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丽 王岚
摘 要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发展职业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其中MOOC的出现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平台。通过分析MOOC的发展及特点,探讨传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MOOC平台在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实践操作和学生学习行为管理五个方面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线上学习和线下指导的融合,以及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MOOC;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6-0035-05
一、引言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2];《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2011—2015年)》强调,要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4]。
MOOC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之一,不仅是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促进教育发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案例,更是“互联网+”战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将其译为“慕课”,是现代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在线课程平台。MOOC以开放知识共享为理念,汇集了世界顶级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每位教师的教学视频都以一门完整课程的形式呈现,每门课程有固定的开课时间,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视频、课程资源、闯关式练习、作业、讨论、答疑、考试、评价、考试通过后授予证书等,课程系统化特点明显。MOOC的出现使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学媒介、教学对象、教学模式乃至教育理念等都发生了巨大转变。MOOC的兴起不仅能够改善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益[5],也使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用视频再造教育”的学习模式迅速推广到高等教育[6]。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MOOC会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提供新思路与新平台,同时为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手段[7]。
二、MOOC的发展及特点
(一)MOOC的发展
第一,MOOC的发端。2008年,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在曼尼托罗大学联合开设了“联通主义与联通知识”课程(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CCK08)。同年,针对CCK08,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和布莱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首创MOOC这一术语。此时的MOOC是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由教师个人组织和实施,大学官方机构不参与,课程运营本身也不可复制,这限制了cMOOC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MOOC的兴起。2011年,巴斯蒂安·图伦(Sebastian Thrun)和彼得·诺维格(Peter Norvig)在斯坦福大学联合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该课程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 xMOOC模式,xMOOC就像传统课堂在互联网上的投影,聚焦于知识的复制[8],使知识传授变得更加清晰和可控。xMOOC把全新教学组织模式与传统高等教育理念相结合,通过多所知名高校合作,以开放课程网站的形式运行,使其组织严密、流程规范,在规模、受益面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均远超cMOOC[9]。同时,xMOOC更接近高校的课程学习[10],这促成新一轮MOOC的繁荣发展。
第三,MOOC的繁荣。《纽约时报》作者劳拉·帕帕诺(Latra Pappano)将2012年称为MOOC之年。《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一书指出,“在未来五年内,MOOC将成为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的六大主流应用之一”[11]。在国际上先后出现了引领世界MOOC发展的三大平台:Coursera、Udacity和edX,引发了井喷式的MOOC热潮。2012年2月,Udacity平台上有来自190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学习;2013年6月,edX的合作机构达28家,仅一门课程的注册生人数就达到5.3万;2014年6月,在Coursera上有来自110所知名大学的678门课程,学生注册人数达796万。经过两年的发展,MOOC已经成为传统教育领域的颠覆性革新。具体发展历程,见图1[12]。
(二)MOOC的特点
MOOC平台主要包括四大特点,分别是大规模(Massive)、开放(Open)、在线(Online)和课程(Course)。每一特点的详细内容见表1[13]。
第一,大规模(Massive)。大规模是MOOC平台最显著的特点。据美国高等教育记事(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统计,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运用MOOC平台进行学习,平均每门课程的注册人数为33000人[14]。同时,许多国家都推出了独具国家特色的MOOC平台,例如英国的FutureLearn、德国的Iversity、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西班牙的Spanishmooc以及中国的学堂在线等,这些MOOC平台汇聚了国际顶级教师的课程视频,教师团队阵容强大。此外,开发每门课程的资金投入较大,在中国,平均每门MOOC课程的开发资金为20万元人民币;在美国,部分课程的开发费用高达上百万人民币。
第二,开放(Open)。开放的特点主要是指学习理念开放和学习资源开放。MOOC课程的教学理念已经从教师的“教学”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学习对象与资源开放主要表现为MOOC平台已经打破校园围墙束缚,实现资源共享,每位在线学习者都可以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以及自己信任的教师,浏览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
第三,在线(Online)。MOOC平台的在线特点也区别于以往的网络学习平台,主要表现在MOOC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并对其进行轨迹化管理,教师可根据不同学习行为轨迹判断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因材施教。同时,MOOC能为非在校学习者节省一大笔培训费用,使其不用投资额外的培训费就可以在MOOC平台上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
第四,课程(Course)。课程是MOOC平台最核心的特点。MOOC平台中的每一门课程都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系统化特点明显。MOOC课程具有特定的开课时间,一般为1-3个月,整个课程内容根据知识点被分为若干个5-15分钟的视频,课程学习过程中会设置闯关式练习,确保学习者最大化地掌握学习内容。MOOC课程评价采用生生互评方式,全球随机挑选5位选择同一门课程并已获得结课证书的学习者对申请结课证书的学习者进行评价,评价方式较为公正、客观。
三、传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问题
(一)教学理念偏差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强调学习本源的回归,即学习的中心是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是针对学生需求的设计[15]。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有着特殊要求,职业教育教学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以满足和适应职业教育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但是,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还没有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仍然是以“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教授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师资力量薄弱问题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能够将技术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教学的专家型教师人数很少。在访谈天津某Y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于课程质量的看法时,多数学生表示,“老师讲的太乏味了,讲理论知识就是念PPT”“感觉老师太年轻了,没什么教学经验,在课堂上根本讲不出多少内容”。同时,高职院校学生也表示出对于“听到专家型教师讲课”的诉求,但当高职学生提及学校的实际师资供给时,只是将“听到名师讲课”当作一种奢望。这反映出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高等职业院校更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不同地域、不同教育类型的学生享受同等水平的教师资源。
(三)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发展,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在发生转变。相对于传统“课上讲授-课下复习”的教学模式,同学们更倾向于选择移动学习等非正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利用移动数字终端进行自学与自管,学习的空间与时间不需要完全固定。研究表明,个体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仅占全部学习活动的10%~30%,其余70%~90%通过非正式的学习活动来完成[16]。但传统教学模式按照正式学习统一授课。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固定教学时间和空间成为制度化的管理手段[17],直接导致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降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四)实践操作过程不被重现
相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较大,更加强调实践操作的精准性和熟练度。当前高职院校对于实践部分的教学还是“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三段模式,这种看似经典的实践教学模式实际上却存在着重要缺陷。采访天津Q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时,有同学提出“实践操作稍纵即逝,多数情况跟不住老师的现场示范”,还有同学提出“老师示范时全班学生都围在一起,要是站到后面根本看不到老师的演示动作”,也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高职学生谈到“有些模具材料十分昂贵,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避免操作失误,但老师演示一遍后,我们根本做不到熟练的程度,这浪费了很多模具材料”。此外,部分高职专业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较高,重复实践操作才能提高操作的准确性,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所以,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法反复重现教学实践操作过程已经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应当予以重视。
四、基于MOOC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
(一)教学理念创新——以“学习”为中心
在应用MOOC平台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高职教师将逐渐转变思想观念,把重心从教师的“教学”过程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以“学习”为中心。这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从自身角度去设计怎么教,还应从高职学生角度去设计怎么学。区别于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的传统教学,在MOOC平台中学生掌握着信息访问的主动权[18]。高职学生成为真正的课程体验者和最终评价者。例如,使用某位教师所录制课程的学生人数越多,表明该门课程越受欢迎,该教师的社会影响力越大;当教师的课程没有人点击使用,教师就应退出网络,重新修改完善自己的课程。这就倒逼高职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而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师资源创新——顶级教师亲自授课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不完善,专家型教师数量较少,导致课程质量偏低,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学习效果,而MOOC平台成为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突破口。高职学生可以在MOOC平台上查阅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背景,选择资深“双师型”教师的课程,与顶级教师进行讨论,聆听一流专家的解答,使高职学生得天下名师而从之。表2显示了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对MOOC的评价[19]。
整体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对MOOC评价最高。这主要是由于MOOC平台中的课程均来源于国内外一流院校和顶级教师的亲自授课,其他三类院校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名师的机会高于高职院校学生,而MOOC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职学生听名师讲课的需求,使其对MOOC评价较高。
(三)教学模式创新——“翻转课堂”与“移动学习”相结合
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可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机遇[20],美国教育机构指出,MOOC对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21]。其中,MOOC为“翻转课堂”与“移动学习”提供了平台支持。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上学习,课下作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前学习,课上讨论”,学生在课余时间看视频,在课堂上,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练习以及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上[22]。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利用MOOC平台进行移动学习。同时由于MOOC中的课程设计借鉴“学习元”的思想,采用知识模块化思路,可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23]。MOOC中的视频按知识点进行录制,制成微视频形式,每一个短视频都会深入阐述一个知识点,短视频既方便学习者按主题学习,也方便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拆分观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习题与测验也以知识点进行编制,方便学习者实时学习与检测。依托MOOC平台,高职学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只要保证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即可。MOOC打破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界限,促成“翻转课堂”与“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发展的新趋势。
(四)教学过程创新——重现实践操作教学过程
MOOC平台上所有的课程是以富媒体的形式呈现的。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MOOC中课程资源的富媒体化使重现教师的实践操作成为可能。研究指出,学习者在MOOC上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24]。例如,史蒂芬·鲍威尔(Stephen Powell)等人开发的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该课程内容聚焦于工作场所,课程形式具有个性化学习特点,学生可以边读边工,将网上课程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工作当中[25]。将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操作做成视频放到MOOC平台上,可以反复观看。第一,重现实践操作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复杂的操作性知识;第二,重现实践操作教学过程可以降低学生在实践中废料的开支,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第三,在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实践操作中,通过反复观看实践操作能降低学生实训时发生危险的概率,使教学实践安全得到保障。
(五)学习管理创新——轨迹化学习管理
在MOOC中可以实现学习行为轨迹化管理,对学习过程的管控程度远大于传统教学。在传统教学中,高职教师很难把握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应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度是否合理等问题,MOOC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了新技术。MOOC保留了每一门课程中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对于每一门课程,有多少学生注册、多少学生在学习、多少学生点击访问、多少条师生或生生的讨论和答疑记录等都能清晰地反映出来。高职学生从选课开始便不能随意拖动自己的学习记录,不能任意改变学习轨迹,学习每一个视频、完成每一项作业、进行每一次测验等学习行为都被记录下来,构成学习行为数据,这些数据不是静止的[26],而是以轨迹图形的方式反馈给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轨迹化的数据、图表等清晰地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预测学生学习行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管理。表面上十分自由的学习行为,实际上在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下进行,这不仅有益于改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流程,更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发[2010]12号,2010-07-08.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教技[2012]5号,2012-03-13.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2011-2015年)[Z].教职成[2012]5号,2012-05-04.
[4]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教发[2014]6号,2014-06-24.
[5]Carey T, Trick D. How Online Learning Affects Productivity, Cost and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n Environmental Sca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EB/OL].[2014-09-16].http://www.heqco.ca/SiteCollection Documents.
[6]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13.
[7]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8]Daniel J. Making Sense of MOOCs: Musings in a Maze of Myth, Paradox and Possibility[EB/OL].[2014-10-06]. http://www-jime.open.ac.uk/article/2012-18/html.
[9]李青,侯忠霞,王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网站的商业模式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5):71-78.
[10]郝丹.MOOC:颠覆与创新?——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5-17.
[11]L·约翰逊,S·亚当斯贝克尔,M·卡明斯,等.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高等教育版)[M].张铁道,殷丙山,殷蕾,等,译.美国新媒体联盟,2013:2.
[12]Yuan L, Powell S. MOOCs and Open Education: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R]. University of Bolton: CETIS, 2013:6.
[13]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14]Steve K. The Professors Who Make the MOOCs[DE/OL].[2014-10-18].http://chronicle.com/article/The-Profe-ssors-Behind-the-MOOC/137905/#id=overview.
[15]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6):36-43.
[16]谭明杰,邵培基.基于E-Learning2.0理念的远程学习管理系统构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9):66-70+96.
[17]柴改英.MOOC之于外语教育场域的思考——惯习冲击 协作创新 价值共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4(3):32-37.
[18]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5):76-78.
[19]李曼丽,张羽,叶赋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71.
[20]袁莉,斯蒂芬·鲍威尔,比尔·奥利弗.后MOOC时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马红亮,译.开放教育研究,2014(3):44-52.
[21]Allen E, Seaman J. Grade Change, Tracking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R]. 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 and Quahog Research Group, LLC. 2014:1-2.
[2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23]刘莉.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设计:理论与实现——第二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1(8):5-11.
[24]Inge DE Waard, Apostolos Koutropoulos, Nilgün?zdamar Keskin,等.探索MOOC教学方法在mLearning中的运用[J].何伏刚,马东明,孙海民,译.中国远程教育,2012(3):23-29.
[25]Powell S,Tindal I,Millwood R.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the Ultraversity Experience[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08(1):63-81.
[26]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