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樟兴
[摘 要]概念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够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概念教学 自主学习 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4-039
概念教学比较枯燥、抽象,调查表明小学生不太喜欢概念课,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新课程背景下,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感知、理解、总结概念做好准备。
一、做好概念引入的“呈”字策略——呈现概念原型,注重直观感知
概念的引入环节,可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熟悉的具体事物和材料,如实物、模型等,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引导学生多次感知,形成表象。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提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长方形由线段围成,你知道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同时,教师拿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摸摸长方体的各个面,并说说有什么感觉。然后教师借助实物和课件介绍顶点与棱:“好,下面我们就从顶点、面和棱这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与正方体。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研究报告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完成表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通过多种感官,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进一步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做好铺垫。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的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大多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现行各套教材在编排上也大多从现实事例出发来引入概念。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中,学生对“速度”不易理解,但是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比快慢”的现实经验。为此,我选择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熟悉的“谁走得快些”这一生活素材,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并根据展示经验、改造经验、形成运用概念这一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速度”的生活原型。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速度”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二、做好概念引入的“趣”字策略——注重情境趣味,操作揭示本质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授课内容,上课伊始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容易激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体积和容积”一课,在引入体积概念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乌鸦喝水”的情境。
1.创设情境,理解空间意义。
师(播放动画“乌鸦喝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通过讨论“水位为什么会上升”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水位的上升是因为石头被投入瓶内并沉入水底,占了原来水的位置,把水挤了上来,从而得出石块是“占空间”的)
小组交流:身边的哪些物体占了一定的空间?
2.动手实验,体会空间大小。
(学生动手实验比较土豆和红薯哪个大,如下图)
学生通过这次实验得出:上升部分的水与水中物体体积的大小相等,即哪个量杯的水面高,就说明哪个量杯水中的物体大。
“空间”这一概念非常抽象,很难用语言描述。学生通过实验,能比较直观地感受到物体占了一定的空间,从而把“无形”的空间变得真实形象。对“体积”意义的理解,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占空间”的含义。上述教学中,教师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进而揭示课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概念的本质含义,这是概念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引入策略。
又如,“周长”的教学,我进行如下引入。
1.谈话导入,理解“一周”的意义。
师:蚂蚁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小蚂蚁们都在加紧练习。大家看看,这四只蚂蚁谁跑了树叶的一周?
2.自主学习,探究“周长”的意义。
(1)刚才是第二只小蚂蚁跑了树叶的一周。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盒子和积木,你能指出一个面的一周吗?
(2)点名学生上台指,其他学生补充和评价。
(3)自己先选一个面,然后把这个面的一周描在纸上。
师:刚才你所描的是这个面的什么?
生: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周长。
(4)师展示学生所描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边展示边说:“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本课例中,我创设“谁跑了树叶的一周”的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活动,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概念引入的“联”字策略——关注旧知新联,构建概念体系
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厘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是概念系统化的前提。所以,有效的概念教学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和提炼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推导出新的概念。
例如,二年级“倍”的概念,“几个几”是它的原有概念。 “几个几”在学习“倍”的概念之前就有多处体现,如数数时经常让学生几个几个地数;二年级的 “数一数与乘法”中“几个几”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乘法的基础。而在“分一分与除法”中,学生对“包含除”的认识深刻,已经建立了“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的模型。
厘清了“倍”的来龙去脉,就能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在教学时,教师先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唤醒学生已有“几个为一个整体”的数数经验,再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是几只几只地数、数了几次(几份),同时把每次数的只数圈一圈,进而结合学生在分物体中积累的求几个几的解题经验,让学生明白求几倍的问题就是相当于“求几个几”。这样,学生就顺利地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模型,并重新构建了概念体系。
新知往往是旧知的深化和发展,有些新概念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教学这样的概念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入新概念。
以下是“质数和合数”概念教学的引入。
1.你能从 “9、10、11、12”这四个数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能从“因数的个数”的角度来找一找吗?(如果学生直接从因数个数的角度找出“11”是不同的,则直接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3.像“11”这样的数,只有两个因数,你能写出几个吗?
4.引出质数的概念。
这样创设有趣的情境,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新概念的引入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