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示范校建设背景下的农业机械专业建设思路的探讨

2015-05-30 17:32沈杨
俪人·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沈杨

【摘要】以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农业机械专业为例,进行专业建设的思考,分析在中职示范校建设背景下农业机械专业建设的原则、思路、内容、问题思考。

【关键词】中职示范校建设  农业机械专业  校企合作

1 农业机械专业建设的背景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继续加强中职校建设,在全国遴选了342所中职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转化教学理念,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特别是增强涉农专业的吸引力、影响力,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技能型人才。我校是重庆市重点重点职业学校,现开设有21个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0 000余人。在中职示范校建设背景下,我校农业机械专业秉承供销合作社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宗旨,以为建设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做优、做特”的总体要求,做到基础能力明显增强,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办学规模适度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扩大,将学校打造成“为农”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2 农业机械专业建设的原则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接产业、扎根地方经济的原则。根据现代化农业建设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推动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新型农业对接,实施全方位深度调研,针对性培养新型农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机行业企业及农村地区培养专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2)坚持资源整合、结构优化的原则。农业机械专业建设中,要把改善专业办学条件作为工作重点,整合学校、政府和农业发展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科学合理使用资金,使农业机械专业办学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能够真正代表农业机械专业在全国的最高办学水平。

(3)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原则。依托重庆市农机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学校农业产业化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强化与现代农业园区、重庆农机鉴定站及农机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三轮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新型人才为核心,重视专业的内涵建设。

3农业机械专业建设的内容

(1)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建设

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实体建设的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运行领导机构,以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运行模式为出发点,以实现无障碍利用校内外资源和专业教育为目的。根据农业机械专业职业教育的特点,依据新型农业、企业发展需求,结合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由企业提供相应的人员、场地和设备,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承接学生各类实习、教师实践锻炼和职教师资实践培训。校企双方联合组建教育、培训教学团队。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双方共同构建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对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梳理,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确定出农业机械专业教学需要覆盖的主要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学规律对这些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进而确定出需要开设的专业骨干课程,以及支撑这些骨干课程的其他相关课程,系统的构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3)专业内涵建设

为适应中职示范校建设的迫切需要,进一步突出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通过系统设计、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平台,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優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力提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骨干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对农业机械专业群的辐射带动, 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保证了农业机械专业能向学校相关系部、专业推广农业机械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共享教学团队、专业课程资源、校内外实训条件、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全面带动我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农业机械专业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本专业建设以来,专业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办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适应现代化农业体系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以下问题亟待探索和解决:

(1)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科研和应用性技术开发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相应的鼓励制度等需要进一步加强。

(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实习实训软硬件设施的水平。

(3)专业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不能完全适应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深入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学校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和增强内部办学活力。

(4)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开发能力还有待加强。

5结语

中职示范校建设既给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农业机械专业应以此为契机,把专业建设落实到实处,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来完成国家示范性中职校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卉娟. 基于中职示范校建设背景下的骨干教师有效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4(34).

[2]陈兰林,李忆华. 浅谈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2005(06).

[3]苗长兵.稳定的校企合作上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2).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