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倡林
摘 要:设置问题引领我们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究欲;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思维水平;能就某些问题的相关内容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能让知识得以整合,技能得以提高。
关键词:问题导学;问题设置;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2-0077-4
1 什么是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将教学目标、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科学的认识过程结合起来,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教学设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学生“学习”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
2 为什么要进行问题导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把“问题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能力”作为课程目标正式写进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一个好的物理教师,一堂好的物理课,不应是讲得学生没有问题,而是要启发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英国科学家波普尓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指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而非只是被动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结果。”
3 怎样进行问题导学(分四步进行)
3.1 问题设置(表1)
3.2 问题探究(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理论探究、实验探究)
3.3 引导启发(表2)
3.4 问题解决(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解决)
案例 “测定金属丝电阻率实验”的教学(片段)
教学思考1 问题的引入要明确。
学生对新授课的学习在认知上会抱有一种好奇感:为什么要学它?它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引入环节上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
实例引入
问题1:同学们,知道你家里的输电线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问题2:灯泡的灯丝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问题3:如果你身边有一小段金属丝,请你判断是输电线还是灯丝的材料?判断根据是什么?
点评:问题1和2联系实际生活,能激发探索的欲望;问题3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问题有多种解决的办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知识升华,同时也针对本节的教学重点设置。
教学思考2 “问题”要促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联想、类比、发现。
针对问题3,学生的回答如下:
①看金属丝的颜色,黑色的就是可用于灯丝的材料;②看金属丝的粗细,粗的就可用于输电线的材料;③看金属丝的轻重,重的就可用于灯丝的材料;④问师傅,师傅说了算;⑤测金属的密度;⑥测金属的电阻率;⑦看金属丝能否经得高温,经得高温的就可用做灯丝的材料;⑧看金属丝的硬度,硬度小的就可用做输电线的材料;⑨看金属丝的电阻大小,电阻大就可用做灯丝的材料;⑩可以先制成灯丝,然后制成灯泡接入电路,如果灯丝不被烧断,材料就可以用做灯丝的材料。
引导学生初步进行评价(过程略)。结论是:可通过测密度和测电阻率来确定。
问题4:如要测金属的密度需要哪些器材?学生回答后不需要深入分析(因为这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如要测金属的电阻率需要哪些器材?(这个问题需要深入)(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问题)
同学甲回答:电源、安培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同学乙回答:甲同学回答不对,应是电源、安培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同学们开心的笑了)
同学丙回答:还需要刻度尺。部分同学很迷茫。
问题5(此时,教师追问):为什么需要刻度尺?
同学丙回答:根据电阻定律R=ρ ,可知电阻率ρ= 。因此,需要刻度尺测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此时,同学们的掌声情不自禁地响起来了。
教学思考3:难点突破要有“招数”。
问题6:怎样用上述器材具体地测电阻率?(核心问题)既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师既要缩短艰苦发现的过程,又要让学生能够去体验、尝试,这需要精心引导启发。
第一步:老师将这段金属丝展示一下,如何用刻度尺具体测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学生甲答:把它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金属丝的长度,再用刻度尺直接量出金属丝的直径。
学生乙赶紧答:甲回答有错,因为金属丝太细,金属丝的直径不能用刻度尺直接量出。
老师提问:那怎样测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能否用刻度尺测量?若不能,那用什么测量?)。
学生丙回答到:可以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匝(如图2所示),用毫米尺量出N匝金属丝的宽度d。由此,可以计算得出金属丝的平均直径为d/N。
老师点拨:丙同学这种方法可以,这是将微小量进行放大来测量的,是好办法!
教师继续引导:类似这样将小量(不便测量)进行放大(便于测量)后测量的思想,你还遇到过吗?——用秒表测单摆经过30次或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单摆的周期,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其实,还可以用螺旋测微器(精确度更高的测长度的仪器)来测量。教师接着介绍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第二步:老师将这段金属丝展示一下,如何用上述器材具体测金属丝的电阻?请同学们画出测量电阻的电路图。展示同学的结果(共同评价),再在黑板上画出同学们认为正确的四组图(如图3所示):
问题7:哪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同学们开始议论了,最终谁也不能说服谁?)
此时,老师问:怎办呢?
有一同学大声说:做实验!
老师答到:好!下面分四组开始探究(四组提供的电压表、电流表、电阻丝都相同)。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出现。
第一组遇到了问题: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几乎不偏。学生尝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问题仍然存在。学生自己分析,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安培表与电阻丝两端有电压。找不到原因,向老师求助。
老师:检查安培表与电阻丝这一条支路有问题吗?(教师指出电流表、电阻丝均是正常的)
学生:没问题(这一条支路是连通了的)。
老师:(分析、点拨、引导)这条支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也是通的,理论上讲就是应有电流。但测量电流的安培表没有偏转,怪呀?
有一学生:喔,量程太大了。
老师:试一试。
学生:改换小量程后,看到了指针明显的偏转,问题解决,测出了电阻丝的阻值。
第二组成功地测出了电阻丝的阻值。
第三组也很顺利地测出了电阻丝的阻值。
第四组遇到了问题: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不变化。好像滑动变阻器滑动的时候没起作用。
学生采取的措施:①检查连线是否接触良好;②检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与电路图一致);③检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都没有发现问题。
老师:(分析、点拨、引导)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I= ,可得,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电流表的示数是要变化的。但是,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通电阻丝比较),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引起全电路的总电阻的变化就很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化就很微弱。怎么办呢?
学生:换一个阻值大一点的滑动变阻器。看到了明显的偏转,问题解决,测出了电阻丝的阻值。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先主动思考,寻找原因。不能解决时,教师再通过分析、点拨、引导,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要时刻体现教学总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老师: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组的同学到黑板上写出结果。比较发现第一组与第三组的结果很接近,第二组与第四组的结果很接近。
学生(迫不及待):谁的正确?
教师:实验室提供的电阻丝的阻值与二、四组的测量值很接近。也就是说二、四组的测量方案可行哟。学生立即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8:①为什么一、三组的结果与二、四组的结果相差较远?
②为什么一、三组的测量方案不行呢?
老师(分析、点拨、引导):①一、三组的测量方案中,电压表测量的是什么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什么电流?哪个表测量的是准确值?
②二、四组的测量方案中,电压表测量的是什么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什么电流?哪个表测量的是准确值?
学生:①一、三组的测量方案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丝与电流表串联的总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电阻丝的电流,电流表测量的是准确值。
②二、四组的测量方案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丝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电阻丝与电压表并联的总电流,电压表表测量的是准确值。
老师(分析):一、三组的测量方案中,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与电阻丝的电阻相当,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太大,故测量结果差之甚远;二、四组的测量方案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电阻丝的电阻,电压表流过的电流很小,故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很接近。所以,二、四组的测量方案可行。
老师(拓展):①一、三组的测量方案中的电压表与安培表的连接方式,称为安培表内接法。
②二、四组的测量方案中的电压表与安培表的连接方式,称为安培表外接法。
③何时用安培表内接法或外接法?
学生:(讨论、交流、评价)。
教师:总结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本节略)。
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交流,通过较深刻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学生的严密的思维能力。
4 结束语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能把学生视为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更应该看做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习,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才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物理有效课堂[J].物理教学探讨,2014,(10):31.
[2]马晓堂.有效的提问与思维的培养[J].物理教学探讨,2011,(6):32.
[3]邵怀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1):38.
(栏目编辑 邓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