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德
摘 要:忠实记录了一次教学经历,巧妙结合乡土地理,借助精彩微视频,刺激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就精彩
课堂。
关键词:微视频;教学实践;反思
近年来,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微课作品大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提前布局,全面动员,一线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学习“微课”理论的同时,积极投身实践。综合各种说法,我理解的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其核心是微视频。笔者申报微课方面的市级研究课题,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推动自己积极投身实践。下面就鲁教版必修第二册《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第二课时,将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和过程记录下来,望读者赐教。
一、目标解析
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2模块“人口与城市”主题下,提出“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内容要求。课程标准在活动建议中也提出“联系实际归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讨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上表述都强调通过联系实际和资料收集来获得结论的教学理念。这反映出在新课程中,地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学习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二、条件分析
1.教学素材的准备。去年,我县来了一位新县委书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县环境整治工作,短短两个月,县城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整治的力度还在加大,专项整治行动正在进行中。我校每天晚上7:30电视播放10分钟《灌云新闻》,让学生观看被曝光的各种城市环境问题,全体学生震动很大。我到县电视台近一个月的城管方面的新闻视频拷贝下来,精简成一个十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准备课堂上播放,以确保教学过程中能真正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
2.教学理念的准备。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也是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我们生存环境的过程。因此,地理课需要以新颖独特、贴近生活、服务生活为目标,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使学生不仅仅学会教材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使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训练。
三、设计思路
1.基于以上对高中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和理解,选定“对家乡城市化问题的合作探究”作为探究性学习课题。
2.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大气污染整治组、水污染整治组、噪声污染整治组、垃圾污染整治组,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任务,以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课题进行研究。
四、教学过程实录
1.情境激活,抛砖引玉。播放近一个月的环境整治的精编新闻微视频,激发学生思考:城市化快速发展,给我们的地理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2.分组讨论后进行成果汇报,各组派出一名代表,主要说出各类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危害,并对县城管局目前采取的整治措施进行评价。每个代表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
通过一个月的耳濡目染,逼真的情景设计,引发了学生对地理知识强烈的需求感,真切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因而对地理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讨论过程中,个个发言踊跃,各抒己见,甚至出现激烈的争论,纷纷陈述自己的观点。
第3组的王小凡(化名)首先站起来:目前城管局对小汽油三轮车取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将让许多人失去谋生之路,我县工业尚不发达,这些人生计怎么办?我建议城管局可将无证运营的小汽油三轮车取缔,让所有汽车和有营运证的小汽油三轮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如,电能、太阳能,这样,交通排放的尾气就少了。
第2组的马可(化名)立即站起来:这个建议是很好的,但现在的情况下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是达不到的,我建议先考虑使用无铅汽油或安装净化装置。
第1组的刘媛(化名)站起来:我赞成政府现在的做法,小汽油三轮车不仅产生噪声大、尾气多,而且多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停乱放,在路上随意拐弯、拉客,安全隐患多,影响县城软环境建设,对招商引资不利。所以应该坚决取缔小汽油三轮车。(掌声一片)
第4组的王武艺(化名)站起来接着说了下去: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应该对沿河边上“违建”、污染严重的小作坊式的工厂进行拆除,建成绿化带,这样才能保证盐河水清澈,山前河沿岸也能成为大家休闲的场所,县城才能水秀山美!
五、反思
这节课教师回到办公室议论了半天,都感叹学生不简单。我也把激动的心平静下来后陷入沉思。一段微视频,就能把学生的潜能调动出来?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怎样引导?这样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喜欢吗?静下心来想想,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并不是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就能解决的,正如人无法抓住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拎起来一样,我们必须从课堂之外去着力。唯有把当下的课堂真正翻转,以学生为主体,方能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
编辑 董慧红endprint