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写作素材 开掘习作源泉

2015-02-10 23:05李冬梅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作作文

李冬梅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兴趣的匮乏、写作能力的低下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了改善学生在作文课上面面相觑、无从下笔的窘

境,教师应从平时的语文教学入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进而提高习作兴趣,增强习作能力。

要想使学生言之有物,就必须帮助他们积累习作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没有为学生提供搜集写作素材的机

会,学生就无法完成习作,作文教学的现状也就得不到改善。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在习作中就会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即使确定了新颖的题目,加上老师费尽心机的点拨,明确写作内容和方法,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内容空泛、语言平淡。为了改变学生不留心观察生活、生活圈狭小、课外阅读量少、不注重写作素材积累的不良现象,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从问题的源头入手,帮助学生积累写

作材料。

一、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如果要创作出精美的文章,就要经常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如果要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千变化,并把观察所得的各种现象、自己的细微感受都及时记录下来、随时积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尤其是观察方法的指导,通过教师课内独特的分析讲解、课外细致的指导示范,如果要写人,就应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入手;写景物要教会学生如何由整体到部分地全面观察、如何根据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及时捕捉,由此及彼、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主动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

二、参与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积累写作素材的契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离开了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学生在作文课上只能凭空臆造,搪塞应付。在各种活动实践中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在早会、班队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科技活动、学校特色活动、传统节日宣传等综合活动课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和校内劳动实践。这些都会带给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愉悦。例如,学校每学期开展的抱球比赛、读书活动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内活动。在每次开展这些活动后,学生总是急于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离开校门走进社会,学生每周都有机会参与学雷锋活动,每学期都可以开展参观体验活动。只要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留心观察,不但会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关注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实践,走向成熟。而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体验,就成了他们作文课上写作的源泉,同时也成为他们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

基石。

三、从阅读中汲取养料,丰富词汇,积累写作素材

一个人80%的知识都是从阅读中汲取的。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把作文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起来。首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家大事,养成爱听新闻、爱看报纸的好习惯。参加作文试验的学生都在课下至少订阅了一两种报纸。他们关心时事,还把重要的新闻摘录下来,这种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积累典型的素材,还可以使他们增加见闻,拓宽知识面。此外,教师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吸收足够的养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强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进而丰富写作的素材。为了开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学校在每个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在学生积极踊跃的分享图书后,放入图书角,归类保存,建立合理的阅读制度,这样可供全班传阅,共享图书资源。另外“读书交流日”,及时更换新颖的报刊文章、发表学生的习作、张贴读书的心得体会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班里还号召学生每月订阅适合自己阅读的杂志。这样提倡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动笔圈画和及时摘记,形成读书卡片、笔记,都会丰富学生的词汇,进而在独立习作时挥洒自如,提高语言的优美度。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作作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