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彰显数学课堂魅力

2015-05-25 00:08陈光川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复习效率实践能力

陈光川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课前导入、课堂内容、教学应用、教学技巧以及注意问题等方面,深入探究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从而彰显数学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 复习效率 实践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4-04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从熟知的事物中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彰显数学课堂的魅力。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这就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够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贴近生活的学习素材,将学生的兴趣从课外引回到课堂中,将会使得学生的听课效率降低,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十分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因此,教师可通过在课前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情境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教学“三角形”时,由于三角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的,在以往的教学中,这部分知识也都是难、重点。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经过反复的思索,我引用生活化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三角形认识的体验和经历,所以我决定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教学的导入。首先,我对学生提出问题:“谁能告诉老师,照相机的支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修理坏的桌椅时,为什么要在直角处钉一斜木条?”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得出了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对于学生的结论,我给予一定的表扬,以达到保持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思考的目的。然后进入操作体验的环节,我将准备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发放给各个小组的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拉一拉四边形和三角形,实践证明三角形确实是拉不动的,再通过摆木棒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原因,最后请学生大胆地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教学,体现了“以生活探索知识,将知识应用生活”的教学理念,有效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加认真的探究知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二、利用熟悉的生活背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引入了很多几何、数列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极其抽象和难于理解的特点。为了将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转换成能够被小学生学习、理解和吸收的知识,我认为应该在教学内容当中融入一些情景化的教学,使这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找到具体原型,转换成学生能够理解的、可以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具体知识。

例如,教学“认识平行线”时,由于学生对平行线一词比较陌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不禁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公路对于学生并不陌生,那么我何不利用学生熟悉的公路的边界线,引导学生联想到本课所学的内容呢?”于是,我先将公路边界线所具有的特征与平行线相联系,引导学生说出公路边界线的特点,再进一步将公路边界线的特点与平行线的知识相融合,使学生对平行线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更为容易与直观。然后我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的实践活动,总结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及画出平行线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以这样实践的方式深化平行线的特点。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比死记硬背数学概念的效果要好得多。最后一个环节,我利用这节课剩余的时间,鼓励学生说一说,看看谁能说出教室中的平行线,以此来巩固平行线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对平行线的内容更理解,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该知识点的学习,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对新的知识学习之外,还要在不断重复、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强化、巩固,才能达到对知识真正掌握和理解的目的。但是,反复练习的过程通常是枯燥无味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愿积极参与的过程。因此,为了将这一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应当避免僵化的复习巩固模式,不断创新、尝试复习知识的方法。如可列举一些生活中与复习内容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检测,这样就降低了复习过程中的枯燥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内化。

例如,在学习“除法应用题”时,我会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今天有四位小朋友来你家做客,妈妈让你拿出所有的糖(共24颗)来招待小朋友,怎样分才能使得每个人得到相等数量的糖呢?”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倍感亲切,很快就得出了每个人分得24÷4=6(颗)糖的结果。于是我趁热打铁,问道:“那么,谁来告诉老师,这样分对吗?怎么验证呢?”学生又开动聪明的小脑袋,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方法。有的说:“分别数一数每个小朋友手里的糖的数量是不是6颗。”有的说:“把所有人的糖果再放到一起数一数是不是24颗。”最后,我进行总结:“6×4=24(颗),这个过程也就是验算的过程。”……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使得这节除法应用题的复习课更加轻松有趣,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大大提高了,这是我在教学前没有意料到的惊喜。

四、通过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进程。以往的数学教学,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着缺陷,基本上都是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忽略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促使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帮助每一个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

例如,教学“元、角、分与小数”时,我打破以往上课的固定模式,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组织学生将教室模拟成一个大商场,安排一组学生扮演售货人员,另一组学生扮演顾客,并设置固定的货品及价格(如橡皮0.50元/块、钢笔3.05元/支等),旨通过买东西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价格与元、角、分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之后,我又增加了这样一个小插曲:“一个售货员真是马虎,他把一部手机的价格写错了,将850元写成了8.50元,这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呢?”……这样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意义,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不犯类似的错误。然后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自己设计习题,并互相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保持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心态。教学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数学技能,这样他们的数学学习就会越来越轻松。

兴趣是良师,有了生活化的教学作为兴趣点,学生会充满斗志和学习动力,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会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同时,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达到又快、又准、又好的效果。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我们作为这条道路的开拓者、践行者,只有对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尝试,才能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畅。

(责编 蓝 天)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复习效率实践能力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精雕细琢,提高思想政治复习课效率
高考数学一轮备考复习策略探究
“学生的反思”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的实验研究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