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单元主题的动物类习作指导策略

2015-02-10 22:41潘君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指导策略

潘君

摘 要:人教版小学语文1~12册的教材安排了两个动物主题单元,安排了两次动物类习作指导。如何把单元主题和动物类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三方面谈了基于单元主题的动物类习作指导策略:整组关照,分化渗透——单元意识;单课落实,读写互文——例文意识;课外延伸,开阔视野——整合意识。

关键词:单元主题;动物类习作;指导策略

翻看人教版小学语文1~12册教材,笔者欣喜地发现编者顺应儿童的天性,编入了大量与动物有关的童话、寓言、说明文、小说等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人教版1~12册与动物有关的课文有53篇,四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还有专门的“动物主题单元”。在动物主题单元后面还有专门的动物类习作指导。共有两个动物主题单元,两次动物类习作指导。如何把单元主题和动物类习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源于学生的认知,分析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基于单元主题的教学,就动物类习作的指导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整组关照,分化渗透——单元意识

笔者对两次动物主题单元和动物习作指导进行了梳理。

梳理之后就整组关照,分化渗透,具体操作如下:

1.分析单元文本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分别是丰子恺的《白鹅》,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老舍的《猫》和《母鸡》。丰子恺的《白鹅》抓住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写出了白鹅高傲的特点;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描写了它的步态、吃食以及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活动情况来表现它“海军上将”的派头;《猫》一课着重表现的是猫性格的古怪和满月小猫的可爱;《母鸡》一课着重表现的是母鸡的慈爱和尽责。四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抓住了动物的特点来写,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这种动物的特点”。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感受动物形象的单元目标不一样,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的故事。课文分别是《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邓启耀的《老人与海鸥》通过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这两个感人的场景来展现老人与海鸥几十年来像亲人一样的感情;斯克列比茨基的《跑进家来的松鼠》则是通过松鼠在我家的三个具体的事例“储备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表达了我们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则讲述了战象嘎羧在自知生命大限将至“披挂象鞍”“凭吊战场”“泪别村民”“庄严归去”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战象的悲壮与豪迈;椋鸠十的《金色的脚印》则是一明一暗两条线同时推进,老狐狸为救小狐狸所做的种种努力,正太郎对狐狸一家的态度的变化,从中我们体会到的是狐狸一家的亲情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教材列举的文本始终是学生习作的最好范例。

2.分解单元目标

根据不同年段的习作目标、不同年段的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单元主题目标,我们试图通过动物主题单元的学习,让我们的学生有以下方面的提升:

中段:(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写一篇习作,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抓住动物的外形、脾气等方面写出动物的特点。(3)学习用拟人、正话反说、幽默风趣等表达方式来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4)练习修改习作。

高段:(1)写一写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2)能抓住具体事例来反映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3)学习用设置悬念、对比、联想等表达方式来反映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4)继续练习修改习作。

3.单元分步践行

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关注单元目标,研读作者的表达方式。然后,按照一定设想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把分步践行落到实处。

【四上第四单元课例《白鹅》】

(1)学习课文

请学生默读课文: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鹅的高傲。”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领悟写法,感悟语言

交流学生画找的语言,领悟写法,感受文本的语言特色。

描写白鹅的叫声:“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描写白鹅的步态:“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描写白鹅的吃相:

“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背景,通过阅读感受白鹅“高傲”的特点,并通过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这只“高傲”的白鹅的喜爱之情并非难事。但要让学生领悟本文善用比喻、幽默风趣、正话反说的语言艺术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也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只能接受直接信息,还不能完全理解这种正话反说、话中有话,话外有音的表达方式。

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呢?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了“表演”的方式,从孩子们积极投入的表演中,从孩子们忍俊不禁的表情中,他们不仅深深地爱上了那只高傲的白鹅,更领会到了作者心灵深处那份浓浓的善意。

(3)运用语言

丰子恺先生善用比喻,语言风趣幽默,正话反说,把这只厉声叫嚣、步态大模大样,吃相三眼一板的白鹅形象留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里。让我们也学着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叫声、步态、吃相……

二、单课落实,读写互文——例文意识

除了这两个动物主题单元,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有关动物类的课文,如《卡罗尔和他的小猫》《燕子》《翠鸟》endprint

《蜜蜂》《鲸》《珍珠鸟》《丑小鸭》等等,这些文本很多也都是学生很好的习作范文。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将习作要求“化整为零”渗透于平时的日常教学中,习作目标也就功到自然成了。下面笔者就以举例的方式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1.改写赠送小猫的广告词,表现小猫的可爱

课文中写到当卡罗尔家的小猫越来越多时,爸爸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免费赠送小猫的广告:“免费赠送小猫。请赶快来挑选。”广告词非常简单,结合课文“打这以后,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好多小猫都来了,什么样的都有。”引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记忆,把一只只小猫的样子说给同学听。然后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改写广告词。

2.续写小猫的活动,感受小猫调皮

课文第十自然段写得特别有趣,几句话就把小猫的调皮描绘得淋漓尽致:“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叮叮咚咚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跳。”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动作续写小猫的活动。

这两次写话,一则是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写动物的外形,一则是抓住动作描写动物的活动,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不就是对小动物的简单介绍吗?

三、课外延伸,开阔视野——整合意识

1.饲养小动物,积累丰富的素材

城市里的孩子,与动物接触少。缺失观察的机会,缺少与动物相处的切身体验。结合四上第二单元的“坚持写观察日记”的单元主题,开展“饲养小动物,积累习作素材”活动。在具体的教学中,提前和家长沟通,向家长求援,争取孩子都能养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让每个孩子准备一本动物素描记录本,随时随地地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的形象,比如有的学生记录“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蜗牛喜欢吃嫩茎、嫩叶,蜗牛用腹足爬行……”有的学生记录“小白兔浑身雪白的绒毛,有三瓣嘴……”有的学生则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了黑金鱼连续一周的情况,为动物类习作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学生在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很兴奋,每天来到学校,就迫不及待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以及在喂养过程中的经验。半个月下来,每个学生都记下了许多宝贵的发现和体会。

2.美文欣赏,实现语言的积累

课文是非常好的习作范例,在立足教材、习得语言、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如果能大量阅读有关动物类的文章,既可以通过阅读建立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又可以实现语言的积累。以人教版四上“我喜欢的动物”为例,本单元学习了丰子恺的《白鹅》,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老舍的《猫》和《母鸡》,在课堂上了解了不同作家笔下的相同动物的写法,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所表现的情感。在习作指导之前利用一周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主题阅读,布置学生搜集并阅读有关动物的文章,重点关注作品是怎样描写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为写好动物类习作积累丰富的语言。

如何做好并做足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两次动物类习作指导,笔者通过上述的“整组关照,分化渗透——单元意识;单课落实,读写互文——例文意识;课外延伸,开阔视野——整合意识”的做法,期许为简单、单一的动物类习作指导打开另一扇窗,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参考文献:

闫学.语文之道:小学语文文本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指导策略
整合理念下单元主题教学策略浅探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