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聋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

2015-06-02 04:43毛小波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语言训练聋生

毛小波 等

摘要:由于听力障碍,聋生会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会出现入学适应、生活自理、人际交往、职业生活等方面的适应性障碍,如果不及时改善其状况,会引起更严重的心理障碍。通过语言训练、专门课程、社会支持系统等措施,有效地提高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其学习生活水平。

关键词:聋生 社会适应能力 语言训练 适应不良

社会适应行为指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的问题和行为,也是个体独立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由于听力障碍,聋生与正常人的交流会存在一些障碍,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有关学者研究发现,他们与普通学生在居家能力、生活自我管理以及社会交往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但聋生与普通学生在社会行为和情绪监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聋生的社会适应行为水平低于普通学生。[1]

1 聋生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

1.1 生活自我服务与管理能力低下

生活自我服务与管理能力是指与人的生活、生存和需要密切联系的,诸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随着个体生理的逐渐成熟而逐步达到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去完成。在家庭里,在父母的帮助下,聋童能够完成他们的日常生活,完成衣食住行等活动。一旦走出家庭,没有父母及时的提醒和帮助,他们的自我生活服务能力低下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1.2 入学适应障碍

聋童入学后,生活环境改变了,他们从宽松自在的家庭环境进入严谨、规律的校园环境,会出现许多的适应问题,如上下课的概念,上学放学的概念,食堂环境与寝室环境的熟悉,不得迟到旷课早退等规章制度等。如一年级聋生经常在寝室待的时间过长,不能形成良好的按时上课的习惯,只有经过老师提醒后才会到教室去。有时在食堂吃饭后只顾看电视又会忘记回到寝室。

1.3 学习适应障碍

在学习过程中,聋生可能会存在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差。需要家长和教师不断强化才能完成学习,学习的目的性差。

②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效率低。完成作业拖拉,没有时间概念,没有定期检查的习惯,每次依靠父母催促才能完成。

1.4 人际交往障碍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会感觉到压抑,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容易闭塞自己。另外一个倾向是在交往中容易受到误解,容易与他人形成冲突,并且长期形成不良的交往模式,比如与某同学长期不说话,与父母关系冷漠,不喜欢某个老师等现象。

1.5 人格障碍

①畏惧、焦虑、紧张:在学习生活中易产生畏惧、焦虑、紧张的情绪。学习生活中不会判断,过多的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孩子的生活,容易冲动暴怒。

②自卑、多疑、胆怯、消极等个性倾向:学生生活过程中,没有主见,遇事喜欢多想,缺少判断力。个性消极,容易依赖他人。

③固执、偏激:聋生在活动中或交往过程中,经常是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完全靠自我意识行事,容易偏激行事。[2]

2 聋生学习适应能力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生理原因

由于听觉障碍的影响,聋生在感知和接受事物方面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注意力不够持久、稳定,由于有声语言障碍,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不会主动地与正常人交往,长期会形成交往技能的问题。

2.2 家庭的影响

家长对聋生的学习关心不够或过度,会对聋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使他们缺乏信心,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比如自暴自弃或者依赖性强。另外,成员之间关系不和睦,也会给聋儿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产生惊恐、焦虑的情绪和缺乏安全感,在家里不知所措,手足无处放置。

2.3 学校的影响

聋生与教师,聋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睦,教师教育和教学方法不当等,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不及时疏导,孩子的适应性会越来越差。

2.4 社会影响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聋儿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生活中会存在受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的现象。

3 聋生社会适应不良的教育措施

3.1 语言训练

3.1.1 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聋生有声语言交往能力

通过专门的语言训练强化聋生的语言,使他们形成自觉使用有声语言的习惯。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要求他们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增加他们的交往和使用有声语言的机会。

3.1.2 利用情景强化语言能力

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情景,比如课堂中利用各科教学的机会强化孩子的语言;在寝室使用寝室的场景来强化与生活用品相关的用语;在操场利用相关体育场景和器材训练其体育用语。

3.2 设置专门的课程

3.2.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进一步落实和加强聋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聋生心理调适技巧,改善其心理状态。比如通过心理剧的形式,让聋生及时释放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3.2.2 自我服务类课程

在聋校低年级开设自我服务类课程,能够有效地解决提高其自我服务水平,增加自我服务意识。

3.2.3 职业教育课程

在聋校高年级,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类课程,提高聋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其职业适应性。比如结合儿童的喜好和特长,开展特长培训和职业定向能力的培训。

3.3 建立学校支持系统

3.3.1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特殊教育的教师,更应加强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使教师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每一个聋生。

3.3.2 改善聋校的教学环境

加强无限制性环境的建设,比如建设通透性校园,增加与正常人群接触的机会,使孩子能够更好地与正常社会接触,感受到正常的语言环境,正常的交往环境等。[3]

3.4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3.4.1 家庭的支持系统

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各个家长的现实情况;通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心理水平和能力,增加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能够真正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为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做出贡献。比如让他们利用在家的机会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与孩子交流等,让他们获得真正无障碍的家族氛围。

3.4.2 社区支持系统

与民政部门与残联系统联系,通过各种形式对社区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真正接纳聋生,增加聋生的社会成功体验,减少他们的社会挫败感。如社区医院、相关单位向聋生开放,让他们能够定期参观,掌握相关的情境与语言,获得与相关人员交流的机会,从而获得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鲁玲.义务教育阶段聋生与普通学生社会适应行为的比较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04):51-53,60.

[2]尔艺涵,周曙光,高宇翔.新入学聋生适应行为的追踪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1):80-84.

[3]吴爱琴.特殊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语文天地,2013(04):77-78.

作者简介:毛小波(1974-),湖北孝感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兰继军(1972-),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语言训练聋生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