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帅
内容摘要:大学生在英语习得中存在一些很广泛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大学生英语习得现状调研报告——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为样本》中已经予以总结:学习者学习动力较高,预期高,客观上也有所提高,然而对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满意程度低。笔者通过新的调查和相应的理论分析对存在于大学生语言学习中的这些问题作出了一些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并且提出了较为合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英语学习 语言输出假设 融入性动机
笔者在《大学生英语习得现状调研报告——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为样本》文中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的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结论是:学习者学习动力较高,预期高,客观上也有所提高,然而对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满意程度低。并且推断学习者由欲望和动力到付诸行动和行动形式这中间的环节有欠缺合理之处。所以,继续通过一些新的调查和走访,结合第二语言习得以及一些相关的研究分析,笔者尝试对这些不合理做出解释,并思考在教育方面的相应启发。
一.第二语言习得方式——语言输出的反作用力
笔者通过“关于学校英语教学具体提升方面”的回答的数据分析发现大学英语教育对于学习者第二外语习得各方面的提升程度是不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样本所处环境的教学方式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的调查,笔者的总结是:课程分为“视听说”和“读写译”,对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分别进行训练。而训练的方法,在归属语言输出一类的“说”上采用的仍旧是上个世纪盛行的“视听法”。此方法是基于行为主义派的观点,认为“语言就是行为, 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行为的形成过程, 而行为的形成则是人们对外界的刺激不断做出反应的结果。”[1]
因此,采用“视听法”的训练模式一般是刺激——反应——强化(stimulus——response——reinforcement)就形成了语言习得的一固定公式。[2]以此强化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正确掌握。
而与此相对,华中师范大学所采用的是一套“新世纪大学生英语视听说”软件教材。学生通过在软件上跟读和模仿,辅以许多相应的听力和词汇练习。另外,学习者还被要求在课堂上做对话表演和演讲。最后完成整套教学软件体系的学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这种奖励机制实则起到了一种督促作用。
笔者依旧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5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关于学校英语教学具体提升方面”回答数据进行整理,得出的统计为:对于“学校英语教育对哪方面提升较大”,约有22.7%的人选择了“阅读”,约有23.6%的人选择了“写作”;约有31.0%的人选择了“听力”;约有44.8%的人选择了“口语”。所以从学习者角度来说,学校教育对于听力和口语所起到的帮助作用是很明显的,而这也与中国学生大多数在进入大学阶段前只接受应试形式的英语书面测试有关。
对于语言输出的作用,Krashen曾认为“除了为学习者提供自身的一些语言输入外,无其它任何作用”,然而这一观点遭到了语言学家Swain的反对,她提出著名的“语言输出假设”(1995),认为语言输出除了能提高输出者的流畅性(fluency)之外,更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输出者的准确性(accuracy)。[3]
笔者从调查的数据以及自身在大学生公共英语系的受教经验来看,也是支持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的。
然而仍然让笔者困惑的是,既然我们已经论证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调查结果也显示了样本本身对口语提升的认可,之前调查所显示的样本由高考到CET-4的客观考试通过率也显示了样本的英语提升,那么为什么学生对自己的英语仍不够满意,不能达到欲望值的程度?
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目前全国大学生英语统一测试以CET-4为形式和要求,主要考试形式仍与高考相近,阅读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卷面,听力和写作涉及不多,而语言输出的关键——口语输出更是完全没有涉及到。因此,这种考试形式决定了考生为了通过考试必须进行大量阅读题练习,最后得到提升最多的也是阅读能力;第二,学校的“视听说”训练系统由于自身设计缺陷,存在形式冗杂,版本老旧,内容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等让学习者感到枯燥的缺点,加之网上出现了相应的挂机软件,导致部分大学生实质并未因为此软件而提升听力和口语。
除了以上两点原因之外,作者在整理第二外语的问卷资料时,发现可能存在第三个原因导致这种理想与实际的差距——动机类型的差异。
二.动机类型的差异——融入性动机与工具性动机
通过调查学习者中不同语种的习得情况,笔者发现了“动机”在影响语言习得效果上的一些差别。
“动机”是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中学习者掌握第二语言的重要因素,也是“情感过滤机制假说”中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之前得出的调查中我们已经发现学习者认为自己的能力并未达到自己的预期而让自己满意。
为了使笔者关于“导致学习者学习目标语预期与实际差距较大”的原因的推测更加证据确凿,我们设置了“学习第二外语动机”相关的问题,将样本关于学习第二外语的信息回馈做了整理(数据表明,约有23.8%的受调查者学过除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得到的数据表明:在学习者回答自己“为什么选择学习第二外语”时,4.8%的人选择了“父母建议”,5.8%的人选择了“朋辈压力”,18.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就业压力”,6.7%的人选择了“社会风气”,85.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个人兴趣”。
可以看出,兴趣仍是人们学习第二外语的主要原因。对比几个选项,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两类: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
学者Gardner和Lambert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将语言学习者学习目标语的动机分为“融入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融入性动机通常是在出于学习者本身的原因而产生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兴趣”;而“工具性动机”通常是在外界的某种刺激下产生的,或者在某些目标的诱惑下产生的,比如考证,评职称和获取高薪工作等。[4]
那么我们自然可以认为样本中出于个人兴趣而学习第二外语的学习者怀有的是“融入性动机”而选择其他选项的学习者大多是持有“工具性动机”。当然,许多学习者同时持有两种学习动机,学者称之为“融合性动机”。
那么我们再看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很多受访者对英语兴趣并不大,只是为了通过CET-4的测试,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中国学生从小无论自愿与否都会被迫接触和学习英语,并且还会面临考试的压力,因此有部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另外,在《大学生英语习得现状调研报告——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为样本》一文中,从统计中“学习英语必要性”的平均值很高(7.27)而“学习英语欲望”平均值较低(6.34),而实际“对自己的学习满意程度”平均值更低(5.15)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因此,即使是英语学习者的“工具性动机”依然存在,但是CET-4考试的压力远远不如高考英语的压力。一旦通过考试升入大学,他们的“工具性动机”开始减弱甚至消失,而另一部分学生本来便持有“融入性动机”,在进入大学后仍然保持着对英语的强烈兴趣和动机或者更甚。这部分学生往往能取得更加优异的语言成绩,甚至出国交换或留学。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许多学习者期望高而并不满意的第三个原因:实际是自己缺乏融入性动机而工具性动机又在暗中减弱——当然我们不能将之简单地概括为“动机不足,缺乏动力”,因为学习者普遍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清醒的认识。
而对于学习第二外语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的“融入性动机”,因为调查者普遍表示他们可以在除英语之外的众多语种中做出自由选择,那么他们选择的一定是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学习的语种。(反过来也可以证明兴趣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学习第二外语的学习者占受调查者总人数的76.2%,他们在回答为何不学习第二外语时,40.1%的人表示“不感兴趣”)因此,可以发现很多学习者在接触到一门语言之前是首先接触到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因而产生一种想要亲近和融入文化的动机。
这个理论可以在样本对于日语的选择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在“第二外语学习语种类别”统计中,学习了第二外语的人中,约有51.0%的受访者选择了日语。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受访者比例远高于其他语言,结合近年来日本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其漫画文化的输出,不难理解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以及日语的兴趣。另外,还因为两国文化都属于亚洲文化,同属于汉语言文化范畴,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有类似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境界,学习者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共鸣。
所以在对比英语与小语种的基础上,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由兴趣才能激发“融入性动机”,从而与“工具性动机”更好的结合,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那么,这也解释了样本中出现的期望与实际的差异,是最关键的第三个原因。
三.基于研究结果的建议
针对研究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笔者通过数据分析的总结和身边同学的反馈,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不仅仅是对自己学校,也是能够对其他大学(很多大学同样采用“新世纪大学生英语视听说”这套软件)带来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首先,这套教学软件开发并且发行较早,其内容上与现在大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大;形式上界面设计老气,画质太过模糊,画面粗糙,辨音系统不够精准;学习流程上过于形式化和呆板,所以许多学习者常常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但是通常来说,购进一套新的教学软件不但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也会导致整个教学体系的调整,老师也需要花大量时间适应,并且目前市场上也并无更好的替代软件。那么,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老师需要在实际的“视听说”课上下功夫。通过将尽量将课上的对话和演讲与现实生活和流行结合,让学习者用英语去关注和表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通过这种方式,更有可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其次,在上文中讨论过的学习自信的缺乏,有一部分是由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的不宜或学习资源的不够充分所造成的。这在校园中体现为学校在CET考试、英语能力要求上 和学习者平时的英语学习上衔接力度不够。许多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和生活中并没有接收到足够的考试方面的强化或者技能指导,也没有途径接触到大量原版的英文材料(无论是纸质音频或者视频),所以对于自己无论是测试能力还是实际的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都难以充满自信。因此,学校不仅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强化考试意识,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接触原版英语的渠道,或通过扩大宣传使更多的学习者了解到这样的途径,比如图书馆存在外文书籍典藏,但很多同学并未意识到,或者是各类充满趣味的英文网站(不反对有条件的学习者通过YouTube等国外网站和软件学习)。
另外,大学中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容易逐渐失去“工具性动机”,“融入性动机”更是难以产生。所以针对上文分析过的原因,学校可以不仅把“通过CET-4”作为鼓动激励学习者在大学中坚持英语学习的原因,更应该通过一些讲座或谈话的形式,告诉学生英语学习在今后工作学习中的重要性;老师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查阅外文文献来激发学习者自己对英文的兴趣。在“融入性动机”这一方面,由于学校大多设有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也就是外国留学生上课学习的地方,而他们和外界的接触通常是以英语作为媒介。因此,学校或者校园社团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或者交友晚会使学习者真正有机会使用中介语,以此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目标语和了解目标语背后文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君栓,刘晓华,夏晓翠.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Vol.5 No.1.
3.Swain,M.1995.Three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In Cook,G.& Seidlhofer,B.(ed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戴运财,何琼.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国外外语教学,2003(2).
5.郑晓琴.论“融合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对学习效率及应试表现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9期.
6.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美]Susan G.[英]Larry S.未名译库·语言与文字系列:第二语言习得(第3版)[M].赵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注 释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君栓,刘晓华,夏晓翠,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Vol.5No.1
[3]Swain,M.1995.Three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In Cook,G.& Seidlhofer,B.(ed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郑晓琴,论“融合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对学习效率及应试表现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9期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