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

2015-05-30 16:20:42田丽俊
科技资讯 2015年30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小组合作学习

田丽俊

摘 要:该文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这一教学方式无疑改变了以往较为单板、单向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活动变得丰富、有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该文从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三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误区 自主 合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40-02

以前,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总以摆渡人自喻,意为老师是将学生摆渡到彼岸的摇橹者。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的这个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摇橹者,而是将手中的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老师则是其中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越来越受重视,教师从“大包大揽”到将舞台交给学生。毋庸置疑,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有着显著的优越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1 【现象】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1.1 分组

在现行课堂上,我们根据“异质同组”的原则,将班级分成4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每一小组成员多达12人以上。尽管每一小组设有小组长,但小组长很难掌控这么多人的任务分配。调控难度大,问题参与度不高,组员间配合松散,这些都是组员人数过多带来的弊病。因而,小组合作如何分组,关系到合作的最终效果。

1.2 分工

教师给每一小组布置任务,给每一小组抛出一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将最后结果向大家汇报,再结合教师的点评,从而解决疑问。这一形式,表面上看,它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有思想的碰撞,有合作的讨论。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因为每一小组有各自的任务,而对于其他小组的问题以及文章的其他部分不能深入理解,整体把握文章有欠缺。分工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

1.3 重形不重神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课堂变得活跃了,形式多样的表演也呼之欲出。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是否存在空虚与不务实呢?从课文中挖掘故事,小说戏剧类文章不用说,本身就是一个故事,随手拈来即可,对于散文或者评论性文章,也尽量挖掘,成了有故事就演的潮流。《洛阳诗韵》的公开课中,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才华,将其中“牡丹贬谪洛阳”的历史传说让学生表演。学生活灵活现的表演之后,不仅让人思考,这就是新教学方式么?不否认这样的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展现个别同学的表演才能,然而总觉得这样的形式与语文改革的理念相去甚远。热闹的背后,我们应该考虑课程改革的本质。

1.4 互动

实际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由于组员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常会使合作走向“不合作”。个别优生的活动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活动,每个小组的优生成了“弄潮儿”,学困生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发言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优等生的发言具有权威性,而其他学生的发言不被重视。这种状况之下,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的不同发展,甚至会加重学困生的学习自卑感,与新课程理念更是大相径庭。

1.5 教师角色

教师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教师应该调动全组成员参与学习,特别对于学困生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如果在教学中离开了教师的有效引导,那么课堂的小组学习会演变成为随意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在新形势课堂上,教师绝不是一个旁观者和问题抛给者,而更应该是参与者与组织者。

2 【解答】何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在形成自主意见的前提下,再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最终在交流碰撞中探究结果。

怎样进行小组合作?首先是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通过预习把握文章内容。然后是合作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讨论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最后上升到探究学习。它是对某一认识和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的行为方式。在众多分歧的意见中,探究问题本质,探索解决途径,从而让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3 【运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

3.1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6~8人,组内优势互补。

对于问题的分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进行合理分工,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协商,自主分工,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作用。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3.2 注重自主学习

首先,要注重预习过程,在预习中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自行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对文本的第一手认识。其次,在课堂上,针对每个小组不同的问题,教师要给与充分的思考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解答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采取让每一位学生写下答案再进行交流的方式,保证他们都有思考的空间和发言的空间,从而在精彩的思想碰撞中采众人之所长,补自己之不足。此外,评价过程也应该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能针对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予以正确的评价,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始终保持一份自信。

3.3 重视合作过程

在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小组讨论合作氛围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主动参与、相互支持、积极配合,自觉承担个人任务,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处理与别人的意见分歧,形成共识。这是以往学习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4 教师正确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需要教师的引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在什么时候介入,以怎样的方式介入,都须讲究技巧。教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予以引导,在学生探究问题有困难时,在学生的争论偏离方向时,在学生迷路时,给以适当的讲解。而这种介入应该是含而不露、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找到了学习的方向,从而鼓励他们不断地向更高峰攀登。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并且会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教学形式。教学中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真正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实在的探究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找到学习的乐趣。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我们发现了很多待改进的地方,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去改进。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尽管对于某些难题,还没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不容质疑,我们更应该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肖川 .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D].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07:20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39:18
“合”乐而“不为”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4:19:44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