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国家的儿童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水平,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虽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儿童发展的研究也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来说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的儿童发展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研究内容的综述以及研究视角的综述,为促进我国儿童的发展研究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儿童发展 儿童福利 研究内容
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较少,但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也迅速增加,在党的十八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不仅仅包括对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1 研究内容
对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条件,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条件,这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发展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且大多集中于对儿童所处的宏观的外部环境研究。
第一种观点主要是从儿童所处的宏观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尚晓援、王小林认为我国的儿童福利主要包括儿童健康与医疗卫生、儿童教育保障、儿童养育与基本生活保障、 儿童保护、儿童发展性支持等几个方面[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指出我国的儿童发展主要包括了四大领域,分别是: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以及儿童与环境①;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则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内容,将我国儿童发展的领域扩展为: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社会环境以及儿童与法律保护②。
第二种观点主要是从儿童自身的发展及家庭内在环境方面来进行研究。
张莉、张莉萍认为除了要关注儿童的身体素质评价之外,还要关注儿童心理素质发展方面、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评价,更要关注对儿童个性发展方面的评价[2]。马亚楠认为儿童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家庭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家庭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等方面[3]。
2 研究视角
通过对既有文献的研究,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视角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法学以及政治学视角等。
2.1 教育学视角
叶淑云、邓丽芳从教育学的视角,分析了国内近十年来对于0~6岁的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指出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对于儿童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张梦雪、冯婉桢从教育学的视角,提出通过建设儿童发展实验室的方式为儿童发展以及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实验室必须坚持五种价值观,即尊重、关爱与沟通、促进儿童整体发展、开发儿童潜能、学习与发展[5]。
2.2 心理学视角
张文心、刘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心理虐待对儿童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指出我国对于儿童的心理虐待研究大多集中于初中生,甚至是大学生,而忽略了对于学龄前儿童心理虐待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儿童的心理虐待研究非常有必要[6]。项紫霓、张兴慧等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应该指导母亲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行为,对儿童要有更多的耐心,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7]。
2.3 法学视角
曾燕波从法学的视角对国际儿童福利的法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借鉴这些国家的法规政策,为我国儿童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8]。尚晓援指出为了可以给儿童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对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的法律政策亟需予以明确规定或调整[9]。程福财对1992年以来我国儿童福利政策进行了统计,他指出,近几十年来,儿童福利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比如教育福利重心下移、儿童福利对象扩大化等,我国儿童的福利政策越来越多地强调了儿童的权利保护,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健全的法律保障[10]。
3 研究述评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我国无论是在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方面,还是在儿童发展的研究视角方面,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第一,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目前较多的关注于儿童的健康、医疗、救助、政策等宏观问题,而对于儿童自身的情绪、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行为以及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等问题则关注度不够,关注的内容不全面,这必然不符合我国构建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制度的要求,不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我们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第二,在研究视角方面,尽管我国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视角已经有趋向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仍然不够丰富,在未来的儿童发展研究中,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我国的国情,力图从不同的视角对儿童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
我国当前的儿童发展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儿童发展方面却远不及美国、英国、挪威、瑞士、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发展,而不应只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包括医疗、社会保障、生态、教育等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儿童的发展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的国家形象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问题。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政府应该在儿童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走上科学规范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注释:
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参考文献:
[1]尚晓援,王小林.中国儿童福利前沿(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3.
[2]张莉,张莉萍.儿童的发展性特征探析[J].金田,2014(01):213-214.
[3]马亚楠.儿童人格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概述[J].早期教育,2014(09):18-21.
[4]叶淑云,邓丽芳.关于婴幼儿(0岁~6岁)发展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综述[J].早期教育.2014(06):27-31.
[5]张梦雪,冯婉桢.国外儿童发展实验室建设特色及启示——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儿童发展实验室为例[J].教育导刊,2014(05):87-89.
[6]张文心,刘文.心理虐待对儿童发展影响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4(01):19-22.
[7]项紫霓,张兴慧,黎亚军,等.3~5岁儿童母亲抚养压力类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04):427-434.
[8]曾燕波.儿童福利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当代青年研究.2011(7):19-23.
[9]尚晓援.对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政策亟待改变[J].社会福利,2008(09):15-16.
[10]程福财.超越生产主义:1992年以来我国青少年福利政策发展的逻辑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02):31-39.
作者简介:
张惠杰(1990-),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