆的猜想,以及怪味的幽默、滑稽的“错误”等只要导入的恰到好处都会出神入化地将学生的思绪牵引到想要到达的境界,这就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根据文本的意图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为本,目标明确的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客观的、真实有效的情境。

二、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合理搭配,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博采众长

1.不必要的合作

如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在自主学习部分让学生动手涂、动手操作找对称轴、学生谈体会后教师说:“拿出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两半(用1/2表示),小组合作讨论怎样分?”学生很快将纸对折,并做了表示。能独立完成的问题,有合作讨论的必要吗?

2.没有真正达到互动、交流、探讨,而只是“多数服从少数”的“不均衡”合作

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教师引导探索规律,归纳方法时说:“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这些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这些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又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在组内交流时,我留意观察了旁边的两个小组的表现,都是较好的同学在“主持局面”,大部分时间都是他们在归纳方法,别的几个学生应和着,个别学生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看其他同学。如此的交流结果只代表部分学生的想法,而别的学生只是陪衬,没有“碰撞”,那来“火花”?

由此,教师要精心把握合作的时机,重视交流的过程,引发有探索交流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再则要提前优化组合,搭配好由思维敏捷、好学上进、语言表达好、组织能力强、乐于助人的小组长率领的4人左右的异质小组,每组的优生,中等生,学困生要比例适当,并且要团结互助,以诚相待,取长补短。在课余的活动、游戏中时常配合训练,鼓动学困生融入小组的信心和勇气。课堂交流中搭配同质、力量均衡的小组间要竞争;而搭配异质、学情悬殊的小组内要互帮。合作交流中启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组的积极性和竞争力,同时促使组内的凝聚力逐步增强,使各小组成员都有出色的表现和意外的收获。

三、习题设计不能“泛而不精”,“无梯缺质”;而要联系实际,难易适中,精讲巧练,灵活开放

如听一位教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巩固练习中设计了整12道习题,逐道练习、板演、提问、讲解,当然学生的反馈情况表面上看是不错,可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和交流想法、算法的过程,教师也没有调查反馈学生的掌握实情。难道学生真正理解、消化了吗?

习题的设计固然要多样化,但不能只求量而忽视质,灵活开放并不等于“泛和多”,而是习题所蕴涵的思维灵活,范围开阔;再则,“新知”之后的练习应根据课的特点“妙而精”,显梯度、重质量。这样学生才能学而不厌,努力探求,也能留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使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加深理解,适当延伸。

四、课堂小结不能照“板”宣读,浮于“水面”;着重在于“画龙点睛”,反思提高

关注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总结学法的同时意识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后,将所学再次运用于实践,巧妙地形成了知识间的延伸,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了“伏笔“,突破了教材的框架,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小结要因课而异,耐人寻味。如“陈述型”小结应引导一些学困生多参与,然后中等生做必要的补充;“反思型”小结促使优等生多参与,引导其余学生积极思考;“趣味型”小结可全员参与,共同体会学习的乐趣。总之,小结要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较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习题设计课堂小结教学情景
以数据分析观念引领统计习题的设计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预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石
初中化学习题设计的研究
例谈初中思品教学课堂小结的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小结给化学教学减负
例谈教学情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数学教师的课堂小结方式探析
课堂小结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