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美玲
摘 要:鲁迅的作品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巨大的篇幅和重要的位置。然而常规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很好的教授鲁迅作品的精华和内涵,反而让大部分的学生畏惧反感,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和解读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鲁迅作品;教学解读
鲁迅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杂文三种,每种都有一到两篇出现在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占据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鲁迅的作品,传统的教学重点大部分都在于强调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性,在什么样的文字中通过怎样的对比展现了对社会某种现象的批判之情,却忽略了鲁迅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细腻情感以及艺术价值。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特点出发,让学生们自发的去了解鲁迅的作品,了解作品中人物的大爱和作品中某些事物的美好,进而的来了解鲁迅并且喜欢上他的作品。
一、散文中的爱
鲁迅的散文出现在初中课本中的有《风筝》、《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传统的教学大部分强调了文章中的批判精神,但其实上作者表达的主要是人物的大爱之心。比如,《风筝》这篇课文,他不仅蕴含了对亲情中以爱为名义盲目的管教而无意中成为“精神虐杀者”这种现象的批判,也蕴含了哥哥对弟弟真挚的爱。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逐步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这些情感的同时,也能够理解文章中看似晦涩的语言。另外,本文其实也还涉及到自我解剖、自我批评精神,这样一件事情,弟弟早已忘记,哥哥却在想起之后陷入了巨大的愧疚之情中。这里,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与鲁迅先生踏上启蒙主义道路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的了解鲁迅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从谋害隐鼠引起作者的憎恶入手,到后来的睡姿难看,吃福橘事件,再到后来的讲长矛故事引起了作者的一丝敬意,最后阿长买《山海经》事件彻底“震悚”了作者,促使作者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文字赞扬了阿长真诚朴素的爱,也蕴含了作者内心隐隐的愧疚之情。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在大多数的文章中强调的都是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歌颂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可否认,这篇课文中确实暗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但是作者真正表达的是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赞扬,抒写是的作者的憧憬与怀念,爱国之情不是主要的。教师一味的强调爱国之情,只能让学生觉得太过深奥,难以理解,更加容易产生反感之情。在这里,教师也可以着重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加理解鲁迅先生当时弃医从文的原因和心情。
二、小说中的悲悯情怀
鲁迅的小说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是《社戏》、《故乡》、《孔乙己》这三篇,这三篇课文都选择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展现的主要是辛亥革命前后,以鲁镇、S城和未庄为缩影的中国沉闷、压抑、凝滞的生活图景。《故乡》这篇文章以故乡为背景,描述了少年闰土到老年闰土的变化,从儿时一起玩耍友好的闰土到最后对自己恭恭敬敬的闰土的变化,固然批判的是封建社会对人物的摧残,其实也蕴含着作者对少年闰土深深的怜悯之情。
《孔乙己》这篇课文,从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角度,以嘲讽式的口吻叙述了孔乙己的迂腐。刚开始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固然觉得孔乙己的可笑,但是到最后,大家就会因为逐渐对孔乙己升起的悲悯之情更而变得笑不出来。这里,不仅蕴含着对孔乙己、酒客和掌柜的批判之情,也蕴含着对这一干麻木、空虚、冷漠之人的怜悯之情。
《社戏》这篇作品主要是以民风文化为背景,尽管从内容上我们并看不到一场多么精彩的社戏,大多数的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文字中其实蕴含着作者对淳朴真挚性情的怀念和希望,进而也可以让作者理解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
三、杂文中战斗性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出自鲁迅的作品集《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后期的一片杂文。与鲁迅之前杂文的不满、批判等情感不同,在这里,鲁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等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从对中国文化的的态度从完全的摒弃,变成了“取其精华、弃其糟泊”。这篇文章对思想的表达是非常直接的,学生可以从文字中直接感受作者的情,因而,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述课文内容的同时,更多的引入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加的了解当时的中国。
四、结语
尽管鲁迅的作品一直出现在语文教学课本上,并且占据大量的部分,但是學生对他的认识都停留在“语言犀利的社评家”和“课本里的作者”这两个浅显的层面上,并且大部分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文句晦涩”“思想复杂”,并没有正在的了解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授课文的同时有着对鲁迅先生充分的了解,而不是简单的照本宣读和归纳中心思想。只有充分的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才能够达到鲁迅作品出现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喜欢上鲁迅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丽艳.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4,31:42.
[2]诸定国.鲁迅作品教学思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0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